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区文伟的诵和歌曲 => 有感而发 => 主题发帖人为: Li Siyan 于 五月 05, 2012, 04:07:49 下午
-
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踏上了澳门的文化之旅;我们相约于美丽的澳门,一起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受老师宽容博大的爱!
《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是“区文伟盘古文化讲座”的主题,老师说这“修养”是先心灵的、后文化的;因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由我们的心怀决定的。盘古神功是调心养性的养生之法,老师说他向我们传播盘古神功,除了治病救人外,还要让我们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我们的心灵认识让我们懂得为了什么而学习、懂得不仅仅为自己,那么我们就坚持练功、坚持努力学习盘古文化。
接着,老师和我们分享他当老师时的教学经历。他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在场同学里有从事教师职业的,可以借鉴老师的成功教学经验。
在上年年廿八吟诵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信口而歌、即兴而吟、随意而诵”,今天,老师再次示范“信口而歌”,用粤、国语一起演绎《重逢》。我们陶醉于老师耐人寻味的《重逢》里,老师投入的表演让我们明白了,人内在的情感、人的心怀决定着我们是否能进入自然投入的境界里。
老师还分别用双语来朗诵《木兰辞》,老师那充满力量的声音,带领着我们重温那美丽、感人的故事,我们再次的感受着巾帼英雄的那种豪气、勇气与孝义之心。
接着,老师问我们有多少人看过《尔雅》;原来《尔雅》是中国第一本字典,此前,我连《尔雅》都没有听说过,真是羞愧啊!钮扣的“钮”字怎么写呢?“亭台楼阁”每个字分别指代什么呢?老师提出的看似简答的问题,对我来说,能准确回答也非易事啊。我们常常会望文生义,因为我们没有宽容、平静的心去学习、去掌握全面的、丰富的知识。老师很感慨的问,我们认识的文字又有多少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做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呢?
老师教导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计较那么多、不要那么自我,心境要放开。老师说海燕同学的《把话吞回去》是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我们不应该计较那么多,就需要把话吞回去肚子里。老师还很形象的说,可能刚开始时,我们是把话“啃”回去,可能“啃”得面红面绿、甚至面黑,但是,慢慢的,就顺畅了,犹如吞水般。
除了“吞话”,我们还需要度过金钱关和情绪关。老师过金钱关,我们可以从学盘古神功的费用、购买书本、CD花费里明显的感受到了老师是如何过金钱关的。至于情绪关,老师以他当时做烧焊工为例来解释。老师不喜欢这烧焊的工作,但是他明白到,做人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即使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也要努力把它做好;这是人的基本责任。我们做好了基本责任,才开始具备比较高尚的品德修养。因为,提高心灵修养是具备行为表现的,有什么样的心灵境界、心灵层次,就会做出什么样层次的事情来。感谢老师的教导!从今起,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承担人的基本责任。
老师还教导我们,要学会承受不公平的对待。我们都明白,这“不公平”是相对的,看似不公平、不平等的事,我们接受了,其实我们并没有真的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相反,我们更是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心灵修养呢。对于这“不公平”,老师教我们轻笑对之。要提高心灵修养,就要尊重人,要“啃话、吞话”,要承受不公平的事。还有,心不要太计较了、不要有太多的怨、太多的恨、太多的金钱物欲追求。太多这样的追求,就会大量的消耗能量,就会折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老师创作吟诵以及其他音乐作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我们心灵的修养、提高身体的素质,我们要好好把握。
当老师说到他下决心去追求真正善良友爱、健康快乐的人生道路时,就主动去找苦受、去找不公平的事做…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博大之爱,对我们人类深深的爱!老师的恩德,化作动力,记住老师的话“保持宽容、平静、温和,要懂得真正的爱”,下决心修炼、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这就是我此次澳门行的最大收获!
最后,老师送来了《祝福》,祝福声中,座谈会结束了。今次座谈会,老师还送来了二重惊喜。一是每位同学都可以上台和老师握手,二是每位同学都可以和老师合照留念!我们可亲可敬的区老师啊,你辛苦了!我明白,我也要更加坚定的继续努力学习与传承盘古文化,活得更精彩!
-
思谚.读了你的文章.仿佛又身处于座位上听了一篇.你的文章让我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今次的课不仅让我心灵上为之震撼与感动.也让我更接近我的心灵.
我想.我更需要再听听我心灵的声音.要给它洗个澡.泡个汤.
-
谢谢思谚的及时分享和体会!
老师用雅言和普通话一起吟唱《重逢》,让人不由得激动起来!我想,当年与老师重逢的同学们应该会更激动吧?自从老师创立盘古文化以后,这些同学几十年以来紧跟老师的心努力传播盘古文化,真的让人心生敬佩,值得我们年轻的同学好好学习。
老师与我们分享“吞话”的艺术,现在想起来感觉是一种学会忍受的体现。平常自己很容易冲口而出,特别是听起来对自己的利益哪怕只是感受不顺时,就急于表达甚至反驳。其实,这是内心不平静,不能容忍人的表现。以后,要努力做到如老师说的“把话吞回肚子里”!
在这次讲座里,老师又一次提及要过金钱关和情绪关,让人意识到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有太多的烦恼或困境就是因为这俩个“难关”造成的。今后对外界给自己的影响要努力坦然视之, 不要随意的情绪波动,最好放平心态,学会承受。
当老师唱起《祝福》的歌曲时,同学们也跟着老师一起唱,场面很温馨、和谐。这首歌里饱含着老师对我们每一位同学深深的诚挚祝福,又像是寄望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灵修养和文化修养,以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更好地传承盘古文化,让更多的人也能获得健康快乐!
-
多谢分享,看完您的帖子,好像复习了一遍。一日坚持三省的话,看看这些要求就已经够汗颜了 :P
-
谢谢思谚的分享,也很欣赏您用心听课,认真做笔记的态度,让我在澳门还没有搞明白的,搞明白了,比如老师提到的《尔雅》,我不知两个字是如何写,见到您的文章才知道。向您学习!!!
盘古神功不仅仅是一套强身健体的功法,更是一套如何让我们待人处事的方法,虽然有时做起来不容易,毕竟我们有了方向,心灵的方向,让我们每日反省三思,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辜负恩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
终于等到了,谢谢思谚的分享,期待其他参与座谈会同学进一步的分享。 :D
-
谢谢思谚的分享!
【我们都明白,这“不公平”是相对的,看似不公平、不平等的事,我们接受了,其实我们并没有真的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相反,我们更是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心灵修养呢。】
真的是这样唉!
我们这样做的话,在无形的力的方面会收获更多的。
白云
-
谢谢思谚同学的分享!读了你写的文章,使我感到身临现场,聆听了老师的教导,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真是受益匪浅!
-
谢谢思谚用心至诚的报道!她让我如临其境,如闻师声,如沐春风,如雷贯耳!
“做 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修养是先心灵的,后文化的” “以宽容、平静的心去学习、去掌握 全面的、丰富的知识”“不要计较那么多、不要那么自我,心境要放开” “有什么样的心灵境界、心灵层次,就会做出什么 样层次的事情来”“过金钱关和情绪关”“要学会承受不公平 的对待”“下决心去追求真正善良友爱、健康快乐的人生道路时,就主动去 找苦受、去找不公平的事做”……老师的谆谆教导,学生当视为暮鼓晨钟,身体力行,警醒一生。
思谚,再谢您带给我美好的精神享受。此刻,我脑际里回旋的是令我怦然心动的老师的“信口而歌”——那分别用雅言、国语演绎的《重逢》、《木兰辞》,还有那深情的《祝福》……
向您学习!与您共勉!
海燕
2012-5-7
-
“老师还很形象的说,可能刚开始时,我们是把话“啃”回去,可能“啃”得面红面绿、甚至面黑,但是,慢慢的,就顺畅了,犹如吞水般。”
谢谢思谚的分享!只要我们按照老师的教导用心去做,就会逐渐纠正自己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
-
文章存在诸多错漏之处(例如:我又将“粤语”蛮横的等同于“雅言”了。),真感谢大家的包涵! :D
同时,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感谢感谢!
-
谢谢同学们的分享。看着文字,感觉又回到5月1号愉悦的一天。
老师一开场就通过提问方式说明今天讲座的主题: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同时指出这次讲座与上次讲座虽然题目差不多,但内容着重点有所区别。上次讲座主要讲述什么是修养及学问,并提出“从现在开始”。这次讲座主要强调如何提高修养。老师告诉我们修养首先是心灵修养,然后是文化修养。要提高心灵修养,首先要解决心理认识问题,并明白学习目的:不仅是为自己而学,而且是为他人而学。
区老师说:99.9%疾病与人的心灵、心境、心情有密切关系,如果心情愉悦,就能减少消耗能量。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灵修养和心灵素质,让心境宽容平静。老师指出有修养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有礼貌,并希望我们从今天开始,待人有礼。如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是自报姓名后问对方尊称。同时老师提出我们要学会宽容,对待每件事都不要有自私与自我。当今世态炎凉,这说明太多同胞为了私利而做损人利己的事。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做任何事要遵循“不损害他人利益”这个原则。接着老师还谈到自己是如何度过金钱难关和情绪难关。让我内心触动最深的是老师教导我们要主动去找不公平的事来做,主动去承受社会上按一般标准来看的不公平对待。把被动化为主动,这样当我们遇到不公平对待就变得更加坦然及平静。想到平时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就满腹牢骚,满嘴怨言,相比老师教导我们的主动承受,差距太大了,真是好惭愧啊!
这次澳门之行,又一次让我深切感受到盘古大家园的和谐与愉悦。
-
区老师这次澳门给年青人讲课,把“有修养”调到“有学问”的前边,看是简单的次序调换,实际是老师用心良苦。(心态决定一切!)学生谨记了!
-
一场深入浅出、趣味生动的盘古文化讲座
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清晨雨丝轻飘,空气变得清新,随后是风和日丽美好时光。在这个纪念劳动者的日子、法定的节假日里,澳门的大街小巷很多店铺已关了门,常年勤劳工作的人们正同家人好友一道,让自己好好休息一番了。而我们敬爱的区老师却放弃同一家人共享天伦的好时光,不远万里,与黄老师一道不辞辛劳地来到澳门,在宁静的鸟语花香的校园礼堂内,同我们年轻的学员开了一堂趣味生动、深入浅出的盘古文化讲座。
这堂讲座的主题很鲜明,内容很丰富,既生动又精彩。有听老师讲、吟唱、吟诵,有师生问答互动、一起握手、照相、留条子表达心声及回应……回想当时的情形,自始至终充满着亲切、轻松、愉悦、宁静平和的气氛。区老师以其独特深情的语言、风趣的语调、生动的人生经历同我们分享他的修养心法。启发我们从一意一言一行入手,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灵修养与文化修养,进入更高的心灵境界,做一个有高修养的人。请让我再细细回顾区老师的教诲,让自己的心灵再好好修养一番。
讲座一开始,区老师就同我们回顾前两年,他向年青学员讲课的题目《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并指出:“修养,先是心灵修养,再是文化修养”。我们古人倡导的修养是指修心养性、调心调身。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向你们传播盘古神功、传播盘古文化,目的是为了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盘古神功是一套、可能是一套最好的修心养性、调心调身之法啊!”老师还说:如果能这样认识,自会努力坚持练功,那还会担心自己的身体有病吗?
知识,统称学问。明确了学习目的再去学才会学好的。古人已道出了学习的目的和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区老师说:“我们要懂得,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他人去学习。有这样的心怀,有这样的心胸才能学好知识的”。
区老师同我们分享他当教师的心得:当教师,不仅要把握最重要的内容,讲的时候还要有艺术,让学生在开心、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要为人着想,为学生着想,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
中国灿烂辉煌的古文化的体现之一-------雅言,共有五万七千个文字,今天我们认识的不到十分之一,且真正了解其内在的含义又有多少呢?何以发扬呢?区老师提问大家:有谁看过《尔雅》?它是中国古文化中第一本字典。谁知道钮扣的“钮”字怎么写?有谁了解“亭、台、楼、阁”的内在含义?
古人从小就学习雅言,学吟、诵、读,听得多了自然会明白其中含义。学习雅言最好的方法是带着情感,还来自于你的心怀是否愉悦,是否真正进入自然投入的境界。
区老师说,学会从小提高自己的心灵修养。向着宽容、平静、宽阔、博大的方向努力。如何体现宽容、平静的心灵修养呢?老师举例:待人有礼,先学会自报家门,才有资格问别人,这是对人的基本的尊重。老师说他的修养是从小就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他们虽然不识字,但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并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关于宽容,区老师提到:面对世态炎凉,我们要学会不要太计较。当听到别人讲了不好听的话,自己想表达不同的观点时,不要太自我、太自以为是,学会平静地把话呑回去。面对社会的种种不公平,你能轻轻地淡然一笑,你的心境就进一大步了。区老师还同我们分享了当年他是如何考验自己:主动选择多做工作,少拿报酬,令下属们都过意不去。实践了自己向盘古许下的心愿:做一个不计较金钱的人。过了金钱关后又过情感关。区老师谈到,当年受到迫害后,无怨气;面对不喜欢的烧焊工作,要求自己学好它、做好它,因为这是做人的基本责任,有了这份基本的责任,才谈得上有高尚的品德;主动承受社会标准的不公平对待,只要求自己的心怀进入更高的境界。结果烧焊的技术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区老师说:学习雅言吟诵,对提高心灵修养多了一种方法。心怀放不开的人,多听吟诵CD,有助于让心怀放开。心境如未调整好的人,是吟诵不好的;调整达到平静、悠闲、优雅的境界能提高身体素质,因为99.9%的疾病与人的心境、心情、心怀有关。平时能放开心怀去做人,身体的能量消耗就少;如凡事斤斤计较,就会消耗浪费自己的身体能量,亏本钱。身体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本钱啊。不计较,就是赚取能量,胜于赚钱。
关于赚钱,古训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区老师说:这个道就是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心灵进入更高境界,赚钱越多越好。区老师回顾自己几十年来,就凭掌握的各种技能及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赚大钱一点也不难。但老师向我们导出了心声:他愿意去追求一个真正仁慈友爱,健康快乐的道理。他选择了、开创了这条道路。他自1990年就走这条路,并创立了盘古神功。区老师讲了一些当年艰辛的经历,就为了求证这套功法的作用原理,为了求证真正仁慈友爱,健康快乐的道理,他主动承受不公平的事,主动寻找不公平的事去做……. 并不断地把自己获得健康、愉悦的体会与人分享。
区老师让我们自问下,我们得到的效果与付出的金钱、时间成不成正比?我们得到老师的关怀与对老师的关怀公不公平呢?老师说:面对贪婪,面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我没有鄙视、没有给面色、没有怪责他们,我继续保持我的平静、宽容。我具有高能力是因为我的心灵平静、宽容,有真正的爱,并落实在行动上。心灵达到哪个层次,就能做出哪个层次的事情来。做人就是提高心灵修养和文化修养。我的讲课、书、歌、吟诵对提高文化素质是大有帮助的。
最后区老师深情地对大家说:能投入,你就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
感谢永红详尽的分享! :D
“能投入,你就能获得真正的收获!”感谢老师的教导!用心投入、用心付出、用心感受、用心领悟...
-
感谢思谚、科、永红等同学的用心分享,看了大家的文章,可想象到你们听老师的课的用心,认真,向你们学习!否则是不可能写出如此详细的体会的,给我们没参加的同学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
“能投入,你就能获得真正的收获!”感谢老师的教导!用心投入、用心付出、用心感受、用心领悟...
-
多谢永红同学分享,我好似又上了一堂课,过去的几周时间了,老师说的话又抛到九霄云外,应时常回顾,一日三省啊!老师最后还唱了《祝福》送给我们。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厚望啊,我怎么能不努力改造自己心灵的污垢呢?
-
谢谢永红!您的学习态度、奉献精神,令我起敬!
向您学习!看齐!
海燕
2012-5-14
-
感谢思谚、科等同学积极用心的分享!感谢永红有如锦上添花的详尽的报道!读后令人受益匪浅!在我的心海里仿佛回荡着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感受着老师对我们寄予殷切的厚望,敦促着我要时时注意检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的善恶取向,努力向有修养有学问靠拢,以至争取成为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心灵达到哪个层次,就能做出哪个层次的事情来。做人就是提高心灵修养和文化修养。我的讲课、书、歌、吟诵对提高文化素质是大有帮助的。”
谨记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运用老师赐予我们的许多提高心灵素质的法宝!
-
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分享! ;) 向你们学习,与你们和应:“下决心修炼、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
-
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小记5月澳门座谈会
区老师这次为我们讲课的主题是—“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这是老师第二次为我们讲这个课题了,与上次有所不同的是,老师把有修养提到了有学问的前面。
老师说,修养包括心灵修养和文化修养,古人的修心养性,调心调身与盘古文化的修身养性,调心修身的养生之法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坚持努力练功,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身体问题了。
为什么老师要把有修养放在有学问的前面呢?
这是因为修养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吧。
我们要理解修养的内涵,还得引用区老师在“浅谈文化”一文对“文化”的解释(节选):
“语言(声音)和文字(符号)是文化的两大支柱”。
“每一个人的每时每刻的思想言行表现,都是某种程度的文化素养的表现”。
“故此,掌握能与人较为顺畅地沟通的语言和文字,就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文化素养。带着诚实、平等的心意,熟练地运用丰富的语言和文字,与人快捷高效地沟通,达到既尊重自己、又尊重他人之目的,则是人类文明社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如果能保持平静、优雅的心态,随时随地非常熟练地使用丰富、精炼、准确的文字和语言与人沟通,达到悦己怡人之目的,就称得上是高水平的文化修养了”!
“以丰富的感情为基础、源源不绝地运用语言、文字及行为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善意,共同哺育善良美好的结果,此乃文化之灵魂”!
“不管哪一种文化体系,若其两大元素(语言和文字)彼此结合紧密,运用起来显得含义丰富、准确、高效者,可称之为优秀的文化体系”。
老师对文化的解释着重于从文化的构成、定义、表现以及功用方面加以阐述,至于说到“怎样才能成为真正有修养的人”的问题,区老师引导我们从思想、语言、行为要求自己。思想是决定了我们行为高度地主要因素,如果我们具备了良好的心灵素质,那么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我们都会学得真,学得好,学得快。
接着,老师以他人生中所经历的事,轻松、幽默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学问。
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是一缺乏文化知识极其匮乏的时代。在1982年的时候,老师为那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补课,由于那个时代的文化底子都很薄弱,因此教授他们也比较吃力。但是,老师却能够用一颗宽容的心态接近学生,以通俗的教学方式授予学生知识。他只是向学生提出“三个要求”:1、上课可以抽烟; 2、上课可以开小差; 3、可以不做功课。如果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能遇到像区老师一样能给学生这么宽松的学习环境的老师,那该有多好啊!老师理解人性的需要,用宽容的心获得同学的喜爱与尊重,学生肯定喜欢上他的课了,处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下,老师讲课的内容就会记得牢固、清晰,所以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高了。原来了解人性的需要,也是一门学问,也是需要有善良、宽阔的心怀的。
善于与人沟通的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例如,当与别人通电话时,首先要“自报家门”,向对方简明、清楚地介绍自己,这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在交往和相处的时候,假如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能表现得平静、温和,那么人的修养就会越来越高。
区老师的吟唱、吟诵越来越优美,越来越越动人了。我的心在他吟唱《木兰诗》那一刻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这个古老的传奇故事。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惜……”我不知用怎样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达当我听到老师用雅言吟唱这首诗时的感觉:好象来自远古的声音,宁静、纯粹、温和、动人、委婉、坚定、期盼、深情……?
我好象一下子感悟到老师在《浅谈文化》里这一段话的意思:“在人类社会里,常常出现以语言代表文字的意思,或以文字代表语言的含义,甚至以行为来体现出文字和语言所蕴藏之意义的现象。这些都属于文化的内涵”。“以语言代表文字蕴藏之意义”,老师用他的声音,用他心灵的声音去准确表达这首诗的内涵:把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用丰富的感情演绎得恰到妙处,感人至深。难怪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那种感觉了。
木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立志去做一个英雄,而今,代父从军打仗的故事可能不会重演了,但是用木兰从军的精神代父传播盘古文化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儿女应尽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老师问我们有没有去过苏州和杭州,有没有见过“亭台楼阁”,什么叫“亭台楼阁”。
这是我在百度搜到答案:
1: 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2:古时一种供游憩、远望用的像亭子的楼房。
老师解释得很细致:
亭—四面无墙的,有圆形的,有六角形的,还有八角形的。
台—接近亭,较宽敞,有长方形的,也有正方形的,有凳子坐,亭无凳子坐。
楼—有两层以上的才叫楼。
阁—亭的四面都有墙又有窗的就变成阁了。
老师告诉我们,每个文字所代表的含义都是非常丰富的,古人从小学习吟诵、朗诵,每一个字都能用丰富的情感表达得很准确。如果要严谨、细致地表达文字的内涵,就要学会提高自己的心灵修养,心怀要宽阔、博大、平静。
宽容就是不计较、不自我。当别人讲的话不好听或不符合事实也不计较,把心境放开,把不好的东西吞回去;将到唇边的话也要吞回去。开始的时候会吞得很辛苦,但一用力就能做到,只要习惯了,以后就吞得容易了。学会“把话吞回去”要经过这个过程,那么要学会不发脾气、不贪婪、不懒惰……也是要经过这个过程吧。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心灵修养不是挂在嘴里的,是实实在在要做到的事情”。
他自己是这样做的:他当年做包工头的时候,向工人提出平均分配工资,当时他的工人都不敢相信,也不同意。因为区老师当时要做的工作量是其他人的4倍,按理他可以多拿别人4倍的工资,但最后他只比别人多拿了30%。老师教我们不要计较金钱的得失,就容易渡过金钱关了。
老师还教我们要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不喜欢学的事和不喜欢做的事不能成为不学好或不做好的理由。他在工厂做烧焊工的时候,是不喜欢烧焊的,但他服从分配,而且要求自己必须做好。他不喜欢争第一,但第一偏偏跟着他,当中的奥秘就是——放宽心怀。只要放宽了心怀,有责任感,就会做得好了。而且老师当时的工作量是别人的2—3倍,但工资是一样的,他当时的心灵已比别人提高了一个境界。
要使自己的心灵更上一个台阶,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老师又给我们作了祥细的讲解:
在生活上、工作上要主动承受不公平的东西,那么忧郁、不愤的情绪会消失很多。因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太密切了,99.9%的病与人的心灵、心境有密切的关系,放开心怀的人,身体的能量就会消耗得少。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不计较金钱,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身体的能量才不会无谓地消耗,才是真正的积累财富。不计较金钱并不是叫我们不努力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而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创造财富要以不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而获得。
最后,区老师用他的歌《祝福》结束了这次悠闲、宽松的讲课,再一次用他的声音让我们感受来自远古的宁静,并表达对我们最美好的祝愿与期盼: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
你气定神闲
娓娓道来的
分享啦
谢谢你!
我发觉你的人头像不及真人漂亮
可能是人头像是过去式
而你却在变化着——
越来越美的
尤其是内在散发出来的美
请问你有
什么美容法宝?
和美心法宝?
-
“在生活上、工作上要主动承受不公平的东西,那么忧郁、不愤的情绪会消失很多。因为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太密切了,99.9%的病与人的心灵、心境有密切的关系,放开心怀的人,身体的能量就会消耗得少。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不计较金钱,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身体的能量才不会无谓地消耗,才是真正的积累财富。不计较金钱并不是叫我们不努力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而是“君子好财,取之有道”,创造财富要以不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而获得。”
再次重读这句话,深感老师教给我们的心法对今后的工作态度和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一种如何有效地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感谢friends详尽的分享,文中所引用老师的文章《浅谈文化》的内容,很好的提醒自己除了平时看老师的书之外,还要经常温习老师在网上发表的文章。
-
木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立志去做一个英雄,而今,代父从军打仗的故事可能不会重演了,但是用木兰从军的精神代父传播盘古文化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儿女应尽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friends同学说得太好了!!!我们要一起努力,一起将盘古文化弘扬开去,一起承担做子女的责任!
-
感谢friends的细致分享!你在柔柔地向我们诉说着区老师通过过金钱关、感受关、主动承受不公平、做有责任心的人的具体做法来提高心灵素质的感人故事。透过你优雅流畅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不但让我领悟到了你近乎完美的补充报道、兼具看似平常而却细微入致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你对老师吟唱《木兰诗》的动情和感悟,真的警醒了我,让我明白了老师的殷切期望和自身的责任;同时还旁征博引老师的文章《浅谈文化》,让我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更让我清晰地理解了主题《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好感谢参加5月澳门座谈会的同学们的真情分享和默默奉献!
-
感谢高仔和志平的鼓励与赞美,你们过奖了!还有感谢科和思谚的共鸣。
我深知自己的心灵素质和写作水平真的还没有达到在你们优美的文采下所描述的高度,但你们的鼓励已为我以后的笔耕注入了动力与信心,谢谢你们。
这是我第一次写老师讲课的体会,能比较祥细地写出来,还得感谢Mandy,是她写的《越南游》感染了我。她在《结束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去年夏天,在大海上目睹老师用吟诵、用歌声与鲸鱼沟通的细节,我终于明白了老师讲了无数次的“用心”的含义。于是,这次跟随老师越南游,我努力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思索,用心去领悟”。
“回家后,那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欢笑的画面,一个个感悟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于是,我用笔像串珍珠链那样把这些事和画,以及感悟串起来。在“串”的过程中,还到网上找一些资料为我所用”。
我是按照Mandy教的方法和听课时的一些记录完成的,在写体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好象把老师那天讲课的内容重温了一次一样,比哪一次听课都记得深刻,感悟自然而然就涌现出来了。
“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思索,用心去领悟”,真的很重要。
我们一起努力,用象时间一样一丝不苟的、恒定的、严谨的态度,象空间一样无垠的胸怀,象大地一样厚实的心灵基础去把那一点一滴的感悟,上升为理性的心灵财富。
-
谢谢friends的真诚分享!
喜欢您先后写的两篇文章,详细,真实,动情。更赞赏您认真的学习态度——您学Mandy“努力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思索,用心去领悟”老师的讲课,“用笔像串珍珠链那样把这些事和画,以及感悟串起来。在‘串 ’的过程中,还到网上找一些资料为我所用。”——有老师垂范,作为学生的我们,何其幸运!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慢慢进步——心灵上的,学问上的……
也喜欢您这句话:“我们一起努力,用象时间一样一丝不苟的、恒定的、严谨的态度,象空间一样无垠的胸怀,象大地一样厚实的心灵基础去把那一点一滴的感悟,上升为理性的心灵财富。”
与您共勉!
海燕
2012-5-29
-
看了friends你的第二个帖子,更是佩服!尤其是你的从容和用心之深刻。我深感拍马都难追。真的。
你也真是很细心,上回我只是说了”可能是人头像是过去式“,你马上就换了头像,而且是比之前的拉近了镜头。
-
衷心感谢以上各位同学的真诚分享!
-
我心中的盘古神功
盘古神功是什么?习练盘古神功15年来,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感谢2009~2010年间的那段痛苦经历,让我有了些许朦胧的认识;出院后的一年多以来,对盘古神功的重新认知,对盘古文化的重新学习,让我真切地感受和体会到盘古神功一点儿也不神秘,一点儿也不神奇,她是真实的存在,是基于真情和真爱的存在。
区老师的讲座《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我得到了明确的答案。其中区老师说人的疾病与人的心灵有极大的关系。由此,我也明白了这么多年来,区老师的讲课内容为什么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心灵素质的。讲座中区老师也说道“盘古神功可能是一套最好的修心养性、调心调身之法。”
盘古神功的功诀和做人宗旨:“以仁慈善良为基本,以坦率友爱为胸怀。”待人处事的原则:“言之有理,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行之以果。”练功最好的方法、心态是:“心地善良,心境平和,心胸开阔。”还有“六个实践”的关键是:“爱心、信心、恒心。”等等、等等... 都在告诉我们:盘古神功是一套心灵改造的方法。
“盘古神功和《人生的道路》一书,不仅是一套强身健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方法。”——摘自《善美之花》_《把握命运,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关于“盘古”,记得《人生的道路》里有这样的解释:盘——代表空间,古——代表时间,盘古——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盘——代表空间;
古——代表时间;
盘古——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也代表人类;
神——精神、思想、灵魂、心灵;
功——方法、途径。
盘古神功——在这个时、空阶段,人心灵改造的方法。
如何改造:痛苦的心灵的痛苦的磨炼
为何改造:抑恶扬善、改恶从善
改造准则:以仁慈善良为基本,以坦率友爱为胸怀。言之有理,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行之以果。
习练盘古神功,记得区老师说过只要你愿意进行练功的实践,甚至带着怀疑的态度进行实践,都会有效果。这种效果就是身体素质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只要愿意继续进行“六个实践”,并且贯彻“实践是基础,理解是捷径”的原则,就必然会带来心灵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心灵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又必然让我们的躯体成为宇宙能量、力量的良好载体,并作用于载体,从而实现物质与灵魂的重组与升华,最终达到身、心的真正意义的健康,而焕发新生!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习练盘古神功可以强身健体、可以不断创造奇迹的原因之一吧。
区老师说过人的本性是善恶并存的,各占50%,善恶是固有的。
“人总有善恶的两面性,人在后天的修养中,如果向私欲发展,最终会成为十恶不赦的罪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检查自己,看看是否向着善良的方向发展,是否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 ——摘自《善美之花》_《把握命运,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
“人的善恶并存的本性与生俱来,在未形成后天的丰富意识之前显得直露;当有了后天的意识之后,逐渐隐蔽,一直双向发展,充斥在整个人生历程。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每一个人的基本规律。
由于有了这个基本规律,所以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时常因遇到一些事情而引发两种本性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又可称灵与肉的矛盾和斗争),导致痛苦或烦恼。特别是名、利、情、欲四类事情!
尽管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但名利情欲却大同小异,都总会引发心灵的矛盾、冲突与痛苦,并必然会表现出来,作用于人和事,产生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于是,就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 ——摘自《再见 我的魂灵》(二)P38
为什么要进行心灵改造?为什么要抑恶扬善、改恶从善?
或者先问一问:有谁愿意每吃一口食物都提心吊胆?有谁愿意在摔倒时却无人搀扶?有谁愿意戴着无数的面具过日子?有谁愿意出门时都要捂着口袋或者把背包背在胸前?有谁愿意回家的时候都要过重重的关卡(门禁)?... ...
累啊!好累啊!心,好累啊!
那些问题食品的制造者,他们不知道所添加的东西是有毒有害的吗?他们不知道所制造出来的东西是给人吃的吗?他们不知道所制造出来的东西是给同胞吃的吗?他们是知道的!!!
再看一看自己,虽然学习了盘古文化,表面上似乎知道了很多道理,但是实际呢?有句话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实际上往往是伤疤未好,就已经忘了痛!我试过最长只能坚持15天不发脾气。
难啊!好难啊!人,好难啊!
庆幸的是有盘古文化的指引,人生可以安然些,快乐些。
每个人的磨炼历程,每个人的心灵改造都是既定的、必须的,不尽相同,不可替代,但是,造物主又不忍心让我们经受太多的痛苦(因为他知道那些痛苦是多么的痛苦!),所以就有了盘古文化,使我们少走弯路,少些痛苦,多些健康,多些快乐——多么深多么浓的一份真情与真爱啊!
因为“使命感”,而有了澳门的这堂讲座——《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在学习、传承盘古文化的过程中,在人生的历程中,难免困惑,难免误解,难免痛苦... 区老师以他特殊的丰富的人生阅历,言传身教地要我们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那样我们就会有智慧,就能够学会忍耐,学会承受,学会宽容。(实质就是做一个高心灵素质的人。)
现代医学、现代科学已认识到并印证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灵素质的提高,心灵素质的升华,心灵的纯化,可以减少生命力的无谓损耗,可以减少身体的负担(负面影响),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身心的真正健康。
盘古神功,区老师的音乐,雅言吟诵为我们提供了简单的切实可行的获得身心健康快乐的方法。
为什么要进行心灵改造?为什么要抑恶扬善、改恶从善?
为了人生的圆满,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人类的美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理解,如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
为了人类的永恒美好
-
如果我能象主军这样用心学习盘古文化,收获将是高效的。谢谢主军!
-
谢谢主军,你把盘古神功剖析得淋漓尽致,真不愧是个老学员 ,向你学习,好好学习你这篇文章 :)。
-
谢谢主军的分享!
您的学习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对盘古文化的感悟之深,让我自愧不如!
向您学习!与您共勉!
海燕
2012-6-1
-
多谢主军的分享!你用心学习盘古文化的精神很值得去我们学习。
-
感谢friends的细致分享!你在柔柔地向我们诉说着区老师通过过金钱关、感受关、主动承受不公平、做有责任心的人的具体做法来提高心灵素质的感人故事。透过你优雅流畅的语言文字的表达,不但让我领悟到了你近乎完美的补充报道、兼具看似平常而却细微入致的独到见解,尤其是你对老师吟唱《木兰诗》的动情和感悟,真的警醒了我,让我明白了老师的殷切期望和自身的责任;同时还旁征博引老师的文章《浅谈文化》,让我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更让我清晰地理解了主题《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好感谢参加5月澳门座谈会的同学们的真情分享和默默奉献!
志平同学将我想说的都说全了,呵呵~~
-
主军同学对盘古文化的学习真的是非常投入的,我也从中获益良多 :)
如果你问我人为什么要抑恶扬善,我个人的观点是,因为造物主最初造人的时候,人本就是圣洁的,后来悖逆了神,犯罪堕落了,亏欠了神的荣耀。而抑恶扬善,是对本性的回归,是造物主的旨意,也是我们人生理所当然的追求。
-
我对璇舞关于上帝最初创造的人本来是圣洁的,只不过后来逆了神才出现了罪恶的说法,有不同意见。
这与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说法近似。
人生的道路一书讲过,盘古为磨炼人类,规范了人类一出生时善恶同身,所以人的一生贯穿着善恶,人的一生重要的任务就是抑恶扬善,磨炼一生,别无选择!
-
我对主军同学的体会总结的读后感是:感恩在心中、责任在肩上。 同时,“我不仅仅为自己”这话也时常提醒我要去努力再努力的助己助人。
-
今天看了friends的文章,写的很详细,很有收获,好像又听老师讲了一次课。“以丰富的感情为基础、源源不绝地运用语言、文字及行为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善意,共同哺育善良美好的结果,此乃文化之灵魂”!盘古文化的灵魂应该就是“以仁慈善良为基础、以坦率友爱为胸怀”,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老师通过《人生的道路》》《再见,我的魂灵》的第一卷《血与泪的洗礼》和第二卷《灵与肉的决斗》,论文讲课专集《善美之花》、《心灵之旅》,诗集《菊圃行吟》、书法等文字;歌曲、雅言吟诵等语言;为了让人们获得真正的健康长寿而传播盘古神功的行为。都在告诉我们要深刻理解盘古文化的精髓就要多用心读老师的书、用心去听唱吟诵老师的歌,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去用心观察和体会天地人物之间和谐的爱,并用自己的雅言善行体现这种爱。
-
那些问题食品的制造者,他们不知道所添加的东西是有毒有害的吗?他们不知道所制造出来的东西是给人吃的吗?他们不知道所制造出来的东西是给同胞吃的吗?他们是知道的!!!
看来是我多虑了↓ >:(
*******************************************************
供港食品安全率99.999%?
2012-06-26 00:13:00 中国青年网
http://news.youth.cn/jrht/201206/t20120626_2238679.htm
【核心提示】香港卫生局局长:供港食品安全率达99.999%。至于大陆民众吃的普通食品,在现有国情之下,还是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吧。
供港食品安全率为何只有99.999%
香港卫生局局长:供港食品安全率达99.999%。近日,香港卫生局局长周一岳接受媒体采访时感谢内地在供港食品方面给予香港很大的支持。在供港食物方面,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都做了很多工作,现在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如果这方面能应用到国家的内销方面,也可以对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6月24日《广州日报》)
供港食品安全放心,早已不是什么“国家机密”,地球人都知道。在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已被消费者所熟知的情况下,目前在珠三角地区部分超市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蔬菜专区——“供港蔬菜”,颇受消费者青睐。“这里贵是贵一点,但吃着更放心,从中选购一些便宜品种还能承受。”消费者表示。跟上述消费者一样,我对供港食品是百分之百放心的。没想到,事实上供港食品安全率只有99.999%,并非想象中的“百分百”。太令人失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