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六)
“人类和信仰,可能是被一起创造出来的。”(摘自《信仰是心灵的寄托道德的依归》)如果几年前我看到这句话,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老师开篇这第一句话,久久震撼着我的心灵。
地球需要光明,所以有了太阳和月亮;人类需要指引,所以有了信仰。乌云密布的时候,我们见不到日月;愚昧无知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信仰。
“不要太自责,不要太清高,要顺应环境。”老师的教导我记在了心里,但却未能落实到工作生活的一言一行中。现实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赤裸裸的利益冲突让我感到难以应付,我不愿随波逐流的处世原则引来了别人的反感和不满,面对越来越多的明争暗斗,心胸狭隘的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悲哀。
现在看来,我的清高来自心灵和知识的浅薄。在我的同事当中,没有几个人是我真正佩服的,我不仅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比他们都强,更觉得自己的道德修养比别人高了一个层次,所以在工作中常常固执己见,而且顶撞领导。
人与人相处,都是将心比心的。我这样的态度对待人家,人家当然对我有意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矛盾。由于我没有容人容物的胸襟,更没有和光同尘的智慧,小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积累多了,终于爆发出来。
2007年9月,刚竞争上岗不到半年,我就跟领导当众大吵了一场,事后我向单位提出辞去技术负责人一职的申请(当时我还兼任两个主任的职务)。这事在单位影响很坏,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最后我被责令辞去一切职务,调到其他部门。
工作了14年,因为犯错误重新做回一个普通工作人员,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挫折,也引发了我人生第一次触及心灵的反思。
真的调换了位置我才明白什么叫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体会别人的感受,了解别人的需求。如果我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早点具备这样的修养,也许就能够按照老师的教导去顺应环境,就不会落到今天的境地了。但是,一向顺风顺水的我,不经历这样的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浅薄,能够领悟老师所教的做人道理吗?
“修养,是心灵的耕耘,是自愿自觉地努力修正来自先天和后天的缺憾,养护与提升善美素质的心灵行为。因此,这种行为必须依靠自己发自内心的意识和努力才能实现,是别人无法帮助或替代的。”(摘自《修养》)
老师所言,真实不虚!事实证明,即使我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没有经过心灵的耕耘,就无法具备良好的修养。没有良好的修养,即使得到老师的点化,我也无法做到老师的要求。
从那以后,我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权力,也远离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开始“自觉自愿地努力修正自己来自先天和后天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