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自我”就是我吗?——寻求帮助解答 (阅读 5121 次)

yueguiyun

更多…… 离线
  • *
  • Newbie
  • 帖子: 15
               “自我”就是我吗?——寻求帮助解答   
   《浅谈文化》名著刚闻世,我便拥有了它,这是我的荣幸。
      我如饥似渴地拜读了这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让人回味无穷的宝书,我越读越想读,每晚坚持1~2小时的阅读,做到精读,细思,勤摘录……现业已完书。
      “浅谈见不浅”中写到……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与声音的体系总和……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文化的作用之一是便于有效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及提升自我的素质。
      我的思考停留在了“自我”二字上。为何不说认识自己?“我”是怎么一回事,“自我”是怎么回事。自我不就是我吗?我请教了一位中文系教授,他的回答是“我”和“自我”是一样的,也没详尽的解释。但我还总是觉得不一样,可我又很难说得清!可见自己知识浅薄呀,需学习、学习再学习。
      区老师在书中第212页倒数第七行写道:“写成后忍不住反复诵读,每一次都感到意犹未尽,又感到畅快淋漓!……(在我的记忆中,《悦春》可能是我修改最多的文章了。而我所写的书,却是一字不改的!这,就表现了我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状态。如何细细去识别“自我”呢?则需另文著述了。)”
      啊!我真的太高兴了,太有福气了!我将会得到老师不吝赐教,我热切地期盼着老师详述写书与写悦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
      我觉得我们平常的自我,都是在模仿、执着,并不是真正自我的体现,但要真正认识到自我,悟到自我,难矣!
      唯有等待区老师给我指点迷津,让我知道“自我”是怎么回事,真正找到我是谁。我才能彻底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积累滋润心灵修养的养分。
                                                                     叶桂云
                                                            2015年8月30日

区文伟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302
#1 自己与自我
十月 04, 2015, 12:10:43 下午
                                                      自己与自我
                                                     ——于细微处求学问

      “自己”与“自我”,词义基本相同,故可通用。

      但在重点突出“我”的某些含义时,就能体现出微妙的变化作用。若使用得当,可让细心的人一看便能心领神会其用词的精妙;若使用不当,便会令人感觉到还欠缺了点什么似的。

      “自我“一词,多用于指代人的心灵修养及情感思维。例一:“这个人的自我修为很好。”例二:“这个人太自我了!”

      例一是赞赏这个人的修养好,此时的“自我”用于褒;例二是指出这个人的品行差,其中的“自我”用于贬。

      如果把这两个例句改为:“这个人的自己修为很好。”“这个人太自己了!”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很不一样呢?尤其是第二句,既使人觉得拗口,又给人一种缺乏文化素养的感受。

      “自己”一词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自己的一切所有”、“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的物品”、“自己的东西”。

      请注意,凡是“实”的物品,如房间、衣服等,均应使用“自己的”,而不使用“自我的”。

      自、己、我三个字的本义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运用时则应考虑与之相连的文字含义及语境,才能显示出文字组合之美妙。故而在实际使用时,这几个字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如“自我”有时可指代一个群体,而“自己”一般都不作复数之用。故我在《浅谈文化》一文中写到“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而不会写成“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中”。

      在中国的文字宝库里,有很多可通用的文字,但细细考究起来,也像“自己”和“自我”那样玄妙,若用得贴切,就能增添文彩与韵味,并能使内涵更显徼妙深长。但这需要花点文化修养之功了。

      叶桂云同学认真地学习《浅谈文化》,提出如此微妙有趣的问题,可见其阅读之细。我欣赏这样的态度。

      可能,这也是许多同学想了解的问题吧,是吗?所以,我更乐意详细解答。

      至于我在书中提到在多年的写作中,曾出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自我”状态,那主要是指我与常人在认识“自我”及利用“自我”时的一些区别。

      其一是正常的“自我”。意思是指依靠自己的思想情怀和日常所累积的知识来进行写作。这种状态,正常的人都可能是一样的。

      其二是,因为我在四十一年前遇到一种神奇的力量后,“他”常会对我进行干扰或控制,特别是当写作与“他”有关的作品时,“他”时常进入我的思维与情感之中,让我感到非常无奈。在这种状态里,我无法按照自己原来所准备的写作方向写下去,故此,会感到担心,有时甚至有点埋怨。但偏偏在这种极不正常的“自我”状态下写出来的书《人生的道路》和《再见,我的魂灵》竟然是一点也不必修改的!

      对于我这种非正常的“自我”状态,没有这种特殊经历的人可能是很难理解或想象的。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应该首先学会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一切的。这样,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把握自己的一切。

      然而,要随时随地全面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及其运作、变化的状态,已属几乎不可能的事。要深刻细致地认识“自我”的心灵状态,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故此,我们的老祖宗就提出了“正心修身”的行之有效的修养方法。

      以我几十年的深刻体会而言,日复一日地坚持以“和”为目的、为方向、为指导的修养,是最有效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把握自我的方法。心中越平静、越宽容,身体的各种机能的运作也会随之平静,宽容,高效,而思维的广度与速度就会进入最良好的状态。这是获得身心健康的最重要保障,也是增加学识、增进智慧与能力的最高效的途径。

      但是,每一个人还不得不生活在烦嚣的世界上,要一下子学会真正的平静与宽容是很难的。故此,我建议先学会用比较平静与专注的心境来思索、分析一些细微的事物、事理,力求认识得比较准确。在这个过程中,力戒急躁、力戒自以为是,一旦未能获得意想的好效果,就应洒脱地先放下来,不让自己进入固执、偏激的状态,这是很好的修心、练意、积累学问的方法。我写作诗文的文学修养就是以这样的方法累积的。

      涓涓之水汇成河啊,于细微处求学问吧!
                       

佩仙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452
    恩师对“自己”与“自我”的解读,既熟悉又陌生。感觉自己是个刚进校门的小学生,一切都是新鲜的,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有时很显浅的问题都会纠结不已,只有读了老师的教导,才有茅塞顿开之感。

    今后,要铭记老师的教导,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学会“平静、宽容”,使自己的身体生理机能尽量进入平静、宽容、高效的状态,以提高自己的思维力,提高学习和做事效率。也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感恩老师耐心开导和解释!
« 最后编辑时间: 十月 04, 2015, 07:20:05 下午 作者 Xindy »

Franco Zhu(诸先东)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09
看了老师的解说,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个学校的老师,在给我们这群小学生讲课。可惜——我们在学校上学的全部历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区老师这样的一位老师,给我们解读一下“自己”和“自我”的区别,给我们讲解一下为学之道。

要不然,我们起码比现在要多一点文化修养;起码,我们不会在看到老师的讲解时,总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小学都未毕业的学生。

老师曾讲过,他做包工头的时候,跟着他干活的有些工人不懂电焊,还要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电焊(做过电焊工的人,对此应该深有体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承包的工程还能及时交付、拿到全优!那么,假如说那些工人从一开始个个都是各项操作非常熟练的工人,是否效果就更好呢?我感到,我们现在就是那些还不懂电焊的工人,还要老师费老大劲来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电焊。

知浅薄而能丰厚,时至今日,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浅薄,且不说心灵素质上的浅薄,仅仅就所学的知识而言,也浅薄得可以!
« 最后编辑时间: 十月 07, 2015, 04:23:57 下午 作者 Franco Zhu(诸先东) »

韩志红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450
一、如果让我为字典中的“自我”、“自己”词目做出意思解释和例句的话,我可能会选用老师这篇文章中的以下几句话:
1、词语释义
【自我】“自我“一词,多用于指代人的心灵修养及情感思维。有时可指代一个群体。

【自己】“自己”与“自我”,词义基本相同,故可通用。但在实际使用时,有细微的区别。“自己”一词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但一般都不作复数之用。且凡是“实”的物品,如房间、衣服等,均应使用“自己的”,而不使用“自我的”。

2、例句用法
【1】、“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与声音的体系总和”。

【2】、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应该首先学会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一切的。这样,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把握自己的一切。然而,要随时随地全面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及其运作、变化的状态,已属几乎不可能的事。要深刻细致地认识“自我”的心灵状态,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故此,我们的老祖宗就提出了“正心修身”的行之有效的修养方法。

二、恰逢“浅谈文化 正心修身QQ群”本周正在学习《天地人和-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摘录) 》一文,我感到老师这篇文章中的以下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交流如何运用“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改造自我的指导。摘录如下:

以我几十年的深刻体会而言,日复一日地坚持以“和”为目的、为方向、为指导的修养,是最有效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把握自我的方法。心中越平静、越宽容,身体的各种机能的运作也会随之平静,宽容,高效,而思维的广度与速度就会进入最良好的状态。这是获得身心健康的最重要保障,也是增加学识、增进智慧与能力的最高效的途径。
但是,每一个人还不得不生活在烦嚣的世界上,要一下子学会真正的平静与宽容是很难的。故此,我建议先学会用比较平静与专注的心境来思索、分析一些细微的事物、事理,力求认识得比较准确。在这个过程中,力戒急躁、力戒自以为是,一旦未能获得意想的好效果,就应洒脱地先放下来,不让自己进入固执、偏激的状态,这是很好的修心、练意、积累学问的方法。我写作诗文的文学修养就是以这样的方法累积的。

三、我的体会:叶桂云同学发出此帖后,我没打算跟帖,更没有打算象她那样去认真思索这两个词的差异。甚至觉得叶同学是不是过于咬文嚼字?别说差异较小的词语,就算差异大的词语,我也只能粗浅的比较,找出一点异同已觉洋洋得意,好似已能以一概全了,而绝不会象老师那样准确辨析字词的第一层,第二层......含义。对于字词如此,对其他事物的认识亦如此,还未养成静心思辨和做事精益求精的习惯。这也是我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浮躁、懒惰、浅薄的表现。

感恩老师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