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六字诀印石内的“别字”说起--珍藏印鉴集背后的小故事
在第七回区文伟老师书法展上,高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布了区老师的珍藏印鉴集,并展出了印鉴集中所有精美的印石。
在现场的展柜内,有一枚篆刻着“言之以理,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行之以果”(后十六字诀)的印石引起了一些疑问。因为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印鉴内的“里、丰、青”字好象是“别字”。作为印鉴集的策划者,我当时谈了一些个人的体会,现在把它们整理成一篇文字:
此方十六字诀印石所使用的印文文字是“金文”。这种古老的文字盛行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因其常铭刻于钟鼎礼器之上,所以又叫“钟鼎文”。现在整理出来的周朝金文共有三千多个文字,其文字风格简约质朴,庄严神秘。已知金文内“里”为“理”的本字,“礼”则源于“豐 ”,“青”又与“情”通。
古时,“里”为城邑。《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运历年纪》:“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里”因其规整性,后引申为“纹理”、“道理”等。
“青”字在金文中是一个“丹”(红矿井)上面一个“丰”字(绿色植物)。古代“青”特指天的颜色。后来加上“心”部,估计就成了“心的颜色“--“情”字了。
金文中的“果”字就是一棵长着硕大果实的树木。而且用四个小点来强调了果实里面最重要的成份--种子。金文的“果”字形象传神,其中”生生不息“的寓义耐人寻味。
更让人感触的是金文中“礼”(豐)字形象,“豐”字,像祭祀用的器皿“豆”中放着两串“玉”(“丰丰”的形象就是用绳子串起来的三块玉,是“玉”的古字),至周朝以后的秦篆又加上了表示祭台的“示”字边,成为了繁体“禮”字。古人认为玉为石之精,玉在古代是最尊贵的礼器,所以我认为“礼”字的原义是,以至诚去沟通天地敬奉神灵。
周朝延绵八百年之久,其初期出现了三位杰出人物:推演八卦的文王姬昌,替天行道的武王姬发,制定礼乐的周公姬旦。三人均是因拥有高尚的品德而被推崇数千年的大圣人。周朝推行亲民仁政、礼乐教化至周平王时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国内监狱竟然没有一个在押犯人,国家几十年不需要使用刑罚。我想周朝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全因奉行了“以顺应天道为根基,以品德至上为灵魂”(区老师语)的治国安邦理念。
以上便是我对后十六字诀印文中出现“别字”的个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