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儒家和道家似乎都有这样的意思——道可知可行,但又难全知全行。如颜回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之在后”和老子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所以,老师说的“努力贴近”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
老师大力倡导我们学习古文化,是为我们开启了认识事物(包括自己)的一扇窗口。感谢!留意一下,老师并不是即兴之为,因为早在上世纪老师就提及要认识古文化了。
在第一章,我觉得老子是一个可知论者,其目的并是在卖弄“玄”,也不是在“玄”人们,而是在告诉人们道是无限的、运动变化的,道是可知、应行和可行的。
基于这一基本认识,我对第一章的几个词语有不同理解,从而对第一章的意思有另类的看法。
1.第二个“道”可能是遵循、实行的意思。在古文中,常有类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第二个君、臣、父和子的使动用法。
2.前三个“名”,可能是名状、描述,引申为认识和阐述的意思。
3.前两个“常”,可能是固定的意思。
4.“玄”并不是单指深奥、难明的意思。按照老子类似“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辩证统一思想,深奥、难明本身就包含了显浅、易明。例如,所谓迷宫,假如人置身其中是寸步难行的,那还算是迷宫吗?既博大又精微、既深奥又显浅、既远又近,既让人认识又使人难认识,既让人易行又使人难行,可能才是“玄”。正如儒家所说的道——简单到匹夫匹妇都能够认知和实行,又博大精深到连圣人都难以把握得准。盘古神功不就是这样吗?是否可以直接将“玄”译作“理”呢?
5.假如上述理解说得过去,那么“玄之又玄”可能就不单是深奥又深奥了,玄秘又玄秘了,而是“理之又理”,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的不断往复,有如哲学所说的螺旋上升。可能这才是贴近老子的“玄之又玄”。
6.“徼”可能是揭发、揭示的意思。
7.第4、5个“名”的意思,或许《道德经》第三十二章有助于理解,在这章的“名”可能应理解为名分、界限和形状、颜色、气味、轻重等可见、可闻、可触的东西。为什么我会理解到“名分、界限”呢?因为我注意到对应的“臣”和“止”。
8.“谓”,是说、表述的意思,引申为探求。跟着的“之”应该是指道。
我也觉得不宜直译古文,宜基于其中心思想和当今认识习惯来意译。正如老师指出的古人的用语习惯和词语意思可能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了。记得海燕同学提到的一句英文
——在西方,通电话时,当您不知对方是谁,您会自然而然地、委婉地问:Excuse me, who am I speaking with?(原谅我,我在和谁说话呢?)。
我就觉得不应该直译。因为如果国内有人在接你的电话时说:“原谅我,我在和谁说话呢?”你可能不会认为对方这是有礼貌的。
我尝试翻译第一章如下:
道是可以遵循实行的,道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运动变化的。道是可以认识和阐述的,但认识是无止境的,阐述方式也是多变的。
道以看不见、摸不着和听不见的虚无状态存在,是天地形成的原动力。道又能够呈现作用,是化生万事万物的本源。
故此针对道上述的特性,一方面,心中要保持虚无状态,以空对空的方式祈求认识道的奥妙;另一方面,要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以实对实的方式,从具体事物中认识道的揭示。(如果是这样,那么几千年前的老子就指出认识世界的两种方法——心灵的和科学的。东西方文明的分歧可能就在于此了。)
这两种认识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相同,殊途同归的,都是探求的道的理。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到简单,螺旋上升,这就是认识千变万化的道的门道了。
上述看法可能会很幼稚可笑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自己肯定的——有意愿从老师开启的窗口中,认识事物(包括自己)了。至于对与错,多与少,是下一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