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吟诵配乐小故事之四——吟诵与古琴 (阅读 14956 次)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吟诵配乐小故事之四——吟诵与古琴
六月 03, 2011, 04:33:09 上午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於君指上听?这是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题沈君琴》。

雅言吟诵与古琴两者同属中国优秀古文化,历代文人墨客大多是善弹琴者,如:孔子、蔡邕、蔡文姬、嵇康、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等不胜枚举。“孔子学琴”、“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会知音”、“嵇康广陵绝唱”等古琴故事传诵民间。

这些传说与故事,渐渐地在我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古代文人墨客在清山绿水、幽谷溪水间,三两知已对酒当歌、吟诗作对、抚琴相和的画面。

吟诵与古琴两者有什么内在联系呢?为何古代诗人如此钟情于这一乐器呢?这些年为老师的雅言音乐的后期制作中,一直带着这样疑问。直到《诵1》的完成才仿佛若有所悟。

几年前,有机会接触古琴,于是家中多了一台的古琴。记得当初还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琴曲(现在也不太懂),只是按着老师所教,弹着几下枯燥的指法。但,当夜深人静时,随着你轻轻地拨动手中的琴弦,颤动的琴声,古朴深远,仿佛与整个深遂夜色融为一体,亦仿佛穿越了时空,将你带到幽谷山水之间,日间枯燥的指法旋律此刻亦变得动听起来,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古琴。期望有一天能用古琴为老师伴奏,弹奏老师的雅言音乐。

待续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06, 2011, 05:38:29 下午 作者 庆东 »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古琴的教学都是传统琴曲练习,很少有人将古琴与现代的乐理知识结合一起教授。故此,学琴的第一阶段虽然用了一年时间学了几首传统曲目《仙翁操》、《鸥鹭忘机》、《双鹤听泉》、《关山月》等。但当拿起老师的歌谱时,还是不知道应按琴的那些徽位才能弹出1234567的音符,如何变调等常识性的音乐问题。我亦曾就此请教过古琴老师,可能是我水平有限,最后这些基础问题还是没有掌握。随着困难的出现,兴趣也慢慢降温了。于是,有段时间古琴成为了家里的装饰件,静静地挂在墙上。

直到有一天,听着老师的新歌《夜》,望着“冷落”了的古琴,心中仿佛又传来了古琴宁静古朴的声音,那份为老师伴奏、配乐的心愿再次在我心中燃起。于是上网、翻书开始了古琴弹奏《夜》的自学历程。两个月后我终于可以比较熟练、平静地弹奏《夜》了,这是我学古琴的第二阶段。

2010年我们为《诵1》配乐,当时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配乐,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将用古琴来翻译老师的1234567,虽然不成熟但很有味道。

记得《赠汪伦》最早的吟诵部份的配乐是以萧声《苏拉巴亚》来配乐的,萧声古朴、悠扬,结合《苏拉巴亚》的旋律作背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再合适不过了。老师听后评价:很好,试一试用古琴伴奏。

虽然,当时并不是太理解老师这句评价的含义,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还是开始了古琴配乐的尝试。古琴版的配乐古朴空录、清越飞扬,跟随式的旋律伴奏,仿佛是对诵者的呼应,又仿佛是诵者情感的延续,一个飘逸豪放的李白在琴声和应中仿佛呼之欲出。听着前后两个配乐的对比,我有点明白了老师评价所指,亦对这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了感性的体验。

可以讲《诵1》、《诵2》的古琴配乐,是我古琴学习的第三个阶段。虽然没有乐谱、调子,但却让我有了一个不拘一格的空间,让我在细细反复聆听的过程中,亦不知不觉中熟悉了诗文的旋律,心中呼唤和应之声亦随之产生。这份心中的音韵亦通过琴声变成为了吟诵、朗诵的配乐伴奏了。虽然配乐的音符乐器很单一,但的确记录了学生对老师作品的呼应与唱和。

这一配乐灵感也让我有了尝试人声朗诵和应吟诵的想法与尝试。通过实践,只要和声吟诵、朗诵二者对诗文理解相当,并且朗诵者切入点适当就会产生相和应的表演效果,但如二者理解差异太大,又或和应者受环境影响不能全程投入到诗文中,则效果相去甚远。

待续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06, 2011, 05:39:17 下午 作者 庆东 »

吴忠

更多…… 离线
  • *****
  • 坛主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502
  • 湖南长沙
    • 盘古文化伴我成长
佩服啊!欣赏了,想学但不知如何起步  ???
无所谓无,无所谓有,诚心实践,无中生有。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不管会不会弹,只要听着古琴空弦的声音,如何觉得很有味道、有点好奇,那么每天摸几下,时间长了,自然会弹。 ;D,勇都系无人教,自学的,弹者欣赏的是那种特殊的音韵,和那份心情,至于音符摸多了自然会,只要没有太多学习的目的,其实最易学。

说不定湖南又出一个大师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04, 2011, 07:27:01 上午 作者 庆东 »

吴忠

更多…… 离线
  • *****
  • 坛主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502
  • 湖南长沙
    • 盘古文化伴我成长
梦想啊  :D :D ;)
无所谓无,无所谓有,诚心实践,无中生有。

greence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38
东:看了你的配乐故事真的激发了我学古琴的兴趣了,你也可以开班授徒了!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有机会你就报名啦,起码可以自我陶醉一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国灿烂的古文化,我正在尝试联系一下星海谢东笑老师,能否专门为我们开个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报名啊!!!!!!!

珊灵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73
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您的认真和努力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我一点乐理知识都不懂、但看到您的分享都想学古琴啦!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有机会你就报名啦,起码可以自我陶醉一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国灿烂的古文化,我正在尝试联系一下星海谢东笑老师,能否专门为我们开个班.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报名啊!!!!!!!


我先来报个名。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greence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38
我报名学古琴!

325怡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292
  • 西樵山的阳光
我要求报名学琴!
  佛山共四人报名请求学古琴!要不要遂个报喔,有D是无电脑又想学的,有个电脑刚坏了,要我先帮忙报上的,她们都是想学的。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06, 2011, 03:12:17 下午 作者 325怡 »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这段时期的实践引发了我对声音与情感、音乐起源等问题思索与体验,更让我对古人钟情于这一乐器有了一点认识与理解:

1.古琴的音量适合与人声相和:古琴可能是现代中西乐器中音量最小的一种乐器。故此,这一特征成为了古琴难以同其它乐器合奏的一个难题,对其音量的提升也成为了现代斫琴(造琴)者的一大课题。但是,正是古琴这一特征,在自然环境中,乐器与人声比例表现得最为适当,如一未追求音量的提升,则有可能使古琴失去风韵了。

2.古琴音色丰富表现力强:泛音为天,音色空灵,散音(空弦)为地,音色厚重,按音(按弦音)为人,音色圆润,走手音韵悠长。古琴指发多变,其按音技巧“揉、吟、卓、注”等如人声低吟轻唱,或深情、或叹息、或喜悦,其低音区深情厚重、高音区清悦飞扬。其音色丰满细腻,仿如人的内心独白,以我浅薄常识,自然配音(人声与乐声比例)的效果上暂时还没有发现其它乐器具有这样的效果。

3.古琴曲的演奏没有现代速度、节拍的记录,其古琴谱都是一种旋律指法的记录,即一段旋律只记录有什么指法弹奏,而没有现代的音符记录。故,同一古琴曲,往往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态环境下弹奏都会不一样,甚至由于各人对琴曲的理解而相差甚远。

正是对古琴这些特点的思索,让我有点明白了吟诵与古琴的关系。

首先,吟诵与古琴弹奏都可以讲是人的内心独白。故此,从这一意义上讲,古琴这一乐器并不适合表演,而更适合自我陶醉,可以讲它不是一件演奏的乐器,而是一件自娱的乐器,这可能也是古琴为何至今难以推广的原因。

其次,在自然环境中,古琴弹奏音量与人声音量配比适当,略小于人声。当诗人边吟边弹之际,又或三两知已,吟诗作对抚琴相和之时,琴韵最能表达低吟轻唱的情调。

再者,当诗人兴之所至,顺口而歌之际,听者或有所感,抚琴相对,如人之对话。然,其它乐器与语声佳不能达,因其音量语意之故。如当事人对诗词、琴的素养都较高,则这种诗人与琴人的对话方式,很可能成为一种特殊艺术表达形式。

最后,吟是唱与讲之间的状态,有旋律但没有音调(或者讲音调不明显),诗词有一定声韵格式,伴奏亦有一定的音韵格式。又因古琴具有不同的指法组合可表达不同情怀意境的特点(如:打园、滚拂、拨剌等),故操琴者掌握一定的音韵格式后,运用不同指法组合则能便于实现与诗人对话与唱和的状态。(知识所限,可能总结得不是太准确)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06, 2011, 05:42:58 下午 作者 庆东 »

niJ凤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22
老老年人可以报名吗?也想尝试学学! :)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目前,正在联系落实中,如果可行,会正式公布具体事项,公布后再报名都未迟,关于学琴心愿暂时无需在此回复了.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07, 2011, 10:13:35 上午 作者 庆东 »

325怡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292
  • 西樵山的阳光
各位同学如准备学古琴的不妨来这个连接看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MLowRla9k/
 是学琴要用的:“古琴基本指法教学视频”。庆东哥哥,你看看是否正宗?可别因我误度了发热友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