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文化 => 转载 => 主题发帖人为: 淡然 于 六月 22, 2012, 03:58:46 下午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xNjc3MzU2.html
好像好有道理喔,义愤填膺,振臂高呼啊。
深呼吸之后,拷问天拷问地拷问制度,不如每人自己拷问自己,但你敢吗?有这份勇气吗?
我们就是体制,人人都是制度。所以学会平静宽容地生活、工作、学习比天问更重要。
-
“学会平静宽容地生活、工作、学习比天问更重要”——说得好,飞絮!
较之社会上种种让人义愤填膺的人事,有盘古文化熏陶的我们(不管男女老幼)是否幸运得多,又是否更觉任重道远呢?!
海燕
2012-6-23
-
在接近高考和中考之前的一段时间,是各种校外辅导班广告推广最热烈、最激烈的时刻,我也俗气了一把,这个月参加了两个不同的辅导班的推介会。这两个辅导班,都是关于数学方面的,并且老师都有同样的特征:当年都以第一名的成绩分别被少年科技大学录取过的,也就是当年都是闻名全国的神童,不过现在都是人到中年阶段,与我算是同时代人吧。
看了推荐会后,我有两点想法,或许可以供大家思考。
1、考第一名的目的。
这两个神童,虽然当年都被广泛报道而闻名全国,但至今并没有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级的专家,而是回头来搞中小学生的课外数学辅导,为赚钱而已。本身其实有点讽刺意味:就算是神童、就算是第一名,如今也只落得个校外数学辅导老师赚外快的行当,不免让人叹息。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家长们的兴趣,偌大的礼堂里坐的满满当当。
那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考第一名为什么?
甚至可以问:
学习成绩好为什么?
再进一步,
学习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再进一步,
教育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关于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把孩子教成什么样的人,讨论可谓多矣,古今中外的论述,早已汗牛充栋。今天的中国,就更是五花八门,很多家长在择校、择师上真是呕心沥血。昨天又看到一则新闻:本周某市某名校在录取初中生的时候(才是初中生啊),由于报名学生太多,4000多个学生争夺200个名额,学校采用预先摇号方法,第一轮让上帝来决定只让2000个学生入围。于是,彩票式的摇号过后,一些没有“中奖”的学生的家长,当场泪落如雨。唉!
要不是接触到了盘古文化,并且听到老师振聋发聩的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教育者的教诲,我等也一定不能脱离这个俗套。当看到身边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拼命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安心坐得稳,我们怎么能够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最近,我在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的时候,发现顺着上面的几个问题,还可以继续进一步问下去:
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再进一步: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想,让家长们产生如此疯狂的行为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家长们自身没有搞清楚“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家长们看来,让孩子考个第一名,以后上个名校,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拿着高薪,工作光鲜亮丽,有钱买得起房子和车子,那就是学习的全部目的,那也就是人生的全部目的和意义了。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在追求这些东西,或者一辈子没能追求到,而寄希望于子女能得到;或者已经得到一些,而希望孩子得到更多。
如果人生的目的只在于此,那么我们今天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不择手段而损人利己的行为就顺理成章,不足为奇。
只是,在今天这个世界,几乎每个人都要生病。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尤其是得了重症、绝症的时候,他发现其实对他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病治好,那时候什么房子、车子等等的,似乎都没多大意义了。而且,事实告诉我们,要治好病,不是钱能搞定的。虽然如此,我们仍然顽固的认为,钱多一点,总归好一点,治好病的可能性大一点。呵呵,人有的时候还是很善于自欺欺人的,既然实际上有钱也治不好很多的病,那么就干脆来个自己欺骗自己吧,也许这也算是人生的意义之一了。
而如果我们再深一步的去思考一下:我们每个人是否就这有这一辈子?如果我们每个人只有这一辈子的话,那么似乎活上80岁和100岁,差别就不是那么的大,住80平米的房子和200平米的房子似乎也不算什么悬殊的差异。是忠贞节义还是奸淫掳掠好像也没多大关系,反正,最终都是一样的要死亡。
这个问题,又让我联想到这两次推介会的老师们所提出的学习方法。
2、学习数学的方法。
这两位数学神童提倡的数学的学习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整体学习法——把整个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当成一个整体来学,不分年级。也就是不按照目前我们的教材的先后顺序来学习,从小学开始就可以从基本的数的概念,学习中学甚至大学微积分的内容。这样的话,学习的难度将大大降低,而学习的效率和牢固程度则会大大提高。目前学校的教材是把数学的内容割裂开来进行学习,每个学期只能学到数学的某个局部,所以,不能让数学的学习融会贯通,学生学得非常吃力,而且思路狭窄,难度显得很大。这两位老师的方法也是当初他们考上少年科技大学的学习方法。他们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1年左右的时间)就学习完了全部中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
我在两次不同的时间内,听完了两个不同的老师的提出的几乎相同的学习方法,觉得很有启发,尤其是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如果我们的全部人生只是这一辈子,那么我们这一辈子可能会遇到很多让我们烦恼、痛苦一辈子的事情而无法释怀,或者找不到好的方法来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的人生并非是这一辈子的事情,而是很多辈子的事情,并且我们也了解到全部辈子加起来它要达成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那么这就等于是在整体上了解了人生的意义。有了这个整体的了解,再回到局部,比如我们当今的这一辈子遇到的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就比较容易找到答案,我们解题的思路就会大大的拓宽,我们就不容易陷于各种牛角尖而感到痛苦。反而,我们会因为找到了好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而感到开心、愉悦。
两堂推介会虽然花了我一点宝贵的时间,但是让我有了这点思考,也算是有所得了。
-
在一个巨大的力的网络里,无一人能幸免力与力的碰撞,人的一生有两条路你是必须走的,一条是生活的路,一条是生命的路,大多数的人都在走生活的路,这也无可厚非,大家都不易,除了生活的路,我们还必须为自己的生命之路谋出路,从低等动物到高级生命的进化之路啊,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我们自己走下去,坚强地走下去。神九都上天,我们应该怎么走?
同在力的网络里挣扎,相互多点平视的慈悲吧,因为胸襟视野,我们没办法做到全面客观看清所有的东西,所以只能宽容,因为人性的本恶,注定我们的能力低下,从而因能力低下而引起的恐惧不平静。
所以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才会有更阔的视野,学会平静才会有更大的能力。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脚踏实地行走在生命进化之路。
-
看了诸先东同学的贴,忽然有了一些的想法,也来交流一下:
1.“这两个神童,虽然当年都被广泛报道而闻名全国,但至今并没有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级的专家,而是回头来搞中小学生的课外数学辅导,为赚钱而已。本身其实有点讽刺意味:就算是神童、就算是第一名,如今也只落得个校外数学辅导老师赚外快的行当,不免让人叹息。”——我倒觉得这两个神童选择做老师,把自己最优秀的方法传授出来的选择也许比“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级的专家”更能体现其人生的价值。至少能让更多的小孩收益,减轻他们学业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探究大自然等。至于“赚钱”嘛,不伤害他人,取之有道就行。
2.考第一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考第一名只是努力的结果,现在的人都变成目的了。反而忘了活着是为了什么?确实可悲。但高考也是盘古为我们设计的一个人生舞台,这个舞台涉及了各个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此复杂,如此纠结,无法逃避。只有学会以平静的心态从容面对,才能做好这道高考题。这也是磨炼的一部分哦!
-
吾乃布衣.自幼残疾,有幸读完高中,无缘高等教育.浪迹江湖人海谋生,做人诚守自立,自尊.敬畏天地,敬畏社会,努力耕耘,随遇而安,其乐也融融。晚年喜逢神功,不枉此行矣!
-
谢谢飞絮的感悟!
“学会宽容才会有更阔的视野,学会平静才会有更大的能力”。让我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脚踏实地行走在生命进化之路”,直至永恒!
与同学们共勉!
海燕
2012-6-25
-
力争上游,有何不好?
问题是“争”的手段的是否合理,还有就是有没有注意均衡发展?
为人家长,我正为这些事情烦恼着。
-
海燕姐:学习你的激情,谢谢你的美意,向你学习,向你致敬!!呵呵。
高仔;好日不见,有什么好烦啊,其实,你写的那些六个实践中的小故事最动人、最真实。有时间放心机在那里好过啦,别老钻牛角尖来抬杠去证实这证实那好唔好,穷遍一生的牛力都没办法全明白滴。所有的理论都离不开实践。且实践是你的强项!
广州话有一句,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无能为力。所以我们一起来做好过啦。
另:西塔你曾工作的地方,现69层--100层四季酒店已接收,中国元素的设计很多,美轮美奂有空过来看看啦,我请你饭饭。
-
好像主帖的视频链接不能打开,我在此又搜索一个,应与主帖一样吧:
http://video.sina.com.cn/v/b/79770620-1895381951.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79770620-1895381951.html)
比较感慨......
-
那先谢过飞絮啦!
不奢望食四季酒店的招牌菜,食碟四季豆,也好啊!
-
睇完吴忠同学提供的视频后,只感觉到两个字--牛!贪!
-
那先谢过飞絮啦!
不奢望食四季酒店的招牌菜,食碟四季豆,也好啊!
嘿嘿,扁豆你要不要?
高仔在我司每年年终获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优秀个人奖。所以他常带着职业的问疑和挑剔!不过,我觉得,高仔你是否想想这里的环境一般可能没那么多豆腐渣工程吧,你说是吗?
-
看到楼上同学的讨论,想起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幅对联:
“上联是:中学生 大学生 研究生 生生不息
下联是:上一届 这一届 下一届 届届失业
横批是:愿读服输”
这幅对联虽然有些绝对,但同时也很发人深思!
面对今天这样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非常佩服先东和志红夫妇,敢于挣脱体制的裹挟和强制,选择用中国古时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这么小就开始背四书五经、背易经、孙子兵法等古文化的经典。我曾想过,如果这样坚持下去,这个孩子到体制学校高中毕业的年龄时,她的境界和视野、内在的丰厚、知识的广博要比同龄的孩子高多少哇!
而做出这样抉择的父母,如果不是对人生的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真正放弃自己的浮躁和虚荣、真正的爱孩子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是不会有这样的勇气的!
-
谢谢飞絮的鼓励!
褒义词“激情”和您先前赞的“理想主义”让我想起激情燃烧、青春无悔的岁月……
“闲聊”里的《椰乡情结》会告诉您……
海燕
2012-6-30
-
高考,相对,来讲是一个仅存的,比较公平的,社会制度了吧,应该会在以后比较长的时间里,还是会实行的,一个制度吧,我觉得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还是能接受的,以后生活,更现实拉,如果这点苦也受不了
-
从高考天问我联想到“从历史线索来看,精神世界里一直有随遇而安的支流:你追名逐利,我自狂狷;你要做人上人,我安贫乐道;你有你的实力,我有我的精神胜利法;你追求崇高,我躲避崇高;你要你的成功,我要我的快乐。”
李白、陶渊明等等都是仕途不得意......最搞笑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历史上可以再多一个昏庸的皇帝,但宋词璀璨的星空下少了一位多么杰出的人才啊,可他当时是那么的悲悲切切............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所有的作为也可理解。宽容地看着事物的变化......总有完成变化的一天。
-
"从高考天问我联想到“从历史线索来看,精神世界里一直有随遇而安的支流:你追名逐利,我自狂狷;你要做人上人,我安贫乐道;你有你的实力,我有我的精神胜利法;你追求崇高,我躲避崇高;你要你的成功,我要我的快乐。”
宽容地看着事物的变化......总有完成变化的一天。"
十分赞同和欣赏飞絮的认识和情怀!
-
“ 少一些责问,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考,或许更有意义些。”
学习了!
-
刚刚看完那个视频,钟山的主持风格在大陆还真是少见,哈哈~~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可以说是延续了过去的科举制度,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其他的选拔制度要公平些的。但是将高考当成人生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那就太偏激狭隘了,这其实与当代中国人教育理念相关,什么都是争争争,成功成功成功……
就如一个大师说的,现代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片面强调竞争,而竞争的升级就是斗争,再升级就是战争了,还怎么构建和谐社会呢?关键还是要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将真善美的追求放回到教育宗旨里面去,不过大环境如此,要改变真的很难很难。
净空法师几年前曾经跟一班有志之士花费巨款在安徽汤池小镇做过一个和谐社会的实验,通过教育改变当地的社会风气,据说当时非常成功,世界各地的人都去学习经验,但是三年之后因为一些原因那些人撤离了(官方说法是合同期满),到现在那个小镇已经恢复原状,跟周围的小镇没多大差异了。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4858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