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从幼儿玩手机所想 (阅读 3639 次)

325怡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292
  • 西樵山的阳光
从幼儿玩手机所想
三月 17, 2016, 10:54:46 下午
   
      从幼儿玩手机所想
 
     近一两年在乘地铁或公交车时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些未满周岁到几岁大的小孩都会有台智能手机,早些时候看到的是与父亲或母亲共用一台手机,现在好像各自都有了自己的专用手机,可能现在手机淘汰的频率比较高,小孩有台手机已是常事了。
  我听闻成年人由于长时间玩手机,手机辐射或致骨质疏松或伤眼睛的,在百度上看了下“孩子爱玩手机的危害”,各国专家的忠告不胜枚举:“破坏神经系统、影响生长发育、影响思维模式;还有儿童使用手机,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凡事急于求结果,性格比同龄人更冲动”等等。

     这些父母(都是年轻的一代)大都怕小孩吵着要“聊天”、讲故事、抱抱什么的,于是让小孩自己拿着手机,跳着小苹果,就能安心看着手机做自己的事。当小孩拿着手机,边看边笑,其稚气童真的笑容理应感到可爱才是,但这时我却不忍心看,为什么现在养儿育女会养成这样子?

     这个时段的小孩是练习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积累阶段,无论从人的生理角度或伦理道德来说,我觉得幼儿期极需要父母的关注、聊天等细微处的加倍关爱,特别是在学说话、学走路、学会与人交流这个人生的起点时,良好温和的关怀也是帮助其丰富语言、建立健全的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那种让小孩独自玩手机,特别是怕小孩嘈而让手机的图像和音乐吸引其注意力,让其忘记了与爸爸妈妈的肌肤亲密接触和柔情温馨的喃喃细语,其实这已经是对孩子造成了直接的伤害。回想下我们自己,不管在哪个年龄段是否都有一份埋藏在心底的柔情渴望:那就是渴望能与家人温馨的、柔柔的、暧暖的相处?我想这情感需求是一种本能,一种本能的温馨美好的愿望,与生俱来,作为父母如果在满足了小孩和自己的情感需求之余,值此引导小孩爱爸爸、爱妈妈、爱他人,这是多么美好、意义深远的一件善事啊!
     有些父母更甚,连吃饭时也要手机辅助的,那对孩子的伤害就更大了!

      最近,我拜读了区文伟老师的文集《浅谈文化》,其中一段有这样的描述:“不容忽视当你咿呀学语时,常看到父母食饭时只夹靠近自己的菜肴之作用,也不可忽略年幼时母亲平心静气地一口一口喂养你之滋润。这些看似细微的言行表现,正是‘把温饱让给儿女,把饥寒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把艰难留给自己’的善良厚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过程。”(P5)原来这样的举措就是善良厚道的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过程。

      我相信大多数作为父母的朋友也曾经有过如此这般的喂养,只是这种平稳温和的情绪经常会被自己的不良情绪所左右,以至不能平稳持续。回想起自己廿十多年前养育小孩的经历,尽管也努力地尽心喂养,但也因工作、生活压力导至情绪烦躁,幸好那时还会尽力劝自己尽量克制心里的狭隘、急燥、强调自我感受等负面情绪,把抚养小孩成人作为努力工作、生活的动力,才不至于因嫌小孩诸多需求而推开不理。现在社会上更多了五光十色的元素左右,工作、生活的压力令人产生狭隘、急躁等负面情绪以至不能正确地作出判断,用手机这种玩具打发小孩的注意力,躲避与小孩的接触也就变得无可厚非了。

     关于人本性中狭隘、急躁、强调自我感受等负面情绪等问题,也是在拜读了区文伟先生的文集《浅谈文化》后得到认识:“有知识的人应该知道,负面情绪的发泄及负面意识行为的表现(负面意识行为是指贪婪、懒惰、狭隘、蛮横、急躁、强调自我利益、强调自我感受等),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于人于己都不利。因此,心灵素质高的人会选择平静、谦和、亲切、乐观和耐心细致的待人处世的态度。”(P158)
   
  我们应如何理性地养育小孩,更好地尽父母的责任?我想还是从认清人本性中的善与恶开始吧。区文伟先生在他的文集《善美之花》中有这样的论述:“善与恶在人诞生时就表现出来,婴幼儿的善良表现在爱妈妈、对妈妈的眷恋--小孩子哭时,妈妈抱住就不哭了。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爱扩展为对同学、对别人、对朋友的爱(这是博爱的萌芽),如把自己的食物、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人的恶首先表现为贪婪,小孩子表现为贪吃,你伸出手指给他,他照样张开嘴巴来嚼,而这种行为是没有经过后天的思维的,这是一种本能,当孩子会玩时,就想把所有的玩具占为己有,当吃过甜的食物时,对食品的贪就会增加,小孩子就会选择这种增加。贪与爱的增加是同步发展的。
  在小孩后天的路中,父母亲不能把握好孩子这种本性的双向发展的话,就会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就会纵容了他向恶方面的发展。”

  可想而知,作为小孩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们在孩子的幼年塑造期的教育如果是冷漠、孤独、缺少情感交流、任由自其发展的话,那么这种形态一但形成,那对小孩、父母、家庭将是一个多么悲哀的、不可预测的人生开局啊!作为父母一但错过了其最佳教育期,当想再扭转时,又不知要花费多大的努力才能扭转其态势啊!
   
  我想年轻一代的父母与长辈们也会像我及我的朋友们一样,在了解、认识了负面情绪的发泄及负面意识行为的表现,并解读了人性善恶并存的本性后,当能辨其轻重而能至力于学会保持平和的情绪和学会提高心灵素质,学会选择平静、谦和、亲切、乐观和耐心细致的待人处世态度来养儿育女,共同培育、和谐、健康、温馨、美好、幸福的新家庭!
 

 
                 2016-3-11初稿
                 2016-3-22修改
« 最后编辑时间: 三月 22, 2016, 02:31:57 下午 作者 325怡 »

hytan99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271
#1 Re: 从幼儿玩手机所想
三月 20, 2016, 01:01:53 下午
非常赞同字怡的感悟——“我觉得幼儿期极需要父母的关注、聊天等细微处的加倍关爱, 特别是在学说话、学走路、学会与人交流这个人生的起点时,良好温和的关怀也是帮助其丰富语言、建立健全的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那种让小孩独自玩手机,特别 是怕小孩嘈而让手机的图像和音乐吸引其注意力,让其忘记了与爸爸妈妈的肌肤亲密接触和柔情温馨的喃喃细语,其实这已经是对孩子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当今人类带来莫大的好处,但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智能手机普及到幼儿,给幼儿带来身与心的伤害,就是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东西方社会,这些年来,看到少年、甚而幼儿沉迷于游戏机、智能手机,我先是震惊(因为我觉得太不可思议,太反常了,孩子有多大呀,还没发育成熟哩)!这种现象看多了,我就感到莫名的悲哀——为现代科技设备、游戏对幼儿身心的极大伤害!为缺乏温情、亲情和责任感的糊涂父母们的严重失职!

父母们放任孩子玩游戏,或许是懒字作祟,懒得费时耗神哄孩子;或许是私自作怪,支开了孩子,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又或许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为玩游戏机、手机会增长幼儿的智力,殊不知,这些懒字、私字,自以为是,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过分使用游戏机、手机,会破坏神经系统、影响生长发育、影响思维模式。片面追求智力增进,而忽视人体生长的自然规律,忽视德育、智育、体育的和谐共进,无异于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弊大于利!幼儿乐此不疲于玩游戏机、手机,首先伤害的是稚嫩的大脑,还有眼睛、耳朵等器官。最糟糕的是,孩子们会在无数个争第一的游戏熏陶下,逐渐形成自私狭隘、追名逐利、冷漠无情、孤芳自赏的品格。在赢字的驱使下,孩子忘了父母,忘了亲情,一颗躁动的心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逐渐形成,任性刁蛮,不学无术,只知输赢,不知是非对错,不知何谓假丑恶,何谓真善美,不知情为何物,不知人间有爱,遑论信仰和修养?试想,将来的社会,这样的人多了,还会和谐温馨么?还会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么?还会与人为善,谦恭礼让么?还会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么?
 
“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的人汇聚而成的;社会情况的好坏,是由这一个个的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总和所决定的!如果大多数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表现都是善良厚道、安分守己的,那么社会就必定会出现和谐安宁的景象。反之,就不堪设想了!”(摘自《浅谈文化》P172)
 
“每个人先天的本性里,就已存在着对等的善恶两种成份,无知无辜的小孩啊!理应得到父母及长辈的与人为善的谆谆善诱的言传身教的引导,才会向着善良友爱的心灵素质发展啊!
 由此,我想到一句古训: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摘自《浅谈文化》P173)
 
请让我们认真思考老师的教导,重视孩子的灵与肉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引导孩子向着仁慈友爱、健康快乐的人生路向前行,合理安排孩子的吃喝玩乐,寓教于乐,既养人,更教人。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教养、有学问、有健康体魄、有益社会、有益家庭的好人!

海燕

2016-3-20
« 最后编辑时间: 三月 21, 2016, 06:25:49 上午 作者 hytan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