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但愿人长久 (阅读 7475 次)

fengshao(冯少霞)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06
但愿人长久
二月 28, 2011, 05:33:49 下午
 中学读过的唐宋诗词早已归还老师了,有幸得到吟诵CD。复读,温故知新。应一些同学邀请,现将部份诗词白话意译择录下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学习。不足之处,望同学们指正、补充
 (一)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呢?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殿,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月中宫殿,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对着月亮翩翩起舞玩赏着舞动的身影,多快乐、趣致呀!月宫又怎比得起人世间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转过来,照在低低的窗户上,照着不眠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center][/center]感悟:
  月亮也有“阴晴圆缺”,同人也有“悲欢离合”一样;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完美,每件事都有自已固有的缺憾。明白了这一点,再怨天尤人,有什么意思呢?只要通过努力,人人都可以平安健康。[/center][/center][/center][/center]

莎莉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05
#1 Re: 但愿人长久
二月 28, 2011, 08:43:45 下午
 :)
解析得很明白,也非常好。

查了一下资料,有人这样解析: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他端着酒杯问青天。

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

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

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

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

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佖育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53
#2 Re: 但愿人长久
三月 01, 2011, 07:01:44 上午
感谢同学们的分享!明白多了。谢谢!

美言

更多…… 离线
  • *
  • Newbie
  • 帖子: 5
#3 Re: 但愿人长久
三月 01, 2011, 08:35:21 上午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心宽天地阔,处处是天堂。

grace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60
#4 Re: 但愿人长久
三月 01, 2011, 09:15:17 上午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否也写了诗人对回朝廷为皇帝做事的心态?
« 最后编辑时间: 三月 01, 2011, 09:52:06 上午 作者 grace »

更多…… 离线
  • *****
  • 版主
  • Hero Member
  • 帖子: 898
#5 Re: 但愿人长久
三月 02, 2011, 10:42:06 上午


 感谢fengshao 良好的祝福“平安健康”;莎莉对词的解析和对“共婵娟”的引用典故;以及美言同学对词人的内心解读。grace的提问很好!请允许我简要分享一下:

   苏东坡很有政治抱负,但因才华太出众以及敢言,引来一些小人嫉妒加之他所处的几个皇帝没有大智慧或明辨是非的能力,仕途十分的坎坷。一会儿在朝廷做事,一会儿被贬到外地当官。晚年更是凄凉,官级更低,地方更远至惠州以及海南岛。好几次在危难之中时,却是慧眼识英才的皇后们救了他一把!同时他生性乐观,豪爽,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帮助,并尽可能为当地老百姓做点实事如杭州的苏堤,以及在所管辖之处赈灾济粮等等。不管到哪里,人们争向这位大文豪索要字、诗、词、画,可见当时他受欢迎的程度。先简要说到这里,因为之前花了几个月不连续的看《苏东坡传》,还没理出头绪。 :) 我想再看一次后整理一下,到时与大家分享。以下请看苏轼的简介: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正心修身 善良美好

更多…… 离线
  • *****
  • 版主
  • Hero Member
  • 帖子: 898
#6 Re: 但愿人长久
三月 05, 2011, 12:08:10 上午

       水调歌头--苏轼     

        创作背景详细资料仅供参考: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让人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正心修身 善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