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淮南子》 (阅读 4970 次)

更多…… 离线
  • *****
  • 副坛主
  • Full Member
  • 帖子: 231
《淮南子》
五月 24, 2011, 09:56:25 上午
原帖:

主军
Full Member
***

仁慈友爱多知己 健康快乐有共鸣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淮南子》的内容: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对后人的影响:  
后人读此书,无不以为此书只是一部意在求仙访道博采黄老言的道家之书而已。而黄老道则为汉初文景以来所尊之官学。殊不知,此书乃是建元初年间激烈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辩论的产物。  

里面的塞翁失马哲学,闻名古今,无为而无不为。

《淮南子》的思想及特点: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于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取”获罪,流徙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干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该书共21篇,最后一篇名《要略》,是全书的序言。从《要略》看,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从内容看,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

(一)《淮南子》与先秦道家思想   
在宇宙观本体论方面,《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的思想,并加以唯物主义改造。该书《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道始于一”,认为在天地未形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浑然一体、没有定型的“虚霩”,是个浑涵未分的“一”。《原道训》说:“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如一。”据上可以这样分析:“道”是“虚霩”之道,是“一”之道,归根结底,是物之道。这就把先秦道家“道生物”的观点,改造为“物有道”的观点,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该书《天文训》指出:“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宇宙之气 “清扬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阳为日,阴为月,阴阳分化为四体,这是明确的宇宙构成论,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几乎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公认的定论。   

《淮南子》还对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进行积极的改造和谈释,明确指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的主动行为。《修务训》中批评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的消极无为论,指出:历史上公认的“先圣”都是积极有为的,如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医药,“一日而遇七十毒”;尧积极从事政治管理与社会教化,“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郡,南到交趾,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鲸于羽山”;舜“辟地树谷,南征三苗,道死苍梧”;禹休风榨雨,“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阔”;汤夙兴夜寐。勤于政务。这些古圣先王,一生致力于兴利除害,屡建奇功,“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此可知:“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成者,未之育也!”该篇给“无为”以一种正确的解释,它说,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工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得:之其自生,则鲸、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也。”这是《淮南子》关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正确说明,把先秦道家思想大大升华了。   

顺便指出,《淮南子》与汉初黄老学派也有密切的关系。汉初假:托黄帝以为书名的著作甚多,大都失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道原》、《经法》、《称》、《十六经》四篇古佚书。《淮南子》与这四篇黄老帛书有一定的关联。《原道训》与《道原》都是论“道”专篇,言辞极为一致。此外其他相互仿佛之处也很多。如《从间训》:“祸福同门”,《经法》:“祸福同道”;《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十六经》:“万物之多,皆阅一空";《诠言训》:“圣人不为始,不专己,循天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因天之则”,《称》:“圣人不为始,不专己,不豫谋,不为得,不辞福,因天之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淮南子》汲取道家思想营养的比重较大。
 
(二)《淮南子》与先秦儒家思想   
首先,《淮南子》继承并发挥了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原始人道思想。《主术训》说:“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又说:“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这一观念是来自先秦儒家而又高于先秦儒家的,特别是《淮南子》对“人道”、“人类”概念的使用,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有重要价值的。《淮南子》也主张以民为本。《把论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主术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在此基础上,《泰族训》提出以仁义治国:“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敌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这可以视为孔孟“德政”、“仁政”学说的进一步弘扬。《淮南子》主张人性本善。《泰族训》认为“人之性有仁义之资”,这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不过不完全认同孟子,《淮南子》强调“仁义之资”必须与后天教育相结合,才能臻于完美:“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二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向方。”即是说,善性是内在根据,教育是后天条件,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成人之善,这显然与孟子偏重于反本内求有所不同。至于把外部条件归结为“圣人之教”的观点、是古代哲学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共同缺点。

(三)《淮南子》与先秦法家思想   
《淮南子》继承、发挥了商鞅、韩非的历史进化观念,提出:社会生活是变迁的,法令制度也应当随时代变迁而更改,即令是“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记论训》说:“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民主,。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又说:“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是也。”这些言论,从思想观点到具体言词,与商、韩是一脉贯通的。从当时社会现实看,“汉承秦制”,未加彻底改造。景、武之交,汉王朝的经济已经恢复,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当然这套制度决不完全等同于商、韩所鼓吹的制度,但是法家更法改制的思想原则,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贵的是,《淮南子》认为法令制度的制定,应适乎人群之需要,应考虑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主术训》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这显然是比先秦法家更进步的观点,其所以如此,也是儒法融合的结果。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有没有关系?从原著看,《淮南子》无一字提到《吕氏春秋》,这可能与汉初反秦气氛有关。但事实上,正是《吕氏春秋》给予《淮南子》以最大和最直接的影响。两本书都是由上层贵族亲自主持,招揽众多学者集体写成的。成书的程序都是先拟定计划,次分头撰写,最后综合编纂。书的结构统一,篇目规整,理事相连,言辞精审。两书都是总结先秦各家学说,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能贯通天地人的庞大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提供全面的思想理论根据。所不同的是,《淮南子》成书之时,处于黄老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对道家学说特别看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淮南子》是集黄老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当然这绝不妨碍它也融和摄取了道家之外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
« 最后编辑时间: 五月 25, 2011, 12:15:55 上午 作者 波 »
bodsenkiran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1 Re: 《淮南子》
五月 28, 2011, 04:50:01 下午
关于《淮南子》的资料: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创作的
一部道家名著。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评价《淮南子》说:
“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上自大公,下至商鞅。其错综经纬,自谓兼于
数家,无遗力矣。”

《淮南子》一书内容繁富,包罗万象,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
天文、地理、农学、生物、音律、神话等方面,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一部百科
全书式的著作。然而,《淮南子》;也并不是杂而无统,散而无归,全书以
“太上之道”为宗旨,统合百家之说,将 各篇的内容熔铸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道本论”是《淮甫子》全书的核心,作者继承了先秦道家学派特别是
老子、庄子的思想,对道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淮南子》的道论包
括“道本论”与“生成论”两个部分。“道本论”主要论述道的至上性、独
一性,及道存在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据,它能
覆天载地,贯通四方八极,它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与宇宙大化中各种具体的事物相比,道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宇宙中各
种具体的事物都有固定的存在特性,有的事物刚强,有的事物柔弱;有的事
物高大,有的事物矮小;有的事物天性清静,有的事物则躁动不安。任何事
物都是执持着一定的规定,难以兼持它的对立的方面。因此,任何具体事物
的存在总是有着缺憾和固塞,难以开通流化,与天地大化相追随。而至高无
上、独一无二的道则不同,它的存在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它不固定于某种
具体的存在特征,而能兼通、综合对立的方面,能将各种矛盾对立的方面巧
妙地统合成一体。因此它能应物不穷,贯穿于天地道化的始终。正因为道具
有最大的包容性,所以才能成为万事万物的渊源。

作者还秉承老子的旨意,对道的德性做了探讨,认为道具有最伟大、最
玄妙的德性,它生育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创化万象却不去主宰。天地之间的
各种生物都因道的流行而获得生命,但却从来不会想到去报答它;同样,这
些生物也是因道的流行而终止它们的生命,但不会因此而怨恨它。总之,道
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它的造化,它超越各种赞誉与诽谤之上,有着最渊深、
最伟大的德行。这种德行是圣人立德修行的基础,也是圣王为政治国的根本。

《淮南子》除了论述道本身的存在特征和运行过程之外,还对道生化宇
宙的过程做了认真的探讨。这部分内容构成了其道论中的生成论思想。

在《俶真训》中,作者对宇宙的起源做了探讨,将宇宙的演化分成皇大
阶段,这就是: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在第
一个阶段中,万物处于积聚状态,虽已呈现出萌发之兆,但还没有发展完善,
没有最终形成。第二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相比,宇宙更加空灵透明,天地阴
阳二气互相交合,“相与优游,竟畅于宇宙之间”。宇宙中和气絪缊,处处
酝酿着生化之机、但有形有质的物体还没有生化出来,只有生化的朕兆,而
没有生命的形态。从这一阶段继续往前上溯,便进入到宇宙创化的原初阶段,
即篇中所说的“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此时的宇宙虚无寂寥,萧条冷
清,“天合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一片寂静。但这种寂静并不是死亡
的寂静,而是蕴含着生化之机。对这三个阶段中的物质存在的状态,作者也
分别进行了描述。这就是与上述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三种状态:“有有者、有
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其中第一阶段包括有
有者与有无者两方面。在第一个阶段中,万物参差错落,青翠茂盛,可以捉
摸度量,除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之外,还有物质赖以存在的空间。这种空间“视
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们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极也”,浩浩瀚瀚,
漫无边际,各种各样的物质都在其间繁衍生息。在第二个阶段,物质与空间
尚未分化,宇宙还处于棍沌鸿濛的状态,它深宏广大,但却没有内外的区分。
由第二阶段再向上追溯,就是所谓“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此时“天
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
宇宙万物处于最初的原始状态。

此外,在《天文训》中也谈到宇宙天地的创生问题,作者认为天地万物
的生化经历了从道至虚廓,再至宇宙,再至气,再至天地阴阳、四时万物的
过程。“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日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
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
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至于阴阳、四时、万物的
产生,则是由于天地之气合散的结果:“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
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这种对宇宙万物创生过程的解释极有见地,其
基本观点与现代宇宙学关于宇宙创生的假说暗合,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人的
智慧以及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淮南子》对人生观问题也有充分的论述。作者认为大丈夫处世应遵循
道的准则,纵志舒节,与时俯仰,针对当时社会人们拘拘于功名富贵、荣辱
得失的现象,作者认为真正伟大的人应胸怀凌云之志,以“道”做为终极关
怀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拓宽生命的境界,使生命获得最大的意义:“是故
大丈夫恬然无思,活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
乘去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
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靠之野,下
出于无垠之门。”(《原道训》)。这种气魄是何等的宏大!作者最羡慕的
是“性合于道”的真人,认为真人能还本返朴,与道合体。他们恪守人的本
性,无思无为,卓然独立,与宇宙万物相感相应。因此,只有真人才能领略
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是大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

在论及与生命紧密关联的死亡问题时,书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作者认
为生命与死亡、成功与毁坏,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两者之间没有本质
的区别。一般人总是热衷于生命的快乐,而对死亡则心怀恐惧。作者认为这
种态度不是达人所持,而是庸人的一偏之见。作者主张对死生不应过于介怀,
尤其不能将爱憎喜怒加于其间,应懂得生与死都是天地造化的自然流变,是
气化的不同环节。“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吾死也有一棺之土。吾生之比于有
形之类,犹吾死之沦于无形之中也。然则吾生也,物不以益众;吾死也,土
不以加厚,吾又安知所喜憎利害其间者乎?”(《精神训》)天地造化万物
就好像陶人制造陶器一样,陶人把土制成盆盎等各种陶器,表面上看似乎与
土有分别,但在本质上仍然不过是土;反之,当陶器破碎时,它们不再拥有
盆盎之形,似乎是一种毁败。但实际也不过是返回到它们的原初状态,跟它
们为盆盎之时,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何况“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乐
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乐也”(《俶真训》)!在达人看来,死亡对
人来说是一种长久的休息,通人因此无需对生死做过多的关注,而应心存道
化,与天地造化共呼息。

对现实人生和百姓疾苦的关注,在《淮南子》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书
中有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就是对治国之道的探索。作者认为,终极之道既
可用于治身,又可推及于治国,治国之道与治身之道是贯通的。该书始终以
至高无上的道做为立说的根基,通过贯通古今天人来探索治道之本。
作者首先对所谓“至德之世”进行了考察,认为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天赋
本性朴实纯厚,智诈尚未萌发,因此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天然地与道契合。此
时既没有仁义礼乐,也没有君臣主仆。人们仰承天和,隐然自成,享受着至
纯至粹的人生快乐。

伴随着宇宙的演化进程,那始初的大朴渐渐离散,世俗的风气也随之衰
颓。到了伏羲氏统治时期,人类便开始萌发智巧之心,走向与自然分离、抗
争的道路。这种情形一直延续下去,经过神农氏、黄帝氏、昆吾氏、夏后氏,
直到周室之衰、列国争霸,人类在与自然和自身欲望的抗争过程中,建立了
礼乐制度。因此,以仁义道德为核心内容的礼乐制度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发
展结果,表明人已背离了原初的大朴之道。仁义礼智虽然可以维持社会秩序、
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却是建立在人性堕落的基础上的。作者认为,人主治国
应当体察天道,以天道作为终极的依据,“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主
术训》)。只有这样,才能上通天道,感化群生,使人们重新回复到原初的
纯朴状态。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895
#2 Re: 《淮南子》
五月 29, 2011, 12:01:40 上午

 感谢主军的分享,让我好好消化一下 :)
正心修身 善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