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同学们的回复,之于书道我体会的并不多,现再转述前人的一篇心得文章给大家参考:
书法以“气”为上的美学思想(载《书法导报》2009年10月7日第40期第10版 作者:钟旭阳)
气,在甲骨文中,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本义为云气,这是外象。现代物理学的分析正在一步步接近“气”的本质,一种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气”的本质是超微粒子及其场。人类通过观察天体的运行、自然的变迁以及人体的生命特征等发现,有一种螺旋式的宇宙场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气”!
哲学上的“气”是万物的本质,是生命的基础和条件;它永远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化生出各不相同的事物;从而对意识领域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易经·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气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实体。《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气”在这里是指主观精神。宋代及以后却认为“气”是一种在“理”(即精神)之后的物质,这是对气的一种曲解。如宋朱熹在《答黄道夫》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气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其气,然后有形。”中国书法之“气”,是附着于笔画、结体、行间、谋篇乃至布白之间,对人的视觉构成冲击,与审美经验产生共鸣,从而震撼“第六感觉”,获得审美愉悦的一种场。传统书论中,庾肩吾在《书品》对中国书法进行品级的划分提到 “工夫”、“天然”的概念;孙过庭在《书谱》中用以衡量书法作品优、劣的“骨气”、“遒丽”;刘熙载在《书概》中也说:“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等等,不管是“工夫”还是“天然”,不管是“骨气”还是“遒丽”,其实质都是 “气”的外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对诗进行了二十四种风格的划分,一种风格就是一种“气”态,二十四风格就是二十四种“气”之态。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提出:“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从书法的形体中抽象出一种精神理念:“气”,而且指出这种“气”与天地万物之“道”是相通相达的。南齐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不但明确提出书法“形质”与“精神”的二元论观点,而且认为神采高于形质。他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后来到了唐代,张怀瑾进一步提出:“善观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这种观念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书法的生命意义。所说的“神采”仍然为“气”所支撑。“气”是生命!高山仰止之下,给你泰山压顶的就是一种气势!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形和神的统一。古代哲学认为,一切形体都是气或由气凝聚而成,生命体也是气凝聚而成的。同时生命体内的空间充满了气。《孟子·公孙丑》:“气,体之充也。”《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这就进一步指出,气是生命必要的和基本的条件。《庄子·大宗师》:“游乎天地之一气。”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气。《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不但人的生命,进而天下万物,包括所有的生命体,都是气凝聚而成的,有了气就有了生命,没有了气就没有了生命。中国书法的生命在于“气”,气感的强与弱决定于作品水平的高与底。
古典书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小宇宙,就有一个“气”场,则“气”的概念反映了人们的宇宙意识,它是一个哲学概念。一个字就是一个生命体,则“气”的概念反映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它是一个自然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一个字是这样,一幅字也是这样。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人们看字或字幅中的“气”,既看点画所组成的墨迹,也看点画所分割的空间,既看黑的,也看白的,黑的是字,白的也是字。古所云:计白当黑。白的空间充满了“气”,黑的墨迹也是“气”凝聚而成的。墨迹的形态是在白的空间中才得以显示的,墨迹的摆布和空白的设置,既应该体现宇宙中万事万物和谐统一的规律,也应该体现生命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则。既和谐统一又充满生命的活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气贯”,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所要追求的境界。中国书法之审美境界所追求的目标是以“气”达乎“道”,得“气”者为至上!黄宾虹先生在《谈因与创》一文中讲到:“画品分神、逸、妙、能四者,或置逸品于神品之外,或尊逸品于神品之上”。“能”得自然之形,“妙”得自然之趣,“神”得自然之意,“逸”得自然之气!这与上所述王羲之、张怀瑾、庾肩吾、孙过庭等的书论,及至司空图的诗论一脉相承。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诗、书、画,虽“异形”而“同品”,其审美思想历来都相通!
中国书法中的“气”者凝聚于何也?我观之有四“气”。一是“笔气”。笔锋行处,点画之内,其轻重、徐疾、浓淡、粗细、长短、刚柔等构成“笔气”;二是“字气”。结体之中,字的肥与瘦、松与紧、险与正、高与矮、收与放、向与背等构成“字气”;三是“行气”。行间布白,严谨与恣意、中正与奇险、典雅与疏野、含蓄与奔放、独立与交错、摇曳与清奇等构成“行气”;四是“篇气”。统揽全篇,若天然古朴、若雍容华贵、若斩钉截铁、若剑戟森严、若纵横嚣张、若落英缤纷、若江海奔湍连绵不绝等,再加上落款与钤印构成“篇气”。此四“气”,非经历对中国书法在传统上进行深入的继承与创新,非经历创作实践之千锤万炼、心手精熟无以得。凝聚于中国书法之中的“气”,看不见,摸不着,但能给你一种“气”场的冲击,或雄强壮美,或纤巧含蓄;或天风浩荡、或老藤挂树,或电闪雷鸣、或风和日丽,或气贯长虹、或涓涓清流等等,中国书法以“气”构成不同的风格,以“气”划分不同的品级,以“气”表现个人的性格、气质、学识和情操,以“气”体现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