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体现“天人合一”的古琴(古琴知识转载) (阅读 3929 次)

智勇·水墨雲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30
 古琴不是一般的民乐,不是普通的古代乐器。它是一种小众的精英文化,从孔子至刘安、刘向、蔡邕、阮籍、嵇康、王维、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李清照、耶律楚材、明清众多文人大夫……一代一代传承它的都是当时的楚翘,古琴从来没有在民间昌盛普及过,但它的传承绵绵不绝始终未曾断过。它的意义已经不局限于是一种音乐,是一件乐器,而成为“道”,寄载、托付文人精神、气质的“道”。这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一种奇特现象。

    中国古琴乃形神兼备天人合一;德艺相融,心声契合之载体。中国传统哲学把天道看着客体,把人道视为主体,但人要符合天道,要为天地立心,天地与人都不是死板的,而是有生气,有理性,有道德的生动活泼的统一体。不难看出,这种种认为人与天地宇宙统一,并相互融合渗透的观念,从很早以前的先秦以来,就一直贯穿于历代先哲们的研讨之中。这其中虽含不同程度唯心主义的成分,并带有不同程度的神秘色彩,但从中还是可以领略“得天地之美”、“取天地万物以奉养人类这种特殊的哲学理念,这种超越现世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古代艺术所遵循的根本原则之一。千百年来这种文化心态对中国的诗论、画论、医论、琴论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作为历来为先哲文人们用来修身养性的琴,由于受这种哲学理念的渗透影响、疏导规范,使其从一开始发展的萌生阶段起,就不只是以一种单纯的娱乐需要呈现于世,而是浓厚地体现着这种传统哲学中“天人关系”等朴素的哲学理念。与 “天人关系”相呼应,《太古遗音》说:“昔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始画八卦,扣桐有音,削之为琴”。蔡邕说:“琴者天地之正音,得其材可以合天地之正器;得其人可以合天地之正道,得其律可以合天地之正音。故伏羲制琴以象天地阴阳之数,而合神明之德,是谓正音”。嵇康在其《琴赋》中说:“琴能感天地以致和”。范仲淹《与唐处士书》中说:“盖闻圣人之作琴也,鼓天地之和而和天下。琴之道大乎哉”。朱长文在其《琴史?尽美》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有天地万物之声,非妙指无以发,故为之参禅复徽。攫援标拂,尽其和以至其变,激之而愈清,味之而无厌,非天下之敏手,孰能尽雅琴之所蕴乎”?苏王景 在《春草堂琴谱?鼓琴八则》中说:“琴,器也,具地之元音,养呼之德性,道之精微寓焉,故鼓琴者,心超物外,则音合自然,而微妙有难言者,此际正别有会心耳”。朱熹的紫阳琴铭曰:“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乾坤无言物有则,我独与子钩其深”。

    透过上述琴论可以窥见,他们均共同地在捕捉或强调那种天、人之间的关系,参天地阴阳、自然万物与琴、人融合为一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哲理观念。琴论之中,这种将天、地、人、器融合为一,以天地人文自然为一体的美学思想,贯穿于中国琴学始终。这种在最根本、最广大的意义上所追求的审美境界,其意义和表现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这种追求意识到上乘的琴乐应该既根源于自然,且符合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艺术。有了这种观念,琴乐的立意便能够逐步达到合规律、合目的的至佳效果。立足这种观念去解决美与艺术、社会内容与艺术形式等重要的关系时,无形中避免了由于使人与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相脱节而导致的各种弊端,这种追求既是一种思想境界、思维境界,也是一种艺术境界,同时亦即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中所说的那种属于哲学境界的“天地境界”。传说,成连教伯牙学琴三年后,对伯牙说:“我只能传授你弹琴的技巧,若要把琴真正弹好,须再请我的老师方子春来教你”。于是把伯牙带到蓬莱山上说:“你在此好好练琴,我去请方子春”。伯牙一人留在荒寂的海岛,海哮波涛,风云变幻,使伯牙顿悟:原来成连老师在教我“移情”。此虽仅属传奇,但却使人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这种将琴乐艺术与天地自然变幻浑然一体的“情景合一”的哲学思想就已经在指导着琴人的琴学实践,不能不说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琴学几乎从最初的萌生阶段,就深刻地意识到了“天人关系”的统一性,意识到了上乘的艺术应该是融人文、天地宇宙万物高度和谐的为“一”的一种综合交融的艺术。按成连教伯牙“移情”的意识去履行,弹琴若能把心体与风雨雷电、日月山川等天地自然融为一体,那么,这种演奏就能达到王国维对艺术作品所强调的: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的“情景合一”的至高境地。在中国琴学大量的传奇轶事中,像师旷弹琴可使云鹤起舞,瓠巴弹琴会令沉鱼出听,伯牙弹琴,其巍巍高山、洋洋流水的立意能被钟子期心领神会等等,都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琴学艺术的美学思想是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的思维观念而形成的。可以说,这种思维观念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典型体现。正是在这样一种艺术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琴的演奏,在很早以前的古代就已经达到了深刻的哲理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琴学,中国琴学的实质、内涵和形成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或者说是“综合为一”的规律和特点。正如宋代朱长文的在其《琴史?莹律》中所说:昔者伏羲氏既画八卦,又制雅琴。卦所以推天地之象,琴所以考天地之声也,……取其声之所发,自然之节也,合于天地之数。这个“常数”,似乎应该就是道家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个既极其精微,又十分博大的那个“一”,也应该认为就是“天人合一”的这个“一”。这就是中国琴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意之深微的内在联系。不难看出,中国琴学是一种融人文中的道德、礼仪、理教、尚俗……与宇宙天地间的山川、河流、风雨雷电……为一体,融天声、地声、人声与三尺琴面为一体的一种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体。琴乐是人精神世界的抽象思维,因此,琴乐离不开天地自然界各种节气、风雨雷电、阴睛变化对人感官的各种作用和刺激,无此作用和刺激,也绝不会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种种人的精神情绪不断变化波动。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分别是一种哲学境界,渗透到琴学中,这些境界又呈现了带有十分抽象色彩的种种艺术境界。

    谛观琴史,古琴在今日的许多状况并不是特别奇怪的。例如早在先秦就已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现实;琴曲难懂,也早已有“伯牙子期、知音难遇”的典故。一般人对琴不了解,也非今日独有,古代绘画如荣启期弹琴等壁画中就屡见有“琴器倒置”的现象。至于弹琴、听琴的人少,而喜欢筝笛琵琶者众,也是自古皆然,历代琴文中大多有此感慨。唐人诗句中就有“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白居易)及“奏罢无人听”、“纵弹人不听”以至“亦不要人听”等感叹。可见古琴在社会中就弹琴听琴的人群数量上远不及其他乐种,自古就有这样的“现状”,只是在今日社会信息便捷、传媒发达,这一对比似乎更为明显而巳。古有“弹琴不清、不如弹筝”之警语。清雅静远之琴不合大众口味,遂有华采喧响之奏,类若古筝。此并非是说“琴高筝低”,只是说琴有琴的范围、筝有筝的特色。以琴而作筝声,失却琴之特质、意在吸引大众,则不如弹筝可也。类似意在吸引大众之种种“改革”作为,由琴筝警语,可慎思矣。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绸’。它玺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萧合奏。古琴相传创始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的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

    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萧、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硏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琴、棋、书、画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术门类的境界。

主要琴派
    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据称‘琴派’始自明末庐山派和清代的广陵派。各个琴派之间的差别玺要决定于地区、师承和传谱等条件。同一地区的琴人,经常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吸收当音乐的影响,从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风格,使琴曲亦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后世的琴派多以地区划分、命名,如庐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以江苏扬州为中心。

    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仅从琴形而言,就可说通身是韵。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头’上称为额。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又称‘临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像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琴的音箱,不像等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时,‘声欲出而溢,徘徊去,乃有余韵’。

    
就构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30, 2011, 09:52:28 下午 作者 积雪飞云 »
“知浅薄而能丰厚,识感恩而能猛进,真奉献才有真收获”

庆东

更多…… 离线
  • **
  • Jr. Member
  • 帖子: 67
抚琴者,如能带着平静、愉悦、悠闲、优雅的心境弹琴,持之以恒,静静地欣赏琴中音韵,即使简单的练习音符,也能弹出不同的境界,这就是盘古文化的琴声。

古琴文化确实中国优秀的古文化之一,或许正是古代文人积极参与创作,流传到现代的古琴曲约有三千多首,现今大家经常听到的古琴曲也有一百多首。古琴曲的题材与与区老师创作的雅言音乐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大多的古琴曲都是表达对大自然以及对人性善良美好的歌颂与赞美,如《流水》、《梅花三弄》、《双鹤听泉》、《怀古》、《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
« 最后编辑时间: 七月 06, 2011, 09:53:26 上午 作者 庆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