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小记5月澳门座谈会
区老师这次为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这是老师第二次为我们讲这个课题了,与上次有所不同的是,老师把有修养提到了有学问的前面。
老师说,修养包括心灵修养和文化修养,古人的修心养性,调心调身与盘古文化的修身养性,调心修身的养生之法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坚持努力练功,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身体问题了。
为什么老师要把有修养放在有学问的前面呢?
这是因为修养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吧。
我们要理解修养的内涵,还得引用区老师在“浅谈文化”一文对“文化”的解释(节选):
“语言(声音)和文字(符号)是文化的两大支柱”。
“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思想言行表现,都是某种程度的文化素养的表现”。
“故此,掌握能与人较为顺畅地沟通的语言和文字,就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文化素养。带着诚实、平等的心意,熟练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和文字,与人快捷高效地沟通,达到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之目的,则是人类文明社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如果能保持平静、优雅的心态,随时随地非常熟练地使用丰富、精炼、准确的文字和语言与人沟通,达到悦己怡人之目的,就称得上是高水平的文化修养了”!
“以丰富的感情为基础、源源不绝地运用语言、文字及行为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善意,共同哺育善良美好的结果,此乃文化之灵魂”!
“不管哪一种文化体系,若其两大元素(语言和文字)彼此结合紧密,运用起来显得含义丰富、准确、高效者,可称之为优秀的文化体系”。
老师对文化的解释着重于从文化的构成、定义、表现以及功用方面加以阐述,至于说到“怎样才能成为真正有修养的人”的问题,区老师引导我们从思想、语言、行为要求自己。思想是决定了我们行为高度地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具备了良好的心灵素质,那么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我们都会学得真,学得好,学得快。
接着,老师以他人生中所经历的事,轻松、幽默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学问。
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是一缺乏文化知识极其匮乏的时代。在1982年的时候,老师为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补课,由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底子都很薄弱,因此教授他们也比较吃力。但是,老师却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态接近学生,以通俗的教学方式授予学生知识。他只是向学生提出“三个要求”:1、上课可以抽烟; 2、上课可以开小差; 3、可以不做功课。如果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能遇到像区老师一样能给学生这么宽松的学习环境的老师,那该有多好啊!老师理解人性的需要,用宽容的心获得同学的喜爱与尊重,学生肯定喜欢上他的课了,处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就会记得牢固、清晰,所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高了。原来了解人性的需要,也是一门学问,也是需要有善良、宽阔的心怀的。
善于与人沟通的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例如,当与别人通电话时,首先要“自报家门”,向对方简明、清楚地介绍自己,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在交往和相处的时候,假如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能表现得平静、温和,那么人的修养就会越来越高。
区老师的吟唱、吟诵越来越优美,越来越越动人了。我的心在他吟唱《木兰诗》那一刻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这个古老的传奇故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惜……”我不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达当我听到老师用雅言吟唱这首诗时的感觉:好象来自远古的声音,宁静、纯粹、温和、动人、委婉、坚定、期盼、深情……?
我好象一下子感悟到老师在《浅谈文化》里这一段话的意思:“在人类社会里,常常出现以语言代表文字的意思,或以文字代表语言的含义,甚至以行为来体现出文字和语言所蕴藏之意义的现象。这些都属于文化的内涵”。“以语言代表文字蕴藏之意义”,老师用他的声音,用他心灵的声音去准确表达这首诗的内涵:把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用丰富的感情演绎得恰到妙处,感人至深。难怪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那种感觉了。
木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立志去做一个英雄,而今,代父从军打仗的故事可能不会重演了,但是用木兰从军的精神代父传播盘古文化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儿女应尽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去过苏州和杭州,有没有见过“亭台楼阁”,什么叫“亭台楼阁”。
这是我在百度搜到答案:
1: 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2:古时一种供游憩、远望用的像亭子的楼房。
老师解释得很细致:
亭—四面无墙的,有圆形的,有六角形的,还有八角形的。
台—接近亭,较宽敞,有长方形的,也有正方形的,有凳子坐,亭无凳子坐。
楼—有两层以上的才叫楼。
阁—亭的四面都有墙又有窗的就变成阁了。
老师告诉我们,每个文字所代表的含义都是非常丰富的,古人从小学习吟诵、朗诵,每一个字都能用丰富的情感表达得很准确。如果要严谨、细致地表达文字的内涵,就要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灵修养,心怀要宽阔、博大、平静。
宽容就是不计较、不自我。当别人讲的话不好听或不符合事实也不计较,把心境放开,把不好的东西吞回去;将到唇边的话也要吞回去。开始的时候会吞得很辛苦,但一用力就能做到,只要习惯了,以后就吞得容易了。学会“把话吞回去”要经过这个过程,那么要学会不发脾气、不贪婪、不懒惰……也是要经过这个过程吧。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心灵修养不是挂在嘴里的,是实实在在要做到的事情”。
他自己是这样做的:他当年做包工头的时候,向工人提出平均分配工资,当时他的工人都不敢相信,也不同意。因为区老师当时要做的工作量是其他人的4倍,按理他可以多拿别人4倍的工资,但最后他只比别人多拿了30%。老师教我们不要计较金钱的得失,就容易渡过金钱关了。
老师还教我们要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不喜欢学的事和不喜欢做的事不能成为不学好或不做好的理由。他在工厂做烧焊工的时候,是不喜欢烧焊的,但他服从分配,而且要求自己必须做好。他不喜欢争第一,但第一偏偏跟着他,当中的奥秘就是——放宽心怀。只要放宽了心怀,有责任感,就会做得好了。而且老师当时的工作量是别人的2—3倍,但工资是一样的,他当时的心灵已比别人提高了一个境界。
要使自己的心灵更上一个台阶,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又给我们作了祥细的讲解:
在生活上、工作上要主动承受不公平的东西,那么忧郁、不愤的情绪会消失很多。因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太密切了,99.9%的病与人的心灵、心境有密切的关系,放开心怀的人,身体的能量就会消耗得少。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不计较金钱,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身体的能量才不会无谓地消耗,才是真正的积累财富。不计较金钱并不是叫我们不努力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而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创造财富要以不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而获得。
最后,区老师用他的歌《祝福》结束了这次悠闲、宽松的讲课,再一次用他的声音让我们感受来自远古的宁静,并表达对我们最美好的祝愿与期盼: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