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 第一章第一节 ,“福音”一词译自英语 Gospel,指耶稣的生平和教导,也有绝对真理、绝对正确等意思)。
《约翰福音》是《新约圣经》的第四部,基督徒认为它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约翰在公元90-100年左右以古希腊文写成,“太初有道 ...... ”里的“道”希腊文原文是“λόγος”(维基百科里的音译是“逻各斯”),在希腊文里,“逻各斯”有多层意义,既可代表语言、演说、交谈、故事、原则,也可代表理性、思考、计算、关系、因果、类推等意思。而在希腊文中,一般的日常语言或交谈是用另一个词:“λέξις”,“逻各斯”通常用在哲学之中,表示支配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或原理(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由于早期流行的《新约圣经》都是拉丁文版,据说在把它译成中文时,有谙熟拉丁文、英文和中文的“专家”参与,先把“福音”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由懂拉丁文的传教士逐句核实。但能够把“λόγος” (“逻各斯”)译成“道”,说明了当时也有懂希腊文的传教士参与翻译,因为“这段经文”(指“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段经文,下文同)在从希腊文到拉丁文、从拉丁文到英文的翻译过程中,拉丁文和英文对原文“λόγος”(“道”)的翻译并不是“支配世界万物的规律性或原理”的“道”这个意思。
最早认识、认同和接受基督教的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拉丁文,早期(中世纪)的基督教经典主要是通过教廷以拉丁文传播的, 《圣经》被翻译成各国的当地语言是宗教改革(基督教在16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之后的事情。 在把《约翰福音》由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时,可能是因为在拉丁文里找不到和希腊文“λόγος” (“道”)相对应的词吧,“λόγος”被译成了 “Verbum”(Verbum 有说话、演讲、文字、论述等意思),也就是说拉丁文版的“这段经文”以 Verbum 代替了原文的“λόγος”(“道”)。英语和拉丁语同属于印欧语系,但不同语族,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而拉丁语属于罗曼语族(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但两者却有一个共同点 -- 都没有和希腊文“λόγος” (“道”)相对应的词,在“这段经文”被译成英文时,主要的英译版都沿用了拉丁文版的译法,希腊文原文里的“λόγος” (“道”)被译成了英文 “Word”(Word 有说话、文字等意思)。
“这段经文”的英文版是: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John's Gospel 1:1
如果我们把它译成中文的话,由于英文“Word”的一词多义(Word 有说话、文字等意思),这句话应该可以译成:
1)在茫茫太空里,在万物还没有被造前的最初始时混沌发出了一声巨响,“神”一直把混沌对他说的话记在心里,这句话也就代表了“神”的旨意。
2)在茫茫太空里,在万物还没有被造前的最初始时混沌对“神”展示了一行文字,“神”一直把这行文字记在心里,这行文字也就代表了“神”的旨意。
其中第一个译法是大部分印欧语系基督徒的理解,当然了,我们也可以把上面两重意思合起来译:
在茫茫太空里,在万物还没有被造前的最初始时混沌发出了一声巨响,同时出现了一行文字,“神”一直把这句话和这行文字记在心里,这句话和这行文字也就代表了“神”的旨意。
这不就是在《人生的道路》里描述的“金山育人”后的一幕吗!
表面上,拉丁文版和英文版对“这段经文”的翻译似乎都偏离了希腊文的原意,但其实这只是反映了“混沌的某种本相或某个时期的现象”(摘自《人生的道路》 -- “制定磨练计划的原则 -- 两种对立与统一的哲学观的起源”)而已。
表面上,中国古文化里的“道”,《道德经》里说的“道”和《约翰福音》里说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好像南辕北撤、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结合《浅谈文化》来理解的话,则可知其实古圣先贤们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
‘老子还认为:“道”是来自于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宇宙空无一物时的最原始、最伟大、最高尚的无形的自然力量。故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摘自《浅谈文化》P35)。
‘何谓“天道”?
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天道”不仅包含了现代人所认识的种种事物的自然规律与法则,更包括了创造种种自然规律的“天意”。“天意”是指上天的旨意,即宇宙的理性力量,引申为神灵。也可以说,“天道”、“天意”、“神”的实质含义是一致的’(摘自《浅谈文化》P21)。
其实“神”的“旨意”已经早就向我们明示了:
“以仁慈善良为基本,以坦率友爱为胸怀。
言之以理,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行之以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