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论 坛

试析如梦令 (阅读 4551 次)

志峰

更多…… 离线
  • *
  • Newbie
  • 帖子: 47
试析如梦令
二月 12, 2015, 08:02:02 下午
试析如梦令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据文字解释是指一个普通、平常、宁静的生活画面,因为主人公在溪亭大醉,乐不思归,至天晚乘舟回家时迷了路,错入了藕花的深处。于是拼命地寻找出路,狠命的乱划乱撞,惊动飞起了一滩鸥鹭(水鸟),使宁静的环境受到小小的躁动。
     李清照早年生活富裕,这首词是在晒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一首平常的生活写照。区老师在演唱会上吟诵了这首词。这首词在艺术上有很高的评价,经区老师的吟诵我感受到老师赋予这首词另一番意义。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做人,现在我试用对人生感悟的态度去解读,看看是不是另有一番含义。
      区老师的歌词常有提到夕阳晚霞,例如《鸣沙山》就有“笑看斜阳醉”之句。李清照这首词的第一句“常记溪亭日暮”就有上述的意思。第二句“沉醉不知归路”可以解作:现在一般世俗人普遍沉迷玩乐,不懂得该怎样做人。在迷朦醉态之中迷失了人生路向,不知归宿何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说当人们玩到兴尽疲倦了,想寻找定位时天色已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陷入困境之中容易误入歧途,害己害人,有些人甚至走上了不归路。于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当人遇到危难绝望之时就会感到恐惧、彷徨、痛苦、无奈,拼命寻找出路。这时会显得躁动不安,打破了平时的平静生活,会破坏周围原先安宁的环境,亲人也会感受到不安。
      那么,如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呢?我们有幸接触盘古文化,就要努力按照老师的教导,进行六个实践,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修养和坚定的信仰,努力做到事事都能平静、宽容、谦虚、勤奋、坚定。那么,我们就能做到“惶而不惑,惘而不迷”,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一直走向永恒美好的明天。

学生卢若兰
« 最后编辑时间: 二月 13, 2015, 10:53:01 下午 作者 科 »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修养、有学问的人

更多…… 离线
  • *****
  • 版主
  • Hero Member
  • 帖子: 895
#1 Re: 试析如梦令
二月 18, 2015, 11:57:06 上午

 “我们有幸接触盘古文化,就要努力按照老师的教导,进行六个实践,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修养和坚定的信仰,努力做到事事都能平静、宽容、谦虚、勤奋、坚定。”

   谢谢卢同学的分享!
正心修身 善良美好

巧洁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335
#2 Re: 试析如梦令
二月 18, 2015, 04:30:59 下午
据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wHuM7UYIJOtiOw0tdGlSOe71sZMt2_rPaC2YoM3pam6QRc0Op-4F3mvfuBLxQnwad3s_ftKzQ7yWOYqRD8UUK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创作背景:
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是一首追忆诗。她遭受了重大变故,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那些场景在她的脑海中一再出现,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据古诗文网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8badf4d578.aspx
注释
  (1)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6)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乘船而回。
  (8)误入:不该入而入。
  (9)藕花:荷花。
  (10)争渡:“争”与“怎”相通,如何的意思。争,使劲、抢着。
  (11)惊:惊动。
  (12)起:飞起来。
  (13)一滩:满滩。
  (14)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
  依旧经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
  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
      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简评
    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据豆丁书网http://www.docin.com/p-732743470.html
【简析】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赏析】
      这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图,描绘她一天去溪亭游览,饮酒观景,直至日暮才兴尽而归。词中亭台、小溪、流水、夕阳、醉人,误入碧水池中藕花世界,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形象可感,妙趣横生,读来叫人赞叹不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一开头,以“常记”二字起领,说明所叙的是往事的回忆。这两句着重交代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一个“常”字还暗示这件往事留给人的印象不可磨灭,难以忘怀,值得时时回味。至于难以忘怀的具体情景,没有直接写出,而用“沉醉”到“不知归路”的程度,让读者去想象那憨直的情态。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接写“不知归路”的奇异景象。在沉醉未醒、意态朦胧之中,任“回舟”荡漾,不知不觉又“误入”一个新天地:斜阳映照的湖面,藕花亭亭,荷叶田田,清香飘溢。这幽美适意的境界,使人爱,使人醉,使人流连忘返,又怎舍得让“回舟”早早地去唤醒游人,寻路而归呢?正在这进退不便、左右两难之际,词人即从醉意迷蒙之中惊醒。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便写醒后渡“回舟”的有趣境况。还想在这藕花世界流连欣赏,但已暮色苍茫;要想荡出这“藕花深处”,却又无路可通。在焦急中,不自禁地发出了“争渡,争渡”(“怎么渡,怎么渡”)的呼声。不料,这几声婉转的“争渡”,却惊动了栖息于湖边的水鸟,“呼啦”一声,腾空而飞。暮色苍茫的天空,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火红的芙蕖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奏起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这是一种多么动人心弦、令人陶醉的境界啊!
      ……
      其次,作为一首景物词,它不仅通过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表现了自己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而且通过自然美,表现了人情美和人性美。别林斯基说过:“记述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的,不是抄袭而成的;诗人从心坎里复制大自然的景象,或是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加以恢复,无论在哪一种情况,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诗人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在这首《如梦令》中,词人就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赋予大自然以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在对这大自然景色的赞美中,就渗透着李清照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性格特征。同时,这样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自然景色,又能给读者以清新的美的享受,令人感到赏心悦目。而且,在这样富有生气的艺术品所描绘的大自然中,还能够“使我们想起人类”“就是美的”。因此,这样的景物词,不仅表现了自然美,还表现了人情美和人性美,所以,悠悠千载,传诵不衰。

   

« 最后编辑时间: 二月 18, 2015, 04:47:09 下午 作者 云 »

linlin94

更多…… 离线
  • ****
  • Sr. Member
  • 帖子: 335
#3 Re: 试析如梦令
二月 21, 2015, 11:10:25 下午
        沉醉天地,忘掉自我,才可返璞归真,回复童真, :P
学会“平静、宽容、谦恭、坚定、勤奋”地做人。

学梅

更多…… 离线
  • ***
  • Full Member
  • 帖子: 121
#4 Re: 试析如梦令
三月 26, 2015, 08:44:17 下午
從老師的吟誦、吟唱中,我感受到的是歡樂與祥和。而且,老師也多次講過,他的創作及演繹是務求給人們傳送“平靜、祥和、積極、樂觀、向上”的正面信息,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有不如意的事,心中也會產生某些負面的情緒,但他不會讓這些情緒出現在他的作品及演繹中。如:《水調歌頭》及其註釋《試與蘇軾共賞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我更傾向于云同學提供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