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比较地道的广州人,因为从小就居住在“西关大屋”,孩童时常常在西关地区玩耍,据说西关一带的粤语是最正宗的,因此,粤语就是我日常生活的母语。
开班前,我曾经过高地评估过自己,自以为我的广州话发音是比较熟练的,工作的环境也经常有机会让我用广州话进行富有感情的演说,雅言吟诵对我来讲难度不会太大的。
但是,开班的第一课就将我震住了,首先,从黄老师的精心搜集资料到用心设计办班的目的、意义,以及重点、难点,从和风细雨的阐述到中肯的点评都深深地感动了我。
雅言吟诵的精髓是情、意、艺。黄老师从备课到授课,从启发到鼓励,一言一行都为我们作出了理解和掌握情、意、艺的示范。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一期雅言吟诵培训班的学习。
通过聆听黄老师的讲课以及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的培训学习,第一点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比较深刻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雅言的历史与变迁”以及“粤语来源于雅言的考证”等知识与技能。
说实在,我当初在学习盘古文化之前,我真的根本不清楚什么是雅言,更加不知道雅言同粤语、雅言同广州话有什么关联。我虽然从小在广州长大,我只有仅从父辈的口中知道我们的祖先都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至于其他原因则完全是空白的。
因此,通过学习培训让我认识到“雅言是古人通过长期细心感悟‘天道’而创立,雅言又叫夏言,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历朝历代(除元和清)都是使用雅言的(选自学习资料)”,认识到“粤语较完美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也保留了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选自学习资料)”。
第二点的收获是通过六堂课的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提升了对雅言吟诵的认识和理解,真正掌握了一些进行雅言吟诵的技能。
开班前,我亦曾经思考过,近距离聆听区老师的讲课已经无数次了,聆听区老师的雅言吟诵与朗诵已经不计其数了,至于要模仿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第一堂课的分组练习时,当同组的同学要求我进行点评时,我的脑海竟然是空白的,除了能够纠正一下个别字句的发音外,我竟然不懂得如何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的技能原来与老师的要求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
于是,我开始强化练习,并且用录音的方式来检测自己的吟诵效果,结果,我又发现自己原来每一次的吟诵效果没有一次是相同的。这个时候,我又体会到,原来要想真正吟诵好一首诗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又明白到培训班为什么要由黄老师来亲自主讲的原因了。
第三点收获是,通过培训学习让我获得了一次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理解“雅言吟诵的精髓是——情、意、艺。”
情、意、艺这三个字,从字面上来看似乎很简单易懂,但是,如果要想把情、意、艺真正体现在雅言吟诵当中的话,的的确确是大有学问的。正如俗语所讲的,讲就容易,做就难了。
通过在这期的培训学习班的学习、实践,我感觉到“情”与“意”都是具有灵动性的。个人的某个时候的情绪、情感、情怀有的时候虽然是可以通过个人的意志去调控,但是,每当我们开始吟诵的时候,尽管个人是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去演绎,感情总是希望以最丰富地投入,意境总是希望争取比较高雅的,这些出发点都仅仅是个人愿望的主观意识,而事实上演绎的效果就不一定是理想的。为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吟诵时候的情、意、艺是与我们个人的素质高低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个人在吟诵时候的情、意、艺的流露。
为什么有的时候吟诵效果会比较满意,有的时候吟诵效果却不满意呢?我能不能随时随地都能做到效果良好呢?这就需要我不断地提高修养,不断地按照培训班的要求,不断努力,继续努力,争取达到学习班的目标要求,努力争取能够向老师交出一份满意的功课。 陈树伟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