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阅读 8022 次)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4, 2011, 02:02:31 下午
【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

远古时候,
黄帝治理天下,力牧太山稽辅佐他,
摸清了日月运行的规律,理顺了阴阳变化的气息,
四时八节有度,律历端正有数,
男女有别,雌雄有异,
上下有明,贵贱有等,
强不凌弱,众不欺寡,
人民长寿而无夭折,岁时丰收而无灾年,
百官廉正而无私心,上下协调而无杂音,
法令严明而无枉法,辅佐公正而无谄媚,
种田的人不争地边,打渔的人不争水头,
路上丢物不见捡拾,市上放货无人乱拿,
夜间不需关上城门,城邑里面没有盗贼,
旅行的人财物相让,猪狗把食物吐在路上,
大家都不争强斗胜。

因此,
日月分外光明,星辰有序运行,
风雨都知时节,五谷年年丰收,
虎狼不妄吞噬,鸷鸟不乱搏杀,
凤凰庭上飞翔,麒麟郊野漫游,
青龙驾驭帝辇,飞黄清扫宫殿,
远北部落进贡,儋耳国家献芹.




(我在搜索有关雅言的资料的时候,搜到了以上的这段话。
  这段话所描写的是否似曾相识呢?也真真令人羡慕和向往!
  可惜我暂时搜不到这段话的原文,那位同学有这段话的原文,
  请贴上来吧,顺便解释解释,好像以上这段话解释得不怎么贴切。)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丽冰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368
#1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4, 2011, 03:35:36 下午
谢谢你的分享! 我学习了。;)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2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5, 2011, 06:12:21 上午
终于找到原文了,原来是出自《淮南子》——【卷 六 覽 冥 訓】:


 昔 者 , 黃 帝 治 天 下 ,
 而 力 牧 、 太 山 稽 輔 之 ,
 以 治 日 月 之 行 律 , 治 陰 陽 之 氣 ,
 節 四 時 之 度 , 正 律 曆 之 數 ,
 別 男 女 , 異 雌 雄 ,
 明 上 下 , 等 貴 賤 ,
 使 強 不 掩 弱 , 眾 不 暴 寡 ,
 人 民 保 命 而 不 夭 , 歲 時 孰 而 不 凶 ,
 百 官 正 而 無 私 , 上 下 調 而 無 尤 ,
 法 令 明 而 不 闇 , 輔 佐 公 而 不 阿 ,
 田 者 不 侵 畔 , 漁 者 不 爭 隈 ,
 道 不 拾 遺 , 市 不 豫 賈 ,
 城 郭 不 關 , 邑 無 盜 賊 ,
 鄙 旅 之 人 相 讓 以 財 ,
 狗 彘 吐 菽 粟 於 路 而 無 忿 爭 之 心 。

 於 是 日 月 精 明 ,
 星 辰 不 失 其 行 ,
 風 雨 時 節 , 五 穀 登 孰 ,
 虎 狼 不 妄 噬 , 鷙 鳥 不 妄 搏 ,
 鳳 皇 翔 於 庭 , 麒 麟 游 於 郊 ,
 青 龍 進 駕 , 飛 黃 伏 皁 ,
 諸 北 、 儋 耳 之 國 莫 不 獻 其 貢 職 。
 然 猶 未 及 虙 戲 氏 之 道 也 。
« 最后编辑时间: 五月 15, 2011, 03:55:44 下午 作者 主军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更多…… 离线
  • *****
  • 版主
  • Hero Member
  • 帖子: 895
#3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6, 2011, 12:28:09 上午

  感谢主军的分享!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人民真是生活在太平盛世中,和谐共处,真让人向往啊!
正心修身 善良美好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4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9, 2011, 12:06:06 上午
简论张载的和谐思想       ——赵馥洁

张载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关学学派的创立者。张载的哲学不但内涵丰富笃实,见解精湛渊深,而且风格浑厚严谨,气象恢弘博大。对传统儒家和谐思想的阐发,是张载哲学的重要内涵和突出贡献。张载的和谐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一.“太和谓道”宇宙和谐观
张载《正蒙》以《太和》篇冠首。“太和”是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 “太和”一词出于《周易.彖传》对乾卦功能的赞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谓“乾道变化”使宇宙万物“各正性命”,由此而形成了至高无上的和谐。张载继承发展了周易的和谐思想,他以“太虚”为宇宙本体,而以“太和”指太虚之气的和谐状态。在他看来,太虚之气的和谐是宇宙的最高和谐,也是一切万物和谐的根源,所以称为“太和”。张载不但将“太和”本体化,而且将“太和”法则化。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重大命题。他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因蕴、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不如野马、因蕴,不足谓之太和。”(《正蒙. 太和》)。

张载所谓的“太和”,是指太虚中阴阳二气矛盾运动、合同不悖、浑沦无间的和谐状态。在张载看来,这种和谐状态,既是阴阳二气的和谐,又是阴阳二气所引起的一切矛盾运动的和谐;既是本体自身的和谐,又是体与用即“气”与“神”的和谐;既是本体内在的和谐,又是由本体所生成的万物的和谐。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解释说:“太和,和之至也。阴阳异撰,而其因蕴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又说:“太和之中,有气有神,……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太和篇》)正由于这种和谐是至高至极的,因此,张载认为它是一种美好、崇高的价值境界。人只有认识和把握了这种和谐,才算懂得了宇宙的法则,把握了《周易》的精髓,达到了崇高的智慧境界。他说:“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不如是,虽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正蒙•太和篇》)又云: “天之所以为天而化生万物者,太和也,阴阳也,聚散之神也。圣人,体此者也”。在他看来,“太和”是天化生万物的基本法则,也是圣人应该体现的境界。可见, “太和”既是张载对太虚本体状态的描绘,又是张载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所以他称 “太和”为“道”,称“太和”为“道”就从本体和价值的统一上赋予了“太和” 以崇高的地位。冯友兰说:“张载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和’,宇宙的正常状态也是‘和’,这个‘和’,称为‘太和’。” (《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53页。)

二.“民胞物与”的社会和谐观
张载不但阐发了宇宙和谐思想,而且主张社会和谐。他在《西铭》中提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蓝图,这一蓝图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张载的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两个层次。二者集中凝结在“民胞物与”的命题上。民胞物与不是一种事实认知,而是一种价值构建。然而,为什么人与人应该是同胞,人与物应该是朋友呢?张载从哲学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证。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正蒙. 乾称篇》)就是说,天地是我们的父母,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皆秉承天地之气、天地之性而成,因此人与人、人与物,有其共同的本原。所以,人与人应该是同胞关系,人与物应该是朋友关系。正由于张载关于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人物和谐的社会理想是从本体论的高度进行论证的。所以,使“民胞物与”未流于一种道德伦理教条,而成为是一种基于本体论的价值构建。“由吾同胞之必友爱,交与之必信睦,则于民必仁,于物必爱之理,亦生心而不容已矣。” (《张子正蒙注. 乾称篇》)其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都超出了自先秦以来儒家关于社会和谐的观念。正由于此,“民胞物与”思想面世后,受到当时和后代儒家学者的高度赞誉, 产生了深远影响。程颢云:“《订顽》(《西铭》)之言,极醇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二程遗书》卷二上,页七下)又云:“子厚有如此笔力。他人无缘做得。孟子以后未有人及此。”又云:“《订顽》一篇,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二程遗书》卷二上,页二上)朱熹曰:“《西铭》首论天地万物与我同体之意,固极宏大。”(《文集》卷四十九,《荅廖季硕第一书》页二十九下) 王夫之云:“窃尝沉潜体玩而见其立义之精。……真孟子以后所未有也。”(《张子正蒙注. 乾称篇》) “民胞物与”几乎成为宋明以降儒家学者一致认同和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和社会理想。

尽管张载所设计的具体社会方案中有着浓厚的宗法制色彩,但其“民胞物与”崇高理想所蕴涵的平等意识和和谐精神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三.“和乐为端”的人生和谐观
张载关于人生和谐的思想也甚为丰富,颇具特色。其基本观念是“和乐为端”。他认为保持和谐的心境与乐观的精神是人生之道的开端。他说:“和乐,道之端乎!”他认为人如果能做到“和”“乐”就会使人生既弘大又长久。而长久、弘大正是天地之性的本质特征。所谓“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正蒙.诚明》)在张载看来,和谐的人生、乐观的人生是符合天地之性的人生境界。那么,怎样达到“和乐为端”呢?张载提出了四点重要的人生准则:

一曰除恶达善的道德原则。他认为天地之性是阳主阴从,人生应该发挥德性的作用,通过学习修养除掉恶性达到至善。“领恶而全好者,其必由学乎!” (《正蒙.诚明》)

二曰真诚庄重的人生态度。他认为真诚庄重是“性之德”,人应该认识和遵循人性之理,克服虚伪、傲慢,采取真诚庄重的人生态度。“不诚不庄,可谓之尽性穷理乎?性之德也未尝伪且慢,故知不免乎伪慢者,来尝知其性也。” (《正蒙.诚明》)

三曰正直顺理处事准则。他认为人应该符合“正命”,而只有活的正直,顺应天理,才会在处事的过程中无论逢吉、逢凶,都能达到正命。反之,如果不正直、不顺理,无论是得福还是免祸都是邪僻的、不正当的。“生直理顺,则吉凶莫非正也。不直其生者,非幸福于回,则免难于苟也。”(《正蒙.诚明》一)

四曰顺应自然的生死观念。张载认为人生无论是处富贵,还是处贫贱,都应利用环境提升、修炼自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应顺从自然法则,平静安宁。他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正蒙. 乾称篇》)

张载提出的这些人生准则都是“修身、立命、存心、养性之功,皆吾生所不容已之事”。他认为这些准则的贯彻,就是“和乐”人生的实现。而和乐人生的实现就是与天地之道的合一。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对张载的“和乐为端”人生观与天地之道的合一的思想进行了深入阐发,他说:“和者于物不逆,乐者于心不厌,端,所自出之始也。道本人物之同得而得我心之悦者,故君子学以致道,必平其气,而欣于有得,乃可与适道”。又说: “和乐者,适道之初心,而及其至也,则与天地同其久大矣。” (《张子正蒙注. 诚明篇》)

四、“仇必和解”的矛盾和谐观
张载虽然崇尚和谐,但并不否定矛盾对立面之间的排斥、反抗和斗争,也不否认矛盾对立和斗争的存在意义。然而张载对矛盾辩证法有自己的独特理解。他认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并不离开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所谓“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正蒙. 太和》);第二,世间的万事万物存在着种种矛盾,矛盾对立面之间存在差异、对立和斗争。所谓“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正蒙. 太和》)第三,对立和斗争终归会通过和谐统一而化解,实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所谓“仇必和而解”。由此看来,张载是在承认矛盾斗争的同时,更崇尚和谐统一。他认为矛盾对立面的排斥、斗争与和谐、统一二者都有价值,但和谐统一的价值高于排斥和斗争,和谐是万物运动发展的理想状态。

王夫之认为张载“仇必和而解”的观点,把握了宇宙运动的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以气化言之,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而解散仍返于太虚。以在人之性情言之,已成形则与物为对,而利于物者损于己,利于己者损于物,必相反而仇;然终不能不取物以自益也,和而解矣。气化性情,其机一也。” (《张子正蒙注. 太和篇》)冯友兰先生在他晚年著的《中国现代哲学史》一书中说:“‘仇必和而解’是客观的辩证法。不管人们的意愿如何,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是按照这个客观辩证法发展的。”(《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53页。)

总之,“和”是张载哲学的重要范畴。张载的和谐思想丰富而系统,博大而精深。它以“太和所谓道”为本体论根据,以“民胞物与”为社会理想,以“和乐道之端”为人生境界,以“仇必和而解”为思维方式,建构了自己的和谐哲学体系,为中华智慧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现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源,其哲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其精华值得我们继承弘扬。



(2010、3、21)
来源: 公祭轩辕黄帝网  编辑: 梁君
原文网址:
 http://www.huangdi.gov.cn/content/2010-05/03/content_2964067.htm
« 最后编辑时间: 五月 27, 2011, 02:01:59 下午 作者 主军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5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9, 2011, 12:28:02 上午
有关《淮南子》的资料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写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淮南子》的内容:  
《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

对后人的影响:  
后人读此书,无不以为此书只是一部意在求仙访道博采黄老言的道家之书而已。而黄老道则为汉初文景以来所尊之官学。殊不知,此书乃是建元初年间激烈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辩论的产物。  

里面的塞翁失马哲学,闻名古今,无为而无不为。

《淮南子》的思想及特点:    
《淮南子》是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时撰写的一部论文集。刘安(公元前179年一前122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少于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厉王因“谋取”获罪,流徙途中绝食而死,后淮南厉王的封地被一分为三,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刘安曾罗致宾客数干人,内中不乏硕学之士,共同编定《淮南子》一书。该书共21篇,最后一篇名《要略》,是全书的序言。从《要略》看,全书写作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但从内容看,并未完全统一。《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书中内容,除道家思想外,还兼收了儒家、法家、阴阳家之言。范文澜先生说:“《淮南子》虽以道为归,但杂采众家”,仍表现出一定的融合倾向。”

(一)《淮南子》与先秦道家思想   
在宇宙观本体论方面,《淮南子》继承了先秦道家的思想,并加以唯物主义改造。该书《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道始于一”,认为在天地未形之前,整个宇宙是个浑然一体、没有定型的“虚霩”,是个浑涵未分的“一”。《原道训》说:“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如一。”据上可以这样分析:“道”是“虚霩”之道,是“一”之道,归根结底,是物之道。这就把先秦道家“道生物”的观点,改造为“物有道”的观点,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该书《天文训》指出:“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认为:宇宙之气“清扬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阳为日,阴为月,阴阳分化为四体,这是明确的宇宙构成论,在近代科学出现以前,几乎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公认的定论。   

《淮南子》还对先秦道家“无为而治”的观点进行积极的改造和谈释,明确指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的主动行为。《修务训》中批评了“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的消极无为论,指出:历史上公认的“先圣”都是积极有为的,如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医药,“一日而遇七十毒”;尧积极从事政治管理与社会教化,“西教沃民,东至黑齿、北抚幽郡,南到交趾,放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流共工于幽州,殛鲸于羽山”;舜“辟地树谷,南征三苗,道死苍梧”;禹休风榨雨,“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阔”;汤夙兴夜寐。勤于政务。这些古圣先王,一生致力于兴利除害,屡建奇功,“圣人忧民如此其明也,而称以‘无为',岂不悖哉!”此可知:“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成者,未之育也!”该篇给“无为”以一种正确的解释,它说,老子的无为决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因势利导:“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工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得:之其自生,则鲸、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也。”这是《淮南子》关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正确说明,把先秦道家思想大大升华了。   

顺便指出,《淮南子》与汉初黄老学派也有密切的关系。汉初假:托黄帝以为书名的著作甚多,大都失传。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有《道原》、《经法》、《称》、《十六经》四篇古佚书。《淮南子》与这四篇黄老帛书有一定的关联。《原道训》与《道原》都是论“道”专篇,言辞极为一致。此外其他相互仿佛之处也很多。如《从间训》:“祸福同门”,《经法》:“祸福同道”;《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十六经》:“万物之多,皆阅一空";《诠言训》:“圣人不为始,不专己,循天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因天之则”,《称》:“圣人不为始,不专己,不豫谋,不为得,不辞福,因天之则。”如此等等,不胜枚举。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淮南子》汲取道家思想营养的比重较大。
 
(二)《淮南子》与先秦儒家思想   
首先,《淮南子》继承并发挥了先秦儒家“仁者爱人”的原始人道思想。《主术训》说:“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又说:“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这一观念是来自先秦儒家而又高于先秦儒家的,特别是《淮南子》对“人道”、“人类”概念的使用,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有重要价值的。《淮南子》也主张以民为本。《把论训》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主术训》说:“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在此基础上,《泰族训》提出以仁义治国:“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虐刑矣。知人则无敌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这可以视为孔孟“德政”、“仁政”学说的进一步弘扬。《淮南子》主张人性本善。《泰族训》认为“人之性有仁义之资”,这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不过不完全认同孟子,《淮南子》强调“仁义之资”必须与后天教育相结合,才能臻于完美:“故无其性,不可教训;有其性无其养,不能遵道。茧之性为丝,然非得二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卵之化为雏,非呕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向方。”即是说,善性是内在根据,教育是后天条件,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成人之善,这显然与孟子偏重于反本内求有所不同。至于把外部条件归结为“圣人之教”的观点、是古代哲学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共同缺点。

(三)《淮南子》与先秦法家思想   
《淮南子》继承、发挥了商鞅、韩非的历史进化观念,提出:社会生活是变迁的,法令制度也应当随时代变迁而更改,即令是“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记论训》说:“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民主,。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又说:“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是也。”这些言论,从思想观点到具体言词,与商、韩是一脉贯通的。从当时社会现实看,“汉承秦制”,未加彻底改造。景、武之交,汉王朝的经济已经恢复,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套新的制度,当然这套制度决不完全等同于商、韩所鼓吹的制度,但是法家更法改制的思想原则,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可贵的是,《淮南子》认为法令制度的制定,应适乎人群之需要,应考虑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主术训》说:“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这显然是比先秦法家更进步的观点,其所以如此,也是儒法融合的结果。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有没有关系?从原著看,《淮南子》无一字提到《吕氏春秋》,这可能与汉初反秦气氛有关。但事实上,正是《吕氏春秋》给予《淮南子》以最大和最直接的影响。两本书都是由上层贵族亲自主持,招揽众多学者集体写成的。成书的程序都是先拟定计划,次分头撰写,最后综合编纂。书的结构统一,篇目规整,理事相连,言辞精审。两书都是总结先秦各家学说,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能贯通天地人的庞大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提供全面的思想理论根据。所不同的是,《淮南子》成书之时,处于黄老盛行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对道家学说特别看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淮南子》是集黄老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当然这绝不妨碍它也融和摄取了道家之外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
« 最后编辑时间: 五月 27, 2011, 01:55:38 下午 作者 主军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6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9, 2011, 12:57:53 上午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时代开始迈进文明的门槛,中国文化后来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追溯到黄帝。因此,完全可以说,黄帝时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黄帝时代所奠定的农业文明成为后来中华民族生存的经济基础,为中华文明这棵根深蒂固、花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

《拾遗记》卷一:“黄帝……始造书契。”这里的“书契”即指文字。不过,战国、秦汉人的著
作则一致认为是黄帝之臣仓颉发明了文字,如《韩非子·五蠹》说:“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
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之矣。”《论衡·对作》篇:“造端更为,前始未
有,若仓颉作书,奚仲作车是也。”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是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经过长期血缘交汇形成的,因此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黄帝的后裔,也就是说,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以上文字引自“陕西地情网”——黄帝陵志   http://www.sxsdq.cn/dqzlk/sxsz/hdlz/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7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19, 2011, 01:05:07 上午
“雅言”—中国最古老的普通话

长天汉色 发帖于: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09-9-22 22:41:55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普通话“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丰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尔雅》,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 《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中原雅言的历史达一千五百多年。周以后,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历代正统汉族王朝,都不遗馀力的推广雅言。雅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中原雅言。历代“雅言”典籍有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唐代孙愐作的《唐韵》,宋代的《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

蒙元灭宋后“雅言”受到严重摧残,由于蒙古统治者的长期歧视性的高压统治,汉族的上层阶段严重的“蒙古化“,不少汉人不但剃发留蒙古式辫子,连服饰都主动改成了蒙古式的左衽袍衫,连汉人的口语也带有明显的汉蒙混合语色彩,常常采用俗词意译外族语的词来代替汉语中的固有词,如“肚皮”表示“贿赂”,“先生”代替“道士”,“根脚”表示“官员出身”等等。口语语法,也因混有蒙古语语法而变得乱七八糟,似胡而非胡、似汉又非汉。《中原音韵》是元代反映方言即说话音的,真实记载了蒙元式汉语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没有了入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明初朱元璋就下令禁辫发,禁胡姓,胡服和胡语,可还是不能彻底清除蒙古人的影响,之後不得不反复颁布该指令,才总算基本清除了蒙古人留下的恶劣影响。为了恢复汉族语音的正统性,祛除蒙元时期对汉族正统语音的影响,明朝颁布《洪武正韵》。。《洪武正韵》既以中原雅音为根据,对旧韵的反切亦不能不加以改变。元朝的“汉儿胡语”,是到了明朝中期,才完全绝迹的。

满清在入关后,,曾将保持"国语骑射"作为维护统治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求满人说满语写满文,并在北京城内设立学校,意在推广满语满文,但由于满语仍然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语言,它的发音和语法都十分的原始不成熟,词汇量更是少。至此,学讲汉语成了满人唯一的选择,满人的这种虚心学习,绝对不是他们所鼓吹的推崇汉文化,实在是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无奈之举,是一种"工作需要",完全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满语根本无法表达象建筑工程用语、艺术语言、医学及其它科技用语等高级语言,雍正年间,颁布“圣谕”,成立“正音书院”,把《圣谕广训》作为教材,教授官话,凡是走读书、考试、当官之路的读书人都要懂得官话。

然而满人的三百年统治仍然使“雅言”丧失了入声字,混入了zh、ch、sh等翘舌音,说明现在的北京话或者普通话混入了大量的“胡语”,由于福建和两广长期抵抗外界语音的影响,闽南语(以泉州文读音为代表)和粤语才是与中原雅言最为接近的语种。

雅言恢复并不如想象中的困难,以地方方言音,按韵书修音即可恢复。雅言的恢复将使汉语重新回归整齐划一的字音体系的时代,使经典汉语字词典恢复原有的作用,并修复大量无音字,错音字,使汉语重新回归古朴典雅。汉语5.7万的汉字,将重新恢复光彩,汉语重归灵活性,必将带来新文学的新高峰。


http://bbs.tiexue.net/post2_3846823_1.html


« 最后编辑时间: 五月 27, 2011, 01:53:52 下午 作者 主军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

sd satellite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57
#8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23, 2011, 11:40:43 下午
感谢分享

洪小育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88
#9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27, 2011, 10:00:37 上午
感谢主军!

主军

更多…… 离线
  • *****
  • Hero Member
  • 帖子: 642
#10 Re: 黄帝时期的太和社会
五月 27, 2011, 01:24:05 下午
关于《淮南子》的资料: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集宾客集体创作的
一部道家名著。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评价《淮南子》说:
“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上自大公,下至商鞅。其错综经纬,自谓兼于
数家,无遗力矣。”

《淮南子》一书内容繁富,包罗万象,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
天文、地理、农学、生物、音律、神话等方面,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一部百科
全书式的著作。然而,《淮南子》;也并不是杂而无统,散而无归,全书以
“太上之道”为宗旨,统合百家之说,将 各篇的内容熔铸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道本论”是《淮甫子》全书的核心,作者继承了先秦道家学派特别是
老子、庄子的思想,对道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与说明。《淮南子》的道论包
括“道本论”与“生成论”两个部分。“道本论”主要论述道的至上性、独
一性,及道存在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据,它能
覆天载地,贯通四方八极,它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

与宇宙大化中各种具体的事物相比,道有着自己独特的存在方式。宇宙中各
种具体的事物都有固定的存在特性,有的事物刚强,有的事物柔弱;有的事
物高大,有的事物矮小;有的事物天性清静,有的事物则躁动不安。任何事
物都是执持着一定的规定,难以兼持它的对立的方面。因此,任何具体事物
的存在总是有着缺憾和固塞,难以开通流化,与天地大化相追随。而至高无
上、独一无二的道则不同,它的存在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它不固定于某种
具体的存在特征,而能兼通、综合对立的方面,能将各种矛盾对立的方面巧
妙地统合成一体。因此它能应物不穷,贯穿于天地道化的始终。正因为道具
有最大的包容性,所以才能成为万事万物的渊源。


作者还秉承老子的旨意,对道的德性做了探讨,认为道具有最伟大、最
玄妙的德性,它生育万物却不据为已有、创化万象却不去主宰。天地之间的
各种生物都因道的流行而获得生命,但却从来不会想到去报答它;同样,这
些生物也是因道的流行而终止它们的生命,但不会因此而怨恨它。总之,道
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它的造化,它超越各种赞誉与诽谤之上,有着最渊深、
最伟大的德行。这种德行是圣人立德修行的基础,也是圣王为政治国的根本。

《淮南子》除了论述道本身的存在特征和运行过程之外,还对道生化宇
宙的过程做了认真的探讨。这部分内容构成了其道论中的生成论思想。

在《俶真训》中,作者对宇宙的起源做了探讨,将宇宙的演化分成皇大
阶段,这就是: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在第
一个阶段中,万物处于积聚状态,虽已呈现出萌发之兆,但还没有发展完善,
没有最终形成。第二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相比,宇宙更加空灵透明,天地阴
阳二气互相交合,“相与优游,竟畅于宇宙之间”。宇宙中和气絪缊,处处
酝酿着生化之机、但有形有质的物体还没有生化出来,只有生化的朕兆,而
没有生命的形态。从这一阶段继续往前上溯,便进入到宇宙创化的原初阶段,
即篇中所说的“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此时的宇宙虚无寂寥,萧条冷
清,“天合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一片寂静。但这种寂静并不是死亡
的寂静,而是蕴含着生化之机。对这三个阶段中的物质存在的状态,作者也
分别进行了描述。这就是与上述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三种状态:“有有者、有
无者,有未始有有无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其中第一阶段包括有
有者与有无者两方面。在第一个阶段中,万物参差错落,青翠茂盛,可以捉
摸度量,除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之外,还有物质赖以存在的空间。这种空间“视
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们之不可得也,望之不可极也”,浩浩瀚瀚,
漫无边际,各种各样的物质都在其间繁衍生息。在第二个阶段,物质与空间
尚未分化,宇宙还处于棍沌鸿濛的状态,它深宏广大,但却没有内外的区分。
由第二阶段再向上追溯,就是所谓“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无者”。此时“天
地未剖,阴阳未判,四时未分,万物未生,汪然平静,寂然清澄,莫见其形”,
宇宙万物处于最初的原始状态。

此外,在《天文训》中也谈到宇宙天地的创生问题,作者认为天地万物
的生化经历了从道至虚廓,再至宇宙,再至气,再至天地阴阳、四时万物的
过程。“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日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
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
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
至于阴阳、四时、万物的
产生,则是由于天地之气合散的结果:“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
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这种对宇宙万物创生过程的解释极有见地,其
基本观点与现代宇宙学关于宇宙创生的假说暗合,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人的
智慧以及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淮南子》对人生观问题也有充分的论述。作者认为大丈夫处世应遵循
道的准则,纵志舒节,与时俯仰,针对当时社会人们拘拘于功名富贵、荣辱
得失的现象,作者认为真正伟大的人应胸怀凌云之志,以“道”做为终极关
怀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拓宽生命的境界,使生命获得最大的意义:“是故
大丈夫恬然无思,活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
乘去凌霄,与造化者俱。纵志舒节,以驰大区。可以步而步,可以骤而骤,
令雨师洒道,使风伯扫尘。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上游于霄靠之野,下
出于无垠之门。”
(《原道训》)。这种气魄是何等的宏大!作者最羡慕的
是“性合于道”的真人,认为真人能还本返朴,与道合体。他们恪守人的本
性,无思无为,卓然独立,与宇宙万物相感相应。因此,只有真人才能领略
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是大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

在论及与生命紧密关联的死亡问题时,书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作者认
为生命与死亡、成功与毁坏,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两者之间没有本质
的区别。一般人总是热衷于生命的快乐,而对死亡则心怀恐惧。作者认为这
种态度不是达人所持,而是庸人的一偏之见。作者主张对死生不应过于介怀,
尤其不能将爱憎喜怒加于其间,应懂得生与死都是天地造化的自然流变,是
气化的不同环节。“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吾死也有一棺之土。吾生之比于有
形之类,犹吾死之沦于无形之中也。然则吾生也,物不以益众;吾死也,土
不以加厚,吾又安知所喜憎利害其间者乎?”
(《精神训》)天地造化万物
就好像陶人制造陶器一样,陶人把土制成盆盎等各种陶器,表面上看似乎与
土有分别,但在本质上仍然不过是土;反之,当陶器破碎时,它们不再拥有
盆盎之形,似乎是一种毁败。但实际也不过是返回到它们的原初状态,跟它
们为盆盎之时,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何况“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乐
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不乐也”
(《俶真训》)!在达人看来,死亡对
人来说是一种长久的休息,通人因此无需对生死做过多的关注,而应心存道
化,与天地造化共呼息。

对现实人生和百姓疾苦的关注,在《淮南子》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书
中有一个贯彻始终的主题,就是对治国之道的探索。作者认为,终极之道既
可用于治身,又可推及于治国,治国之道与治身之道是贯通的。该书始终以
至高无上的道做为立说的根基,通过贯通古今天人来探索治道之本。
作者首先对所谓“至德之世”进行了考察,认为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天赋
本性朴实纯厚,智诈尚未萌发,因此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天然地与道契合。此
时既没有仁义礼乐,也没有君臣主仆。人们仰承天和,隐然自成,享受着至
纯至粹的人生快乐。

伴随着宇宙的演化进程,那始初的大朴渐渐离散,世俗的风气也随之衰
颓。到了伏羲氏统治时期,人类便开始萌发智巧之心,走向与自然分离、抗
争的道路。这种情形一直延续下去,经过神农氏、黄帝氏、昆吾氏、夏后氏,
直到周室之衰、列国争霸,人类在与自然和自身欲望的抗争过程中,建立了
礼乐制度。因此,以仁义道德为核心内容的礼乐制度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发
展结果,表明人已背离了原初的大朴之道。
仁义礼智虽然可以维持社会秩序、
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却是建立在人性堕落的基础上的。
作者认为,人主治国
应当体察天道,以天道作为终极的依据,“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主
术训》)。只有这样,才能上通天道,感化群生,使人们重新回复到原初的
纯朴状态。
« 最后编辑时间: 五月 27, 2011, 04:18:40 下午 作者 主军 »
"当我们睁开双眼去迎接新的一日,拥抱新的一日的时候,我们就将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__区文伟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