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王立群】教授的一篇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1db900100oozx.html读史札记13:
小人物的智慧 历史很少记录小人物。其实,小人物并非没有智慧,只是他们没有机会。
《史记》中记录了很多小人物的大智慧。
刘邦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小人物为他的成功增添了诸多光彩。
陈恢首倡“和平解放”!
刘邦西入秦关时,率兵绕过宛城,直取武关。张良劝告刘邦:沛公就是再急着入关,也不能放过宛。秦兵目前力量尚十分强大,又据守险地;如果我们不拿下宛就直接西进,宛兵在后,“强秦在前”,这是危险之道(此危道也)。刘邦一听,连夜率兵从另一条路回军,并且更换了旗帜,免得宛县守军认出自己。天亮之时,刘邦已率兵将宛县县城围了水泄不通。南阳郡守一听又有大军围城,立即崩溃,要自杀(欲自刭)。南阳郡守的门客陈恢对他讲,死得太早了。于是他翻城下来求见刘邦:我听说足下有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如今你留下来攻打宛县,宛是一个大郡的郡政府所在地,下属有十几个县城,百姓多,“积蓄多”。如今大家都认为“降必死”,所以,都会死守城池。如果您全力进攻,您将会有重大伤亡;要是率兵绕过宛西进,宛兵追随在你的身后,你将失去先入关王之的约定。为您考虑,不如约降。约降之后,封原郡守驻守本地,带上他的士兵西进。这样,尚未攻打的那些县城听到这种解决办法,会争着大开城门欢迎你,您的西进将会一无障碍(通行无所累)。刘邦一听,好啊!立即采用陈恢建议的“和平解放”策略,封南阳郡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然后,率兵向西,一路所遇秦县,没有一座县城不闻风而降。
刘邦的“和平解放”政策有效地瓦解了秦帝国的政权及军队,加速了西入秦关的速度,但是,给刘邦提出明智建议的是一位小人物。刘邦后来在与项羽过招的四年中,屡屡使用“和平解放”这一手,收效极佳!
“三老董公”给了刘邦一面“正义”之旗!
刘邦收复三秦后,率军到达洛阳附近的新城(今河南伊川),遇到了一位乡间主管教化的基层吏员——“三老董公”。他拦住刘邦,大诉“义帝”之死一事。
项羽大封诸侯前,先将怀王熊心奉为“义帝”,然后把“义帝”迁到南方,又下令截杀“义帝”。汉二年冬十月,九江王黥布在郴杀死“义帝”(二年冬十月,项羽使九江王布杀义帝于郴)。
“董公”大讲“义帝”被杀,一下子提醒了刘邦。刘邦当即脱下一条袖子失声痛哭(袒而大哭),宣布三条 :第一,全军将士为“义帝”举行隆重丧葬;第二,自己连续三天哭祭“义帝”(临三日);第三,昭告天下,项羽杀死义帝“大逆无道”!我要跟各位诸侯王一块儿除掉西楚国擅杀义帝的罪人。
刘邦明白:董先生为自己献了一件大宝!还定三秦时自己打着“怀王之约”的旗号,明正言顺。这次东征,又可以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这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这面大旗是正义之旗,自己的军队也就是正义之师了。
刘邦明白:天下人对义帝被杀很在乎,而且一致谴责项羽杀义帝的做法。紧紧揪住此事,公开声张,大力挞伐,牢牢占领道义上的制高点,拥有一面正义大旗,可以从政治上打压项羽。
刘邦明白:高举正义之旗是制胜法宝。义帝被杀自己早就知道了,刘邦对项羽杀义帝是什么态度,史书无载。项羽不杀义帝,自己诛灭项羽后,会匍匐在义帝面前称臣吗?绝无可能!老子夺了天下,也会步项羽后尘,搬掉自己头上义帝这座大山,不同之处只在于搬山的手法不会像项羽这么笨拙,但是自己当皇帝的夙愿绝不会因为义帝而改变。项羽提前做了自己将来要做而又十分棘手的事。
这位“董公”并非大人物,但是,他给了刘邦一面“正义”的旗帜!
刘邦身边的大谋士,如张良等,谁都想不到这面正义的旗帜。
袁生献计调动项羽!
刘邦从彭城大败之后在荥阳阻击项羽历尽艰辛,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谁能帮助刘邦结束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呢?
袁生!“袁生”是姓袁的先生。名字不知道,史书无载。张良、陈平这些大谋士对改变刘邦荥阳被动挨打的局面束手束脚。这位“袁先生”颇有头脑,提出了一个调动项羽的办法。古人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确实如此。
刘邦回到关中,征调士兵,准备再次东出函谷关和项羽一决高下。一个叫“袁生”的人拦住汉王说,楚、汉两军在荥阳会战已经一年多,汉军常常处于劣势(汉常困)。我建议大王南出武关,项羽一定会率兵南下。大王到达南阳后,深挖沟堑,坚守不战,让荥阳、成皋得到休息;再派韩信等以赵地为中心,联合燕、齐,形成对楚军的包围。大王再杀回荥阳(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息。使韩信等得辑河北赵地,连燕齐君王,乃复走荥阳)。这样,楚军的对手多了,力量分散(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军得到休整。再与楚军决战,一定可以大败楚军(复与之战,破楚必矣)。
刘邦明白:“袁生”之谋是大战略,大成功,大胜利。“袁生”不让刘邦再出函谷,而要他南走武关,兵发南阳,牵着项羽南下,拉长项羽的后勤补给线。再让韩信联合燕、齐诸国,逼得项羽四面应战,再兵发荥阳。这和只在荥阳与项羽贴身纠缠相比,高明多了。刘邦一听,立即改道武关,兵出南阳郡(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可惜像“袁生”这样具有战略眼光的“小人物”,史学家坚决不记他的名字,至今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
项羽听说汉王到达宛(今河南南阳),果然率兵追来,刘邦坚守不战,拖住项羽。此时,彭越在项羽的后勤补给线上做起了大文章。彭越渡过雎水,攻击楚军粮道。楚军派出项声、薛公迎战彭越,被彭越打得大败,粮道被断,项羽受到严重威胁。军粮关系存亡。项羽不得不从宛地撤兵,“东击彭越”,派终公坚守成皋。结果,项羽一回援,刘邦立即打下荥阳。
大人物是凡人,小人物也是凡人。凡人就不免有思虑不周之处。大人物有时肯定会有想不到的地方,小人物也会富有政治智慧的见解。只是大人物往往歧视小人物,因此,大人物往往因此而坐失良机!其实,小人物有了条件,也会成为大人物!比如刘邦,原来是个小人物,但是,遇到秦末大起义,折腾了七年,成了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