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区老师的最新讲话有感
感谢老师为我们梳理了一遍“固有思维”形成的过程与根源,特别提到主因来自我们自身的贪婪、懒惰、自以为是。这段时间,我再次粗浅地回顾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确实在童年时受到大人们一些不良言行的影响还是比较深,后来到学校读书特别是从初中到大学寄宿时,那种为争名次而读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每当我拿到好成绩时,受到科任老师的表扬以及同学们欣赏的目光时,心中就会沾沾自喜,而课堂上爱表现的坏习惯也就逐渐地养成了。然而,事实上真正能学到的知识却是少之又少,标准答案式的思维也就固定了,这样扭曲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是不利的。固有的思维也就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因此,长大后在待人处事方面,总是不尽人意,更听不了别人的劝说。因心中的自以为是,自以为知,就更没有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讲完,更没有容纳他人不同意见的肚量。这样又怎能很好地与人相处呢?
每当遇到问题时,确实如师说的“满足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感受的需要”来思考,这样狭隘的思维又怎能解决好问题呢?因此,我深感,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很多烦恼皆因自身不好的固有思维所引起的!有时是想贪图享受比如能少做一点就少做一点,有时是想贪多点利益或名气,也有时是以自我感受为主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等等。当某一天遇到自己认为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心中就会呱呱叫起来,怎么麻烦又来了呢?真该找找自身的原因啊,平常的一言一行是否真的善良了,是否尊重人了,所作所为是否利己利人呢?这些例子,换在从前的生活工作状态,自己是真的不自知啊!
好在自2008年以来,我才比较投入学习盘古文化,通过“六个实践”,特别是近几年做人的实践也就是老师讲的有关信仰与修养的知识,自身的固有思维相比以前才轻了点。可见,从小养成的那种不良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是多么的顽固!文中老师提到“人们要冲破过去那种不好的习惯,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且年纪越大越困难”,值得自己深思,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把握好现在可以努力的方向。我是深信,盘古文化可以帮助自己打破固有的思维,建立良好的新的思维方法!关键是要如师提醒的“努力地首先学会认识自己,很真诚、很坦率地认识自己”。
记得2013年,区老师在网上发表了《修养》与《我的修养之路》以后,感觉这两篇文章对自己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振动!于是,我的内心也愿意回顾以前的修养小历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每当我愿意比较真诚、诚实地面对盘古时,记忆的大门瞬间打开,让我回顾了许多从小到大以及工作以后的不少经历在我的脑海里一一展现,令我或感动、或羞愧、或愉悦等等。可以说,那种感受十分复杂,但我很感恩有那样一段宝贵的回忆之旅所带来的心灵收获。因此,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细节,可以让我开始认识自我特别是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鞭策自己今后要努力改善的方向。老实说,我从未受过任何有关特殊的方法可以回顾从小到大那么长的阶段包括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但通过盘古文化的方法尤其是老师提到的“谦恭,首先是对盘古”(自己远远未达到谦恭),只要发自内心的真诚,那股“仁爱之力”是有助于认识自我的。
另外,在文中老师提到有些同学放弃了世上最好的治病强身的盘古文化的方法而去学习其他的方法而最终丢掉了生命的例子,学生深感这是一种深深的善意警醒。就像老师创作的歌曲《给你温馨的人生》的歌词提到“仁慈善良,坦率友爱,给你温馨的人生!这是语重心长的教诲,这是情深谊重的指引;这是令人深省的警句,这是让人滋润的甘霖”。这些歌句感动人心,我们要珍惜可以真正地把握好生命与健康的宝贵法宝啊!
固有思维,的确让自己在各方面的进步上很缓慢,稍不注意特别是心灵上放松了努力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走下坡路甚至弯路。这是需要自己时时刻刻提醒的地方!老师为我们提出了打破固有思维的具体做法:平静、宽容、谦恭、勤奋、坚定,并着重阐述了“谦虚”的定义以及平常如何待人处事。老师说“人具有了谦和的心态和虚怀若谷的宽阔情怀,以这种谦和的心态,宽阔的情怀来待人处事就是谦虚了”。我深感过去自己对谦虚的认识与理解是多么的肤浅!比如,自己平常在工作中有时也会有表面的谦虚有礼,实质上跟客套、恭维还是沾上边,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诚实。这些不良的言行,也就是修养不够的体现,起码没有超越了自己的利益!
我觉得老师解释谦虚的内涵是丰富又深刻的,更是高要求的。就以自己目前的修养水平来说,“谦和与虚怀若谷”的高境界状态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我想可以从平常表面上看可以做得好但实际又没有做得足够好的方面来努力。比如,用温和的语气与人讲话,真诚地待人有礼,虚心地求教别人做起。想想以前自己讲话的口气很大,实在令人汗颜
而不谦虚的态度,又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本可累积更多的知识却因自以为是、自以为知或碍于浅薄的面子而没学成。相反,如能谦虚地待人处事,我是相信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胸怀会随之开阔,人际关系也会更加和谐。比如在单位工作,每当先放下心中自认为好的经验,虚心听同事讲处理问题的心得体会,我发现能学到的东西就会更多。日积月累,把不同人的心得总结并加以改善后,办事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彼此相处也会融洽很多,心中就有一种难言的愉悦感
可见,认识自我是多么重要的第一步,而“自知之明”就是一个引导自己如何做好的实在方法。因此,需要找个时间静静地扪心自问:自己的修养达到哪个层次?学问在哪个水平?读了多少书(特别是古书)包括历史、医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等;其二,自己的才能达到什么水准,或者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哪些呢?再对比一下老师在文中对谦恭的解读“非常的谦虚和恭敬。首先是对天对地,也就是对盘古,自己心中要有一份真诚的信仰和敬意,要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自己没有任何资格去骄傲和自满。”经常提醒自己,以便能减少低修养的言行,低级的错误,提高良好的修养来待人处世。尽管,固有思维的存在是那么的顽固,但我还是会努力一点点地改善,往谦虚的方向迈进。
谢谢老师在读书会上的讲话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