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发现黄帝时代的文字 (阅读 3215 次)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发现黄帝时代的文字
六月 19, 2012, 01:16:17 下午
发现黄帝时代的文字

作者:大宝  时间: 2011年07月19日  来源:中国文字博物馆
http://www.wzbwg.com/Article/ShowInfo.asp?ID=6948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希望读者提供对黄帝时代文字做出的另外见解,也欢迎读者对黄帝时代的其他文字作出自己的见解。)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功德大典》和读者见面了。在《黄帝功德大典》里,刊载了最新发现的两组共计14个黄帝时代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发现,把中华文字的文明史一下向前推进了约5500年。

过去,在四大文明古国基础上,加上古希腊的人类五大古代文明中,有确切的考古资料支持的历史好像都比我们要长得多:埃及阿拜多思神庙里刻有公元前2920年美尼斯创建埃及王朝的文字记录;4600年前,第三王朝的左塞国王第一次建造了金字塔,大约同一时期的4500年前,古代埃及两位法老胡夫和他的儿子哈夫拉,他们的金字塔现在仍旧为埃及创造着旅游的GDP,当时的象形文字已经普遍使用,也并被考古证实,甚至现代人们都可以看到左塞和哈夫拉的两位长相(出土的面部雕像)。两河流域苏美尔也出土了4700前的乌尔军旗,军旗精确地描绘了出征凯旋庆功时的场面,另外还有美索不达米亚国王萨尔贡的青铜半身像等文物;约4000多年前,印度河流域也出现了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的城市文明,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建筑遗存,其城市排水系统惊人的先进。希腊的克里特岛发现了米诺斯文明,挖掘出土了系列豪华宫殿和大型壁画,米诺斯人也发明了线形文字。3800年前,而同一时期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国王颁布并实行了三百多条达四千行的法典,法典在玄武岩的刻石现在就摆在博物馆里。他们的5000年文明是历史,而我们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5000年在过去是纯粹的传说甚至神话,接下来的五百年也是半信史,可以说到现在几乎还没有找到考古证明。而这次发现黄帝时代的文字,为中华5500年的文明史找到了考古证据。

据专家介绍,在发现黄帝时代的14个文字中,第一组汉字共计4字,猛一看似乎是“师戎来戎”,但经过仔细辨认和研究发现才知道不是,而是“以戎来戎”。因为古代“以”的异体字跟“师”字非常相像,而“以”的这个汉字,在发现的黄帝时代的文字里,是唯一多次出现的文字。专家根据文字出土的具体环境(黄帝时代九州贡品汇聚处,渭汭。)得知这四个汉字的意思是:由于这里贮存兵器而招致来了许多兵器。

以,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成为方位结构,这在汉语里,相同类似的词语还很多。象以暴易暴、以毒攻毒、以讹传讹、以跟还跟、以牙还牙、以心为心,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等等。最令读者想象不到的是,这4个汉字和我们今天正在使用的汉字没有什么区别,以致许多读者误以为是现代人的刻字。只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字出现初期时的多元性。这种现象就像我们现在普遍认为隶书的形成年代是汉,隶书相对于篆字,是一种简化与快写。 到了汉代,隶书成为正体,官方刻石立碑、宣告政令,都用隶书。汉代可说是隶书完成而且成熟发展的时代。但是,在新出土的考古资料里,开创隶书新书风的时代是秦而非汉。二〇〇二年六月,在湖南西部土家族与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古城里发现的秦简,目前已出土三万六千片,全以隶书书写,从而证明隶书在秦代书法里,也是一种使用的文字。这种最新的也是最有力的考古资料,为中国文字的多元性找到了证据。

据文献记载,我国发明汉字的人是伏羲时代的朱襄,朱襄发明汉字以代结绳记事,此时六书已经具备。到了黄帝时代,文字已经得到普遍广泛的使用,黄帝的左史仓颉作为一个史官,记载了大量黄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我国洛南县的摩崖石刻,相传就是黄帝史官仓颉陪帝(黄帝)南巡时所作的28字鸟迹书,这在当时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以致同时还发生了“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的自然景观。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白水县阳武村人,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 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倉)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感动得老天爷也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葬处修墓修庙,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或许创造文字这样的大事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上太重要了,西汉以后书籍中出现的仓颉,逐渐被夸大尊奉为古代具有神秘力量的帝王(阳武国君)。东汉人的《春秋纬•元命苞》里便有仓颉神话最完整的描述版:“仓颉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依据新的考古遗址出土来看,陕西临潼姜寨五千年前的古墓葬中已经发现了毛笔,不但有毛笔,也同时发现了盛放颜料的砚石,以及把矿物颜料研细成粉末用的研杵。影响汉字书法最关键的工具,基本上已经大致完备了。

中国汉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无论是刻画符号还是象形文字,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钟鼎文、鸟迹书,无论是大篆、小篆,还是隶书、行书,文字在整个社会的进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记录和交流历史的角色。文字在兴起的时候本身就具有多元性,而统一文字则是整个社会的需求。不少朋友认为,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也有朋友认为,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现的一系列原始社会晚期及文明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是原始文字。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大合适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可辨识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六书”的构字规律,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字。所以,甲骨文它不可能是最早的文字。其它目前难以辨识的符号不能说不是文字。因为文字本身就具有符号的特性,但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代替语言的符号”,必须形成一定的规律和系统。所以,我们认为原始社会晚期及文明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都是原始文字的话也不合适。近年来,考古工作者曾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件扁陶壶,发现上面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说明至少在虞夏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现在的问题是,在5500年前的遗址里,我们一下子看到了今天正在使用的文字,你不能不在心底里感叹老祖先的伟大了!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文字在最初形成时多元化的结果。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黄帝时代的这些文字发现于陕西省高陵县的杨官寨遗址,而杨官寨遗址距离临潼姜寨遗址非常近,考古工作者经过碳化测定,遗址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文化遗址,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所以,杨官寨遗址的发现非常重要,它不仅把中华文字的文明史一下子向前推进了5500年。而且进一步证明了《尚书•禹贡》记载的真实性,为一直困扰的《尚书•禹贡》研究提供了依据,也为九州贡品的汇聚点找到了考古支持,从“会于渭汭”的情况来看,证明不仅黄帝时代的国家中心在陕西,而且大禹时代的国家中心也在陕西,夏在陕西有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杨官寨遗址曾被评为2008年全国十大考古之首,目前也是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黄帝五城中的一城。作为黄帝时代和夏禹时代万国朝贡的一个贡品汇聚地,“会于渭汭”还反映了当时中央政府和地方九州区域之间的关系。而遗址里发现的黄帝时代的文字,也为这里做了一个最好的诠释。





【刘宏涛,联合国科学与和平贡献奖获得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帝文化研究院院长。其著作《黄帝功德大典》于2008年被黄帝陵永久性收藏。】


 

 
« 最后编辑时间: 六月 20, 2012, 01:02:42 下午 作者 主军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