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德,有些字典解释为: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我认为这种解释还不够丰满,应理解为:
——德,是指对人对物都有利无害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对于个人来说,那就是心灵善美的表现。
德,通常与其它文字结合起来一起使用,如“道德”、“品德”;也可单独使用。但,不管放在哪里使用,其基本含义不变。
德,在古文中,还包含了得到的“得”的意思。这层意思其实非常重要,可惜很少见到专门的论述。其含义是指,当人的品德修养不断提高时,心中的善美收获就越来越多,而贪、馋、妄、骄之杂念就会越来越少。这样,心怀就会越来越博大,就能装载更多的对人对物都有利而无害的宇宙与人生的真理(即老子所说的“道”)。有了如此良好的心灵素质,身体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健康长寿,而且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会达到最高效的境界(即老子所言之“无为”状态),于是要创造丰富的精神生活与丰富的物质生活就不困难了!这就是德所含“得”之全部含义了。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上,曾涌现过一批品德高尚的“圣人”(那就是老子和孔子反复赞颂的圣人),如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文、武、成、康等。他们的大“德”和大“得”永远令人景仰。
唐尧的高尚表现在:“一人饥,曰:‘我饥之也’,一人寒,曰:‘我寒之也’;一人有罪,曰:‘我陷之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首先从深深自责之中来开始解决问题,这种责无旁贷的极其高尚的自我问责精神,当然可以成就最伟大的事业了。后来唐尧还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把虞舜培养成具有同样高尚品德的接班人,并把皇位让给了舜。
商汤王在国家连续遭遇七年大旱后,心急如焚,求计于大臣。有些大臣说“可能是上天震怒了,看来我们要用活人来祭天。”商汤王说“祭天求雨,目的是为了爱惜老百姓的生命。我怎能利用百姓的生命来祭天呢!”于是,商汤王决定以自己作为祭品向上天求雨。斋戒沐浴后,商汤王把自己打扮成祭品的模样,虔诚地向上天祭祀禀告:“……若是因我一人之罪而惹怒了上天,请降罪于我一人;若是万民有罪,也请只降罪于我一人吧!”上天被感动了,方圆九千里,连降三日大雨。结果,举国同沐天恩。
在这些圣人主政时期,都是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垂范于民,以礼乐教化为主,以刑政手段为辅(有时甚至不使用刑律,牢狱中没有犯人),使黎民百姓都以“尊道崇德”为荣,同心合力地创造和谐安乐、丰衣足食的生活。那时国家的储备常达到九年的存粮。故此,即使遇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也不难度过。那是人类历史上实实在在的因为人们具有了“大德”而收获“大得”的太平盛世的安逸繁华的社会!
人类漫长的历史早已证实了在人的先天本性里已存在着贪婪的欲望,是以在后天的经历中很容易受到金钱物质和名誉地位的诱惑,因此在天地人三界中,人的道德品质是处于最低层次的,是故人不修德就不足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资格,也不具备获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资格。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古人认为如果从小就注重修德悟道,人的品德修养就容易打好基础,心怀就容易放开,就能认识到一个人是不可能单独活在世间上的,因此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还应学会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些利人利物的事情。有了这样明确的做人目的,无论是学习做人的道理还是学习求生的知识,都会有自觉前进的动力,都会把握得比较快、比较好。所以,《大学》开篇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以古人上学读书的时间远没有现代人那么长,但其学识却比现代人丰富得多,特别是做人的品德比现代人高尚得多!
古时,虽然不少穷苦人家的子女没上学读书,但是因为有一代传一代的家庭品德教育,作为父母及长辈者多能言传身教,且又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熏陶,所以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养成了善良、厚道、俭朴、勤劳的美德,甚至连“盗亦有道”。因此,中国历史上大多时段都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逸繁荣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是什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观点解释得了的。那是人们通过不断修德而获得的丰硕成果。
反观现代所谓物质丰裕的繁华世界,却连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元素——空气和水源都被污染得不成样子了。为什么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拥有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到了拥有所谓现代高度文明的科学技术的当代却使其改变了颜色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人们太缺德了!不管黑的、白的,能抓到钱就是好的!故此,当官者贪、经商者奸、打工的懒、做贼的蛮……严重缺德的现象已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若让其发展下去,可能连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都消失了!还谈什么现代文明!?
君不见种种顽疾恶病已迅速向年轻化、年幼化蔓延?君不听争争吵吵、打打斗斗、怨愤难平之声充斥于世?君不知十里长街上已很难见到十岁之下的儿童单独逛街?……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已经连续几代人从小缺失了利人利物的良好的品德教育!
自从“五四”在知识界里摧毁了以崇尚品德为主的儒家思想,以倡导性命双修的道家思想后,谁还能从大、中、小学的教材里找到“尊道崇德”的做人基础课?疯狂的“文革”则从草根阶层,彻底铲除了古文化的土壤。谁还敢把代表着封建主义的“仁义礼智信”表现出来?于是,中华古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传身教的传统的家庭教育也就失去了品德教育这一课了。相反,一句以阶级为界限的外来语“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倒很快成为了不少人用以去修饰和掩盖自己的丑行的口头禅!后来,蜂拥而至的争富大潮涌来,人们更是赤裸裸地把金钱放在人生的第一位置。自此,什么“道德”、“品德”之类的词汇已很少使用了。偶有使用,那是用来针砭别人、抬高自己的!至于个人自我的品德修养嘛,那是自出娘胎以来,从未听谁说过要把它作为人生的基础课与必修课的!父母没说,阿爷阿嫲没说,阿公阿婆没说,老师也没说,课本也没说!但是学习成绩一定要争第一,个人利益一定要争、争、争、争、争……那几乎是家里所有的人异口同声的一致要求!
你们说,这种现象存在吗?普遍吗?
若不是老天爷在每一个人还未出世时,就在先天的本性里注入了善美的五分德性,真不知当今的世界已变成了什么模样!
但,先天的五分德性,若没有后天的不断修持和保养,是很快就会消耗殆尽的。那就会走上老子所说的“不失其所者久”的反面“早失其所者夭”了!
“德”与“得”的密切关系啊,一直都无形地存在于人类社会里,也无形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
如果谁愿意稍为平静地去观察世事(包括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谁就会发现社会上因缺“德”而缺“得”、因失“德”而失“得”的事,其实是数不胜数的。虽然有时社会上某些人却因缺“德”甚至损“德”而暂时获得厚利(金钱或地位),但这些不详之“得”能长久吗?
如果你愿意以平静的心怀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是不是也不难发现“德”与“得”的关系已给你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了呢?
我们还能够不重视“德”,不修“德”吗!
20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