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QQ每周讨论整理贴9:如何做好自己的家庭角色(二) (阅读 6207 次)

April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22
主持人:

上周我们讨论了五伦之一的夫妇有别。
最后提出了一个为人妻的四项基本原则
不是我提的,我是转帖的。
这并不是要忽视为人夫的责任
上次我提到了老师提出的盘古文化是超越了古人
是因为我们今天的夫妻处在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里面,面对的是很多实实在在“前无古人”的今人,
所以,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行。
老师提出来的方法和做法,就是最好的“与时俱进”的方法。
不妨再多讨论一些夫妻关系
由于今天的夫妻往往都要挣钱
这就很自然的会有一个问题:谁挣的钱多?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谁挣的钱多,谁的话语权就大。
于是,把这一条也放到夫妻关系上来使用。
这个当然不是谁规定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就这么去做了。
挣钱少的,尤其是丈夫挣钱少的,在家里总觉得矮了一截。
不知道我们盘古文化的同学们有无这种情况?



同学们:

我们家就没有啦

我家没有

April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22
主持人:

如果夫妻关系也是用经济基础来决定上层建筑的话,
这个关系一定不能够达到和谐。
古人对于夫妻关系的和谐有好多的例子,
比如:举案齐眉。
比如:相敬如宾。
比如,“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从古文化的经典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但是,今天的夫妻关系,要达到相敬如宾的程度,恐怕不容易。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当着孩子面,互相指责对方。
最简单,比如:菜烧咸了,要指责一下
只要自己心里不爽,就马上要现开销。
马上要指责一下对方。
指望对方马上当场认识到错误。
而且,常常都是当着孩子的面。
老师讲了无数遍的:“不要发脾气”,那个时候已经早忘记了。
这个就不能叫做“相敬如宾”了吧。
这样做,起码有2个害处:
1、损坏夫妻关系
2、让孩子不能对父母亲升起恭敬心。
第二个后果可能更加糟糕。
我们常常遇到“孩子怎么不听话”这样的问题,
他要听谁的话?
父母亲的。
那么我们夫妻之间,有没有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父母亲的形象呢?
如果老师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发脾气,
如果老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发脾气,(打错了,不是老师,是老是)。
要想让孩子听父母亲的话,恐怕也不容易做到了。
还有,这样的指责,无法让对方做到“当场认错”这一个效果。
对方首先是觉得他受到伤害了,
在这种受到伤害的心情下面,不容易平静下来找自己的错误,反而是想马上去辩解。
而一辩解,双方的言语就马上升级了。
这就更不可能弄出个什么对错。
这次澳门的讲课,老师又提出来“不要辩解”这一点
我觉得,先不要把自己弄得多么伟大似的,还是先从家里面,尤其是夫妻关系上,先来实践一下“不要辩解”。
在夫妻关系上先来做到“不要辩解”。
今天社会的离婚率,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把离婚率高,居然看成了是人性的进步,这样荒唐的理论还能够在今天登上大雅之堂,
可见我们今天的人的智慧,都泯灭得差不多了。



同学们:
离婚率高带来无尽的社会问题

April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22
主持人:

套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
 “用脚都能想到”:
如果一个东西不是真正有价值的话,怎么可能传承5000年而世世代代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呢?
莫非这5000年来的人都是白痴不是?
人的心灵一旦被欲望所控制和驱使,那么智慧就泯灭了。
然后,还找出各种歪理邪说来为自己的恶性辩解。


同学们:

奢欲深者天机浅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古文文化是多么的文明的!

这是一个真正复杂的世界,歪理邪说无处不在


主持人: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古圣先贤,
通过对社会的观察,而提出了极其深刻的人伦关系。
今天的人耻笑那些是封建迷信。
是落后。
想想自己也曾经是这么想过的,真是后怕。
好了,夫妻关系还可以讨论很多很多,
我们暂停一下,进入父子关系的讨论。

April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22
主持人:

父子关系,不是说只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而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
父子这一伦的关系是:父子有亲。
是父慈子孝。
父母亲和孩子的亲情关系是天然形成的
因为父母亲生育了孩子,就自然地形成了这种“亲”的关系。
而母亲由于怀胎和哺乳,和孩子就更亲。
对于母亲的慈,老师在讲课里面好几次都提到了
特别提到了,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做母亲的宁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把有限的食物留给自己的孩子吃。
我们农村有一句俗话,“有心留到臭”。
东西放时间长了,孩子还没回家,自己又舍不得吃,结果食物发臭了。
母亲的这种慈爱,可见一斑。
《人生的道路》里面,老师也专门有描写。
将近20年前,当我第一次看《人生的道路》的时候,看到书中描写的那一段,
我止不住的流泪。
老师的母亲和老师当时的行为,正是中国古文化里面“父慈子孝”的体现。



同学们:

我上中学时就住宿学校了,每次回家母亲就做菜给我吃, 基本上平时她自己很少吃这些.那时候就觉得母亲很有爱.
父亲小时候也很喜欢我,经常夸我, 也许那时候他是无意识的,我却感到自己被父亲期待,慢慢把善的力量调动出来了.

April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22

主持人:

但是,老师在讲爱的时候,在讲到母亲慈爱的时候,同时讲到了仁。
也就是要把父母亲的慈爱升级到仁爱
这就是涉及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了。
要对孩子不仅仅有慈、还要有仁,
无疑教育是最重要的。
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他一个人
老师同样提了很多次的让小孩从小做家务,
我的理解,就是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会“仁”的一种行为。
把孩子的事情全部都给包办了,这个不是真爱。
不是真慈。
记得《心灵之旅》之一里面就提到
我们有一位同学,有三个孩子,
母亲从孩子5岁的时候,就不厌其烦地开始教孩子做饭了,做家务。
这3个孩子的父母亲都是我们的同学
那时候老师就提出来,希望我们的家长们像他们学习。



同学们:

所以善和恶一样都需要改造与提升
爱也分层次

April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22
主持人:
有一句话叫“习劳知感恩”。
从小不劳动的孩子,不能体会做父亲的辛苦,不知道感恩。
不能体会做父母的辛苦,
不能感恩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也不会感恩别人。
心里面没有感恩的人,心里的虚空就会被怨恨所填满。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我们之前曾经有一期是专门讨论这个事情的。
能够正确的教育孩子,才是真正的关爱自己的孩子。
不过,这又涉及到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了。
可能大家都知道“身教言传”四个字。
时间不早了,要不我们打住,留着下周再讨论。



同学们:

谢谢主持人!

回来正看大家的信息记录,受益匪浅,谢谢!

受益良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