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去地球的那一边 (阅读 40087 次)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15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07, 2016, 08:59:42 上午
4, 圣玛丽座堂(St Mary's Cathedral,或称圣母主教座堂)

圣玛丽座堂是天主教雪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1930年由教宗庇护十一世封为次级圣殿,敬奉澳大利亚的主保圣人永援圣母。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教堂,是雪梨天主教社区的精神家园,是雪梨大主教的所在地。

教堂由当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筑是模仿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建筑遗风。它始建于1821年,1865年修建中的教堂毁于大火。重建工程于1865年开始,耗时60多年,于1928年完成。1998年至2000年,加修了教堂的尖塔。

教堂长107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是74.6米。虽然教堂很高大也算宏伟,但是我左看右看总找不到在欧洲教堂的那种感觉。这大概就是历史积淀、文化厚重所造成之差距吧,欧洲的教堂都是历经几百年了的,这个未够百年的教堂怎么能与之相比呢!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07, 2016, 09:40:36 上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16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08, 2016, 12:05:30 下午
5,海德公园(Hyde Park)

海德公园与圣玛丽座堂只隔了一条马路。

海德公園始建于1810年,是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公园,面积16.2公頃,位于雪梨的中央商务区东侧。海德公园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北端呈圆形。这块地方原先是准备用来做兵营的,可是建成后却没有军队进驻过,反而成了关押各地运来的囚犯的地方。

雪梨海德公园是仿伦敦海德公园而建的,公园的布局和陈设极具伦敦特色。


公园的中心有一个喷泉,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法澳联盟而建,名叫亚奇伯德喷泉。喷泉的中部有一组青铜雕塑,在向游人诠释着希腊神话故事,再现希腊的古典、优雅与神奇——喷泉中央是太阳神阿波罗,他是艺术、美与光的化身,是生命的赐与者。太阳神的手指指向日出的东方,身后扇形的水柱代表太阳的光芒。在他的下面有三组铜雕,分别是执弓的狩猎女神戴安娜和她的猎犬及牡鹿;管理大自然和农作物的年轻神祗潘的身边围绕着公羊、母羊和小羊;希望英雄提修斯与传说中的异兽搏斗。

维基百科介绍,1810年时的海德公园要比2012年后的海德公园大好几倍。因为这片绿地同时用作军队的操练场,后来还作过赛马场和板球场。
在我的记忆中,海德公园的草地显得比十八年前少了,那时的草地很大,树也很多,基本上看不到地上有水泥路。
人类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大自然让路吗?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08, 2016, 05:12:13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17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09, 2016, 12:09:19 下午
6,蓝山国家公园 (Blue Mountain National Park)

蓝山国家公园在雪梨以西,距雪梨81公里,是一道长长的山脉,覆盖面积差不多有一百万公顷。那是广阔的沙岩高原,有陡峭的悬崖和幽深的峡谷等奇特地貌。这里是土著塔鲁格族(Darug)、贡东古拉族(Gundungurra)、威拉德朱里族(Wiradjuri)和达娃族(Dharwal)的传统家园。


蓝山,这“山”实际上是隆升的高原,由几条大河把它托起。公园的海拔最高点约1215米,海拔最低点约20米。占地面积26万8987 公顷,边界呈不规则形状,由道路、城区以及私家花园与外界相隔。整個蓝山公园90%都是桉树(也称尤嘉利树),公园内有90种不同品种的桉树及超过400种动物种类,使其于2000年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

   导游说,“蓝山”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从远处眺望时,这座山被一层蓝色的迷雾围绕,这是因为桉树林挥发的油滴在空中经折射而呈现蓝光,在太阳照射下显得更蓝。据说,蓝山国家公园有辽阔的丛林景观、峡谷、瀑布,壮观的石柱群,风景秀丽,环绕蓝山山脉内有多处度假中心和村落。

我们的蓝山之旅可说是出师不利。还未出城,就发现这辆大巴是今天该进厂维修的。上车后导游和老师想讲话,可是麦克风哑巴了,安全带又系不上(澳纽规定,坐车一定要系安全带),司机才说出这辆车不是他昨天开的车,为了不迟到,他才开了这辆车去酒店接我们。可是,我们今天要上山,而且是长途,为了安全,导游马上跟公司联系,叫开错我们车的那个司机把车开到奥林匹克公园去,我们则停在那里等。

我记得,十八年前我来澳大利亚时,奥林匹克公园是一个景点,当时运动主场正在内部完善。那时觉得它很豪,正门口那四排路灯全是太阳能灯,既超前又有艺术感。四周见到的都是崭新的场馆,那个开阔的感觉啊,让你觉得世界就在脚下!可是,今天我怎么努力寻找都找不回那个感觉。这里的建筑把奥林匹克运动主场“淹没”了,而且还有很多建筑工地,乱哄哄的。

终于等到我们昨天坐的那辆车开来了。这么一折腾,一个小时就浪费掉了。

去到蓝山,在往“三姐妹峰”观景台时司机走错路,倒车时又把人家的路牌给碰倒了,还听到“砰”的一声。当时还未发现什么问题,当我们观赏完“三姐妹峰”(下面会介绍),准备上车去午饭时,才知道大巴抛锚了!原来那“砰”的一声是刮了车的底盘。幸好导游的交游广,马上找来两辆中巴,把我们四十多人全塞进去,运到“退伍军人俱乐部”吃午餐。也幸好只是不到5分钟的车程,不然也难以解决四十多人的交通。

饭后,我们步行到山上的卢拉小镇逛街以消磨时间,等待再次换的车。

正如导游所说,小镇几十年如一日,商店里的货物都是几十年前的了,看到那些商品,就像是时光倒流。倒是街道两旁含苞待放的樱花以及勒杜鹃吸引目光。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09, 2016, 02:46:16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18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0, 2016, 12:12:36 下午
三姐妹峰(Three Sisters)

三姐妹峰历经数千年以上的风化过程,高度是900 米以上。她的名字来源于当地土著的一个古老传说:出生在卡通巴(Katoomba)部落的三个漂亮的姐妹分別叫梅妮(Meehni)、温拉(Wimlah)及巩妮杜(Gunnedoo),同时爱上了山下另一部族的三兄弟,但这是违反部落规矩的爱情,当然不被部落所允许了。三兄弟决定要抢婚,因此引发了部落间的大战。卡通巴部落的巫师为了保护三姐妹免受伤害,大战前将她们变成了石头,没想到巫师在战争中被杀,可是咒语只有巫师知道,因而无法解除咒语,导致这三姐妹永远只能耸立在悬崖上,为后来人讲述着这凄迷的传说。


三姐妹峰不算特别,大概我们是从高处往下望吧,也不觉得她高。说实话,按形状命名为三个大力士还形象些。本来是有路去大姐峰的咽喉处的,但道路太陡,我们都没有去。

虽然蓝山漫山遍野都铺满树,但只得桉树,树种太单一了。导游说,桉树挥发出的桉油有毒性,在桉树下面是寸草不生的;桉树也很霸道,它的周围不会有其它树能生长。

不知是因为车子耽搁了时间,还是原计划也只是观赏三姐妹峰,我们这一天开车往返五个多小时的行程,就这样在三姐妹峰转了一转,到小镇走了一走就结束了。不过导游收获很大,他非常感慨地对旅行社的负责人(我们的同学)说:你的老师教导出来的学生都很有修养,今天出了那么多状况,没有一个人抱怨过半句。明天如果有空,我要去听听老师的讲课,学习做人的道理。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0, 2016, 10:38:55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19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1, 2016, 12:21:59 下午
凯恩斯(Cairns)

凯恩斯位于澳洲大陆东海岸最北端,是北昆士兰州的中心重镇。


为什么去凯恩斯?因为凯恩斯是东进大堡礁、北上荒原广布的约克角半岛的重要门户,它是最接近大堡礁的观光城市。我们要去大堡礁,所以,必须到凯恩斯。

靠近赤道的凯恩斯被称为澳洲热带之都,它背倚高山,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的大片热带雨林。环绕赤道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调节全球气候的生命带。

凯恩斯在1876年开埠,早期是矿工前往霍金森金矿 (Hodgkinson Gold Field)的中继补给站。此地本是红树林沼泽和沙丘,后来被人用干泥、锯末、道碴、瓦砾等填平。凯恩斯盛产甘蔗,所以又有甜蜜之城的称号。这里的甘蔗产糖量很高,每七吨蔗就可以榨一吨糖(亚洲的甘蔗是十四吨才榨一吨糖)。1886年开始兴建一条铁路,用以运输低地的甘蔗、玉米、稻米、香蕉、菠萝及高地的水果和乳制品,逐渐发展成出口蔗糖、黄金、矿物和农产品的海港城市。今日凱恩斯发展迅速,观光业尤为发达。

在二战期间,凯恩斯是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个集结基地。现在的机场也是当时美国空军与皇家澳洲空军的基地,战机就是从此地起飞,参与1942年的珊瑚海海战。美国海军和皇家澳洲海军基地邻近现在的码头。

现在的凯恩斯是一个缤纷、悠闲的城市。全年阳光明媚,气候温暖宜人。

下了飞机,我们就被带到植物园观赏热带花卉。刚进入兰花区就受到倾盘大雨的洗礼,这大雨跟广东夏天的暴雨相仿。可能是靠近赤道吧,这里雨水充足,植物生长茂盛,不过有很多花长得和北半球的不一样(西澳洲珀斯的野花也是这样,后面会讲到),有点怪怪的感觉。


之后,我们去餐厅午餐,又下了一场暴雨。老天对我们挺关照的,当我们去到有遮挡的地方,大雨倾盆而至,可当我们去到某景点时,雨就停了。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1, 2016, 03:05:53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杰岗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429
#20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2, 2016, 06:10:18 上午

坐在歌剧院内,可以无遮挡清晰地欣赏到外面的绝妙海景。介绍说,为了这无敌海景,后来的设计师修改了最初的方案,将整个歌剧院高达60米的墙体全改为25万块玻璃砌块。然而在安装了23万块玻璃后,严谨的设计师发现玻璃硬度不够,有安全隐患。当时还没有钢化玻璃,经过反复思量和测试,最后从防毒面具上的玻璃得到灵感解决了难题。为此工期延长了足足九年,多花了上千万澳元。但是,这严谨换来安全、稳固,这就是“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具体落实。否则,一味追求速度,使得不够十年的车站、港口、大厦出现地基下陷、墙裂,不是祸害人间吗!


雪梨歌剧院玻璃墙体的设计、修改和返工过程固然表现了设计师的高修养,而在这些“高修养”的例子(外国人的“高修养”例子)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一个相对健全、公正的司法系统,一个“抑恶”的司法系统。如果设计者明知该墙有安全隐患但还按原方案施工,那么一旦出了事故,有关人等若被裁定触犯了法律,轻则会被处以天价罚款,重则被投入大牢,这就对人们投机取巧的思想和行为有极大的约束力。

在“正心修身”的修养过程中,如果外界环境一时不能尽如人意,我们就要 “靠恒久不变的坚毅定位来超越世态的炎凉时空”(摘自《浅谈文化》)了。

非常感谢Mandy老师的又一篇充满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的游记!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2, 2016, 06:17:48 上午 作者 杰岗 »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1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2, 2016, 01:21:30 下午
谢谢杰岗的重要补充。是的,当人们还未达到自觉时,法律是重要的保证。

下面继续凯恩斯的话题

凯恩斯并不大,只有几条街,最受人们喜欢的是海滨大道,散步、跑步、骑单车、遛狗的人都有。海滨大道有几公里长,沿海而建,靠近出海码头那边是木栈道,其它是水泥路。这里的海边全是滩涂,听说有时还会有鳄鱼出现,所以没有人在近岸的海里游泳的。


在海滨大道旁有一个4800平方米的咸水游泳池,池水的深度从仅到脚底的水深至一米几深,适合娃娃到善泳者。泳池没有围栏,四边都是草地,免费供人们使用(上午搞清洁,不开放)。在草地的适当地方还有专供人们煮食的烧烤电炉,我们散步时就看见一些年轻人在炒菜。草地的旁边设有换衣、洗澡的地方。从浅水区看过去,泳池与大海相连,海鸟在空中飞翔,人和大自然相融相和的景象,实在让人心旷神怡。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2, 2016, 04:26:24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2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3, 2016, 01:05:35 下午
凯恩斯有很多水果蝙蝠,准确的说应该是只吃水果类的狐蝠(Flying  Fox),它们白天挂在树上休息,傍晚時分就群起出动飞到郊外或附近雨林觅食。果蝠是植物传播的帮手,因为果蝠吃水果时,从口中吐出或排泄出的种子落地后会发芽成长。有的种子经过果蝠消化道的酵素催化,发芽率会更高。果蝠在咬食水果、吃花粉或吸吮花蜜时,会沾上花粉,无意中又在帮植物授粉。因此果蝠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繁衍链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们相互依存,果蝠少了,农业会受到影响;而森林(尤其热带雨林)少了,会威胁到果蝠的生存。

刚到凯恩斯那天傍晚,我们吃过晚饭散步回酒店,就领略了果蝠出动觅食的壮观。

若想观看果蝠出动觅食的手机视频,可击此链接(或下载 或直接展示):http://www.pg26.net/wp-content/uploads/2016/11/sgbf.flv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3, 2016, 06:53:23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3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4, 2016, 11:40:08 上午
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据导游介绍,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澳洲东北海岸,北从托雷斯海峡起,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600公里左右,最宽处161公里。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里,北端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大堡礁约有2900个独立礁石以及900个大小島屿,分布在约344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內。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连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

礁群与海岸之间的交通海路

大堡礁由400多种绚丽多彩的珊瑚组成,造型千姿百态,堡礁大部分没入水中,低潮时略露礁顶。这里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活珊瑚,它的分泌物和其他的一些物质构成了今天的珊瑚礁。大堡礁是生物建造的最大物体,营造如此庞大“工程”的是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珊瑚虫是非常古老的生物,最早出现在约4.7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中期)。珊瑚虫对水质和水温要求极高,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的水域里,水质必须洁净。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集体生活。珊瑚虫与一种叫做虫黄藻的微生物共生于石灰质外壳中,虫黄藻会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氧。珊瑚虫吸收碳水化合物和氧,向虫黄藻提供硝酸盐和其他排出物。所以,珊瑚礁只能在有阳光的地方生长,即海水清澈且深度不超过40米处。第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日积月累,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骸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在一起,逐渐堆积成巨大的珊瑚礁体。

珊瑚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两大类,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同。有的珊瑚像鹿角,有的像鞭子,有的像扇子,有的像灵芝,有的像海草。有的很结实,可以禁得住浪涛冲击,有的则只能生活在最平静的水域。表面看去珊瑚礁美丽平和,其实里边经常发生食物和空间的争夺——有些比邻居生长得快,遮掩、抢夺邻居的阳光;有些会用含毒的触须,或向水里施放致命化学物质,清除其领域内的对手。

珊瑚礁

大堡礁在198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曾被美国CNN选为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

虽然大堡礁大部份区域都在大堡礁海洋公园的保护之下,减少了人类对该地区的影响(如捕鱼业、观光业等),但仍然有其它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大堡礁,而气候变化、污染、棘冠海星和渔业是对大堡礁生态系统健康危害最大的因素。其它的威胁还有海运事故、油外泄和热带气旋。

骨骼侵蚀带是一种发生在骨状珊瑚上的由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可以感染31种珊瑚。

根据一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自从1985年来,大堡礁已经因为上述危害因素有75%的珊瑚礁已经死亡。一份2016年三月的报告显示,因為海洋暖化引发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导致中北部的珊瑚礁可能全数摧毁。

海水温度上升也是珊瑚死亡的因素,因为海水每上升一度,一星期内珊瑚就会死亡。 海洋学家、曾是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查利·沃隆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在短短20年时间内让大堡礁这一世界遗产荡然无存。他表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大堡礁将在20年左右时间内消失殆尽。”

沃隆并不是唯一作出这种可怕预测的海洋学家,他的预测也并不是最为极端。在今年7月举行的世界野生动植物专家会议上,大卫·艾登堡爵士就曾警告说:如果不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水平,全世界所有热带珊瑚礁将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毁灭”命运。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4, 2016, 11:36:49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4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5, 2016, 12:04:40 下午
绿岛(Green Island)

绿岛在凯恩斯东北27公里处,位于大堡礁水域内,是一座面积不大的珊瑚礁岛屿。绿岛岛屿外侧环绕一圈细白的沙滩,绿岛上布满清翠的绿林,连同岛屿本身与外围的珊瑚礁,现已被划定为澳大利亚国家公园保护区。


我们从凯恩斯乘船去绿岛游玩,没有参加其它坐直升飞机和深海潜水的活动。

乘绿色的游船去绿岛

到达绿岛时,我们团第一批乘玻璃底船去观鱼。这里是禁捕区,所以有很多鱼。游人是不可以喂鱼的,不过,玻璃底船的人会用特别的鱼饵抛出去引诱那些鱼,此时海鸟和鱼抢食的场面——海鸟钻进水里鱼儿跳出水面——让游客停不下手里的摄影器材。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5, 2016, 03:39:36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5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6, 2016, 12:22:32 下午
之后,我们回游船午餐。餐毕,马上又参加了半潜艇的自费项目——船舱潜入水里12米,去更远的海观看海底世界。

半潜艇

海水很清,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海底的动植物。海参躺在海底的沙上,黑黑的、很粗,有一个壮男的手臂那么长。玳瑁(或者是海龟)灵活地游泳,可惜我光顾得哗哗叫,等到记起拍照时,它已经游走了。很多鱼,有的颜色鲜艳,有的成群结队。看到的珊瑚礁是灰色的,导游说那是已经死去了的珊瑚礁。



半潜艇观看海底世界后,我们就到绿岛走走。因为是退潮,一大片海滩露出来,可惜那些珊瑚都呈灰色了。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6, 2016, 02:49:55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高仔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37
#26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6, 2016, 01:24:15 下午
感谢mandy的辛勤分享!
让我神游向往之。

杰岗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429
#27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6, 2016, 05:43:37 下午
有关大堡礁将在我们有生之年消失的报道以前也看过,但今天看到 Mandy 老师游记里写到的那些灰色的、已经死去了的珊瑚礁时,我心里可能也是“灰色的”。

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经过约4.7亿年的漫长岁月,通过光合作用生长、繁衍,一代一代地、不断地“营造” 珊瑚礁体,为我们献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海底奇观。但环境污染、渔业、海运事故、油外泄、海洋暖化、热带气旋等“现代化症候群”却令全世界所有热带珊瑚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遭受“毁灭”的命运!看到这些,心情的确是十分沉重。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6, 2016, 05:50:22 下午 作者 杰岗 »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8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7, 2016, 12:17:58 下午
库兰达热带雨林公园(Rainforestation Nature Park)

在凯恩斯的第三天,我们乘大巴去库兰达热带雨林公园。

库兰达热带雨林公园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占地40公顷,整座热带雨林有200多种鸟类,还有占澳洲60%以上的各类蝴蝶品种,以及迄今已有1.5亿万年的活化石羊齿科植物。

我们乘坐水陆两栖装甲车在半山游览,这车挺有意思,爬山时是车,下水就是船。


在土著生活文化中心,观赏了土著表演的简单舞蹈和音乐吹奏。所谓舞蹈,其实是土著的一些日常活动,没有什么艺术加工。比如“驱蚊之舞”就是由舞者拿着树枝拍打身体的前后;“沉默之蛇”是由舞者以手的伸缩表示蛇的动态,然后跑到观众席作状吓唬游客;“分享甜树”也是由两个舞者扮演狩猎者在树林中找到可以吃的甜树,把它砍到(由另外一人扮演),大家分享。


之后,土著表演者带我们去看他们投射标枪,可惜现在他们不再去狩猎了,投出去的标枪十支有九支是不中的。

投回力镖是与游客互动的,每个游客投一次。我以为自己不会成功,到真正投的时候,那标居然也会拐弯。可惜因为有点危险,投的地方是围起来的,故此没有照相。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7, 2016, 03:31:00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

mandy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420
#29 Re: 去地球的那一边
十一月 18, 2016, 12:22:44 下午
不知为什么,袋鼠活动的地方被围上了布。我从布隙中窥到那些袋鼠懒洋洋地在睡觉,估计往后的行程不会再看到袋鼠的了,就偷拍了它们。


袋鼠的英文名是康格鲁(kangaroo)。

库克船长到达澳大利亚时,参加库克考察队的博物学家约瑟夫·本克斯带领四名船员,深入内地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奇怪动物,于是便询问当地土著:“这是什么动物?”
土著回答:“Guugu Yimidhirr .”(发音是康格鲁,意思是“不知道。”)其实土著是说不知道他们讲什么。
“哦,原来叫康格鲁(kangaroo)。” 约瑟夫·本克斯他们说。
于是后来把袋鼠运回英国动物园,就称为“康格鲁”。

当后来发现搞错了,但是大英帝国的人都已经先入为主把它们称为康格鲁,所以英国国王就决定将错就错,继续称袋鼠为“不知道”——“康格鲁”。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至今。


语言不同,真犹如鸡同鸭讲,笑话百出。我们这次的导游中有人的港式普通话就让我们笑到流眼泪。

据动物学家考证,袋鼠是有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比哺乳类动物低等,还未进化为哺乳类,又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保育、发育。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出生时非常细小,只有1粒花生米那大,无视力、少毛,所以生下后要立即住在妈妈的保育袋内。直到6、7个月才开始学习离开保育袋,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袋鼠妈妈附近,以便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在母亲的袋中生活,食用低脂肪乳水。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前开的育儿袋,袋内都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


成年袋鼠的身高大約是1.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18, 2016, 11:06:27 下午 作者 吴忠 »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3879109969
微博名字是:Mandy_Huang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