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草木间茶话》之漫谈汉服与汉甲 (阅读 4636 次)

智勇·水墨雲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230
《草木间茶话》之漫谈汉服与汉甲
九月 26, 2014, 10:31:04 上午
《草木间茶话》之漫谈汉服与汉甲
文/智勇

      我年前有幸参加一个汉文化茶席,席间欣赏了几款汉代盔甲复原件,均由热心传统文化的民间企业家所精心制作。本人在向前辈们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亦有一些个人感怀要分享。

      汉服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特指汉代服饰, 汉民族传统服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象征。汉服体现的是华夏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汉甲体现汉族以武止戈的精神, 两者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各不相同。

    《左传》里面一句著名的话:“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体现了汉服、汉甲两者所处场合的功用。这句古语,今人如果理解为‘’国家大事唯有拜祭祖先与发动战争‘’我认为是不够周全的。古之国君对内祭祀神灵,须虔诚斋戒,努力修养身心,以求人神和合护佑子民;对外披甲戍边亲征,秉承天之正道,以至上之品德来臣服四海和合万邦。

      内‘’祀‘’与外‘’戎‘’,隐含着一个国家“正心”、“修身”之道。

      汉甲(汉代盔甲或泛指古代盔甲)用于戎事,如古代名剑器一样,是衍生于冷兵器时代的工艺与科技结晶。 汉甲少则数百个多则上千枚甲片组成,每个不同部位,甲片形式结构各异,全部由古代能工巧匠纯手工煅造而成。据说汉代一款盔甲不用结绳而层层相扣,穿者紧密贴身运动自如,用现代工艺还无法将其完全复制。交领右袵的汉服其基本功能当然是蔽身美体,但请记住,她不是一件“戏服”。汉服只是在三百年前满清统治下才成为了一件“戏服”,几乎沦为一件娱乐下吏媚颜上主的道具。汉服与汉甲,今人少有穿出其风度气概者,除了欣赏人审美观念之外,更须自问我们身心修养得够不够。“心和意善,气畅体健”(引)气质与修养互为表里,有好的身心修养,发于内而形于外的,当然是好的精神气质了。

     数百年的异族文化侵略与精神统治下,现代汉人已失落了一些能上承商周下接汉唐的精神特质,如“正义、雄强、自信、宽容与谦恭”等气质。而百年近代错误思潮更是把一颗‘’敬畏天地自然之心‘’彻底铲除!如果我们渐渐成为一群过度“聪明活跃”但又不按自然规律(天道)行事的人,不就像是地球母体内的疯狂生长而不受控制的癌细胞么?不能与大自然“相容相安,共生共荣”的物种,其后果大家可想而知。。。

      今天的我们,由三皇五帝而始之敬天爱地,尊道崇德精神何在?要象古典中国那般“泽被四海,和合万邦”重回世界之巅,并不是单靠财富与武力这些硬件, 而是要靠一种传承远古的民族精神特质,靠一股自信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

     雄强勇武的汉民族在历史上曾有着世界一流的步骑兵:史记卫青将军大漠千里追击匃奴,于漠北深处燕然山勒石而还;有载入史册的最强单兵作战纪录: ‘’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史记》项羽本纪);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难以胜数;而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等哲学著作至今仍受世界各国所推崇学习。。。
     
      但汉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血腥暴戾的民族,中国之古人早就清楚‘’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样的道理。汉字‘’武‘’由“止‘’、‘’戈”组成,武道之精神在于“止戈”,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武之目的最终还是归于一个“和”字。

      纵观世界史,那些单纯依靠掠夺与征服的野蛮民族,其国运都不长久。强悍如斯巴达人,曾以三百死士领衔7000人抗击数十万波斯军队而光耀战争史册。斯巴达人治国其间不断血腥镇压与无故杀害希洛人奴隶,激起其不断反抗与起义,直至耗尽一国之力。公元396年,斯巴达城被罗马人摧毁,只懂穷兵黩武的斯巴达国在地球上存在了数百年便消失了!

    我认为那些只靠杀戮与争斗来立邦治民的“马背” 民族,都不懂得“和”的真正含义。“和者,合也,亲密无间之共存也!” (引)我们这个世界无时无刻都处在宇宙自然规律之中,人要懂得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与天地万物共存。要相信“大自然的最高法则是相容、相安、相和,以达至永恒的共生共荣!”(引)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诚如斯言,而中国优秀传统古文化之精髓可概括为一句话: ‘’以顺应天道为根基,以品德至上为灵魂”。(引)要让一个民族真正的自信与强大起来,我们就应如古圣贤那样 敬天爱地,以达至善;尊道崇德,以臻至和!我们炎黄子孙就应“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恭谨之情,崇敬之意! ‘’(引)

      回想三百年前满清入关,血雨腥风强行剃发易服,并改变我们悠闲优雅的雅言语调。汉服只在宗教场所、戏剧与丧葬时有所保留,所以一些缺失古文化教育的现代国人,他们看到汉服的第一感觉便是算命佬?拍戏穿越?寿衣党?

     呜呼!

      希望国人能重续这隔世的记忆吧!毕竟,在城楼抚琴退敌的诸葛亮;在月色中对影三人的李白;在岳阳楼吟“吾谁与归”的范仲淹;在赤壁上诵‘’大江东去‘’的苏轼,他们穿的是同样的一种衣服,流的是同样的一腔热血!

     汉服——华夏圣贤留下的瑰宝,一件可敬可亲的汉家衣裳。。。

(智勇草于甲午中秋,浅漏之处,方家校正)

(注:(引)之文字,皆引自区文伟老师《心和意善 气畅体健》、《天地人和》、《中国古文化之精华》、《颂夏》等文稿。)
« 最后编辑时间: 九月 27, 2014, 10:26:24 上午 作者 积雪飞云 »
“知浅薄而能丰厚,识感恩而能猛进,真奉献才有真收获”

hytan99

更多…… 离线
  • *
  • 一星荣誉会员
  • 帖子: 1271
感动于智勇在回顾历史、颂扬由三皇五帝而始之敬天爱地、尊道崇德精神、赞颂古代圣贤和汉文化的同时,传扬了盘古文化!其实,她们是一脉相承的,对么?

…… 但汉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血腥暴戾的民族,中国之古人早就清楚“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样的道理。汉字“武”由“止“、“戈”组成,武道之精神在于“止戈”,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用武之目的最终还是归于一个“和”字。

多谢分享!

海燕

2014-9-27

« 最后编辑时间: 九月 27, 2014, 12:27:55 下午 作者 hytan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