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听《古雅之颂》后的一点体会和感想、感悟 (阅读 5433 次)

巧洁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342
  我每次静心聆听《古雅之颂》后,心灵感到愉悦、舒畅!对中国优秀古文化有了一种亲近和喜爱之情!每天坚持听《古雅之颂》,发现自己的身心,对比以前,有了一些变化,也有一些感想、感悟。

  一、身体上的变化
  我每天音疗的时间是在中午,每次一小时左右。最近三周以来,都是听《古雅之颂》。音疗时,是坐在椅子上的,音疗过程中,每次都会有15-20分钟左右的时间睡着,睡醒后,人感到很轻松、舒服,疲劳感减轻了。消化功能比以前增强了,有几次,在一小时的音疗结束后,“大鸣大放”排出气体;最明显的是:以前早上吃了面包、糕点,以及进食汤丸、粽子等糯米类的食物,很快就会听到肠在咕咕叫,实质肠鸣,这种症状已经很多年了。坚持用《古雅之颂》音疗近三周以来,才发现吃面包、糕点(无论是面粉做的还是烘的),没有听到肠咕咕叫。皮肤很好,细腻、白皙、光滑、脸色红润,每日都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二、心灵上,接受中国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每次用《古雅之颂》音疗一小时后,身心好像被洗涤了一样,感到轻松、舒畅、愉悦!每天中午,我都记挂着要听《古雅之颂》。这张碟里面,都是哲理内涵非常丰厚的诗篇,我感到老师丰厚的情感、意境在带领着我们进入中国古文化的博大典堂,引发了自己要深入学习古文化的兴趣。对《古雅之颂》里面的诗文,我都很想深入地了解,于是,通过古诗文网、百度网,细阅了这些诗文的注释、意境、赏析,创作背景等。在有了一些了解、并经过反复聆听老师的朗诵吟诵后,有几首诗文,有一些感想和感悟,愿分享如下:

  听到《大学》的朗诵部分时,感到老师对“大学之道”的指引情深谊重。

  《诗经·秦风·蒹葭》,静心聆听,感受到老师情感的深沉、厚重,令我回味、思索。

  《静夜思》,感受着老师对故乡很深的思念、怀念、追忆。

  《行香子·述怀》,印象最深的是“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这一句。想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包括自己,为了名利,做着多少虚苦劳神的事?对生命的意义多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爱莲说》,想起自己读书时,学过这篇文章,现在想来,其实也是囫囵吞枣,不甚理解。听着老师的朗诵吟诵和配乐后,联想到自己经历了人生不同的阶段,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特别是这几年盘古文化的熏陶,感受到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与众不同。我渐渐懂得欣赏。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引发了遐想,有很愉悦、轻快的感觉。感悟到:人,还是自然、朴实一些的好。

  《青玉案·元夕》,我在老师朗诵吟诵的声波的感染下,已经会把这首诗背下来了。

  我,越来越喜欢听《古雅之颂》!
« 最后编辑时间: 十一月 03, 2016, 10:07:13 下午 作者 巧洁 »

翔仔

更多…… 离线
  • *
  • Newbie
  • 帖子: 20
代发帖

《古雅之颂》音疗体会

9月27日上午参加高雅公司雅言学习分享会,我有幸第一时间得到区老师的新作品——《古雅之颂》。下午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就播放,当听到《黄帝内经》时,右侧头就开始痛,患处肿胀。我知道是帮我调理旧患,因几个月前,我被树丫撞伤了头,肿起一个大疱,痛了近一周。听完一只碟后,肿胀尚未消除。接着,我边煮饭边继续听,饭后练了一套动功后肿痛慢慢消失了。

10月20日,从公司雅言吟诵分享会回家后,丈夫叫我练功,他煮饭。我说先听《古雅之颂》。在一张碟接近听完时,双脚底开始发热发胀难受,起初,我以为是贴近电插座的缘故。继续听第二遍时,热胀从脚底一直延伸至头上,肝部疼痛,左侧对应的部位也痛,整个背部痛到手都抬举困难;鼻子痛得眼泪直流,鼻子、喉咙还排出一堆废物,鼻子的排泄物很臭,后全身都发臭。口腔排出一颗差不多马蹄大的痰,是硬的,用牙签刺它有弹性。全身还发出吱吱声,肚里像翻江倒海,感觉来势汹汹。后我默念“平静、宽容、谦恭、勤奋、坚定”,不良症状有点缓解。家人叫我吃饭时,我还是满脸眼泪,不敢抬头对视,以免他们询问担心。晚饭后,我和丈夫一起练功,我不断放响屁,丈夫说我做作,我无吭声。他的话音未落,他自己放的更响,我忍不住嘲笑他:“是做作吗?问你信未?”他也笑起来。练了一个钟动功,再练一个钟静功,所有不适症状差不多已消失。我将听诵的体会告诉亲戚和朋友,第一次推介了五张《古雅之颂》,第二次,(10月20日后)他们连价钱都不问就要了八张。

十分感恩盘古的眷顾!赐给我又一次不寻常的考验!感恩区老师创作的《古雅之颂》!使我对雅言吟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更有信心去传播盘古文化。我决心继续努力学习,沿着永恒美好的道路坚定地前行。   

                       

   佛山: 冰               
   20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