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心中的太阳
孙煜华
当大家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呢?
不错,盘古神功之中区老师的口令“托金黄色菊花”,在粤语版的盘古神功之中,老师的口令是这样的“双手,托金黄色菊花”。那么为何在普通话版的盘古神功里面就省略掉了两个字呢?
我的理解是这样子的。这和声调分不开。粤语的声调比较丰富同时也比较干脆利落,而普通话的延音就比较长,所以,为了保持两种不同版本的盘古神功在时间上面保持一致,老师就略去了双手,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正确与否?
那么,我为何不取托金黄色菊花,反而要托起心中的太阳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托起的是不同的东西。
老师的口令中的金黄色菊花代表着未来美好的世界,正如我们转动了26个盘古大帝的太阳与月亮以后,我们就要向往进入永恒美好的金黄色菊花的未来世界。为何一开始要念功诀啊?我认为是要人们手握功诀这把钥匙去开启未来的金黄色菊花之门,进入美好永恒的世界,一个全新的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
区老师曰: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这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外一半是性本恶,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又善良又丑恶的。正因为这样,才会在人类有史以来都提出抑恶扬善,却又几千年都又未能彻底解决。
善和恶在人诞生时就表现出来。----详情请见《善美之花》之《把握命运,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篇。
孟子最早提出人性本善的说法。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选自百度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
而荀子则主张人之初性本恶。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引自百度 其实这也只说对了另外一半。
而我今天提出要托起心中的太阳,就是要托起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是每个人心中美好的东西!那就是善!
托起你的太阳,让人性的光辉尽情显现出来,让你的太阳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