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晏子使楚》想到的。。。
《晏子使楚》是一篇曾收录在我们语文课本上的经典古文。这篇文章区区一百几十字,但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在区老师抑扬顿挫、古韵悠扬的吟(朗)诵下, 我们仿佛看到机敏睿智的晏子,看到了蛮横但闻过能改的楚王以及自以为是的楚王随从们。。。闭目细听老师深沉浑厚、富于穿透力的嗓音,脑海中泛起的是一幕活生生的宫廷话剧。
故事中,面对楚王的挑衅,晏子不畏强权,为维护国家的尊严而据理力争。他那种反应机敏,大气内敛的外交家风彩的确令人折服。我想,老师通过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并不是简单告之我们这些教科书上的“大”道理。论坛上大家也有所交流,我亦尝试从近期读老师的著作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我记得区老师教导我们处理事情首要是平静,平静才能出智慧。
文中晏子对楚王突如其来的发难,不予以直斥反驳,而是平静地先引用“南橘北枳“因由”水土异也”这一道理,再以此喻人来反驳楚王的无理讽喻。整个辨答过程沉着冷静,不卑不亢,语气内敛却隐含灼灼锋芒。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在一个群体当中,遇事冷静而喜怒不形与色者,往往才是最有能力的人。平静也是一种力量!
我也记得区老师教导我们要“欲取先予”、“欲要别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
他教导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中,要力争做到无论对方观点对错与否,自已首先应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晏子在回答诘难前,文中用了一句:“晏子辟席对曰”。古人宴会时是席地而坐的,酒菜置于前面案几。在这种国家外交酒宴中,因楚王的一句话“齐人固善盗乎?”,而大煞了宾主和谐气氛(其时已“酒酣”)。晏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无礼取闹”,他先是站起来,离开自已坐的位置,然后才恭敬地回答这种既无礼又无理的诘难。在最后,明知道理站在自己这边,却仍是以商量的口吻淡淡然说出一句:“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这就是晏子的过人之处。在面对别人的无礼时,他首先表现的是一种对别人的尊重。这既展示了自已博大宽容的胸怀,同时也反衬出贵为一国之君的楚王的无礼与无知。
文中所载“南橘北枳“的故事,讲述的是相同物种会随着不同环境而产生不同的转化。这也正是老师所强调的世间万物都共有正反两面,会随着环境(外因)的改变而产生转换的道理。具体到文中人类的善恶本性,的确是可以通过努力的改造,抑恶扬善而达到一个更和谐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听区老师诵读《晏子使楚》,最大的感触就是认知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内地的游客到港澳或新加坡旅游,估计不会象内地那样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为什么?我想除了罚款这个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家那里街道处处整洁卫生,居民个个文明友好,那么,你还好意思乱来吗?一个社会是由个体的人来组成的,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会影响着每个个体的价值观与道德取向。如果没有善的引导,让人们把压抑着的“恶”释放出来后,反过来又会令整个社会风气更趋不良。。。我想,区老师在专辑中选用这篇古文是要大家明白:老师已在我们心中播下了善美的种子,他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这种人间大爱普及传播出去,从而形成一种人人仁慈友爱,处处和谐美好的社会风尚。
老师的宏愿与大爱,是投在平静湖面上的一颗石子,她正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她将不断向外扩展传播,与千百万个善美有缘人产生共鸣,最终会汇合成一股浩浩荡荡滋润万物的春潮!
(学习不深,体会肤浅,期待交流。。。欣闻诵《贰》已隆重推出,有大儒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期待聆听老师心灵的声音!----志勇于4月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