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区文伟书法艺术 => 书法与人生、书法与艺术、书法与养生 => 主题发帖人为: 佩仙 于 七月 20, 2016, 04:05:54 下午
-
书法展开幕点滴
羊城景色美,越秀份外娇;
只因流花湖,善美花常开;
大师书法展,展馆传真爱。
2016年7月19日,真爱在人间——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又在广州市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开幕了。
上午十时,来自广州、佛山等地的书法爱好者欢聚一堂,见证了这一难忘的时刻。
展馆门前大幅广告牌上,区老师慈祥和蔼可亲的笑容,吸引着众多来访者的目光,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仲夏的广州,本应是骄阳似火,炎热难耐。但连日来,午后都会下一场雨,将闷热的空气驱散。是日上午,阳光明媚,和风吹拂,大家的脸上荡漾着会心的微笑。这或许就是古语云:“上苍有好生之德”。也和应了此次书法展“真爱在人间”的主题和《父爱常在》【见区老师的书法(1号展馆里)】的内薀。盘古慈父无时不在关爱着他的子孙。
当天,迎来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将展馆挤得满满的。九时前,展馆尚未开门,门前已守候着许多公公婆婆。此次到访者,最大年纪的已八旬多,最小的只有几个月。有的是区文伟老师书法展的忠实拥趸,已连续参加了十一回。
开幕式后,大家整然有序地进入展馆,驻足于一幅幅线条或灵动飘逸、或笔墨凝重而内薀深邃的书法前,或静静感受,或先拍照。有位阿婆,驻足于2号展馆简介前,认真地抄写着区老师的书法讲座节选。
这次展出区老师的书法作品共220幅,其中有的是新增的。处处都体现“善”和“爱”的意境。其中,《春满人间》就有五幅之多;《爱在人间》《真爱在人间》也有数幅。《父爱常在》虽然在不甚显眼的地方,但特别引人注目。盘古真爱播人间,父爱恩重如泰山。
愿我们盘古文化的同学们,不负盘古老师重托,共同携手,紧紧追随我们敬爱的区文伟老师,努力“正心修身”,以获得永久的健康快乐,共同创造永恒美好的人间!
2016-7-20
-
图片
-
书展点滴(二)
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烈日炎炎,蓝天白云,应了广东人所说的“大暑小暑,有米懒煮”的谚语。虽然骄阳似火,但前来参观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的书法爱好者热情丝毫未减。一大早,广州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八时多,尚未开馆,门前已聚集多位公公婆婆。今天,有一群区氏书法爱好者,看了整个上午仍意犹未尽,下午继续细细观赏,慢慢感悟。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慕名而来者尚有,但见一位婆婆,拿着本子,站在书法展序言前,正聚精会神地用红色签字笔抄着。14:20,见她还在写,我不禁好奇地跟她聊了几句:“阿姨,这么长篇,要抄很久的。”她说:“没关系,今天抄不完,就后天。若不是明天集体唱区老师的歌,我还要来的。我还要来几次。”“为什么要抄呢?”我问,“这是区老师书法展的内容介绍,抄了回去慢慢看”她说。直到15:13,她终于将整篇序言抄完了。她取出手机看时钟,可能专注于抄写的时间太长吧,一时弄不清钟点。问门侧展馆工作人员:“靓女,现在是1点多钟吗?”答:“现在已是3点多钟了。”她已站在那里抄了近两小时。不知是嫌穿着鞋子不方便,还是想多接地气,她是赤脚挂着背包没依没靠地站着抄。抄完后才发现她从门旁的桌子底下取出鞋子穿上。我跟她又聊了起来。
婆婆是广州人,今年73岁,2008年学盘古文化。原来体重140斤(身高约150cm),丈夫有点讨厌她,不叫她的名字,常叫她“傻婆”。学习盘古文化后,身体经常调理。体重开始下降。有一段时间,双目深陷,失忆,连熟人也不会认。但她不害怕,也没有告诉家人,继续坚持练功等“六个实践”。一次,她的小腿被别人不小心烫伤了,同学来帮她调理,后来她怕麻烦人,就拒绝了同学的好意,自己坚持多练功,看书等实践来调理。现在她身体很好,体重标准,80市斤。丈夫对她的态度也完全逆转,现夫妻和睦。
阿婆说,昨天上午她来过,但由于太多人不方便抄,所以今天改下午来。我问她有无参加区氏养生书法学习?她说无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只在家写水写布。因每天早晨练功、音疗。每周都参加一、二次的集体唱歌、学习交流。每天下午四点钟,还要爬楼梯上九楼天台帮儿子浇花、果2小时(种了人参果、黄皮等水果和花)。还要买菜做家务。
我问她:“您不累吗?”她说:“不累,我边浇花边默念功诀,或唱老师的歌。双手挽两桶水。有一次爬楼梯,脚抽筋很久不能动,儿子劝我去医院,但我没去,用区老师的方法就搞掂。每次出门,我的挂包里都有老师的书。”见她还要坐一小时多的车回去,我就没跟她多谈。
阿婆勤奋、刻苦、坚定的精神令人敬佩!也令我汗颜!阿婆比我大十几岁,我还有何借口说无时间看书学习或练功呢!
目送阿婆娇小的身影远去,我忽然若有所悟,走到老师“平静、宽容、谦恭、勤奋”的书法前,默默地读着、读着……,顿时,能量遍布全身,生理反应即至:打饱嗝(这是我最常出现的)。我知道盘古在提示我:只有按照老师的教导努力“正心修身”,才有资格走上健康快乐,永恒美好的光明大道!
2016-7-22晚
佩仙
-
图片阿婆在认真专注地抄写
-
书法展点滴(三)
感人的一幕
连日来,广州天气酷热,持续高温达36度,但炎热并未阻挡书法爱好者们的热情。
今天一大早,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又迎来一批接一批的观众。一位坐着轮椅的阿叔,在亲属的陪同下,很早来到了书法展现场。只见他静静地观赏区文伟老师的书法,他的一位亲属不时在他的耳边小声地给他讲解和带着他读。阿叔也很耐心地听着读着。观赏了一上午,他还余兴未尽,冒着酷暑到外面用完餐后,下午继续欣赏。
14时多,一位周姓的阿伯走到阿叔跟前,向其家人问询了几句后,叫阿叔读“以仁慈善良为基本,以坦率友爱为胸怀。言之…….果”的做人宗旨32字后,多次鼓励阿叔站起来试着走路。结果,八十多岁的周伯搀扶着阿叔在2号展馆大厅的《平静祥和 健康愉悦》的书法作品展墙旁走了几个来回,边走边读32字,周伯还鼓励阿叔挺起腰杆。走完后,周伯问阿叔累否?阿叔满怀喜悦说不累。家人为此也很开心。周伯借机引导他们如何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学习和运用盘古文化,并建议他的家人可就近与同学多交流学习和进行区氏音乐治疗。并叫阿叔自己也要努力付出,如吟诵老师雅言作品和抄写老师的《天地人和》等著作。家人也很赞同周伯的建议。约16时,阿叔和家人,带着愉悦满怀希望地离开了展馆。
原来,热心的周伯是广州海珠区人,学盘古文化已二十多年,一直坚定地追随区老师走仁慈友爱,健康快乐的道路。他积极进行“六个实践”,多做奉献。在帮助别人方面有很多感悟。他说:“帮助别人就等于帮了自己。不要害怕和太多顾虑,只要有‘爱心、信心和恒心’就一定有效果,帮了别人,自己也得益”。他还自豪地说:自己曾因心脏毛病休克了两次,是妻子利用盘古文化和区老师的方法救醒他(妻子是跟他同时学习盘古文化的)。有一次休克了十几分钟,到医院后,医生惊诧地问是谁、用什么方法救他?
有同学说:“周伯经常带病帮人调理,有一次,他自己腰腿痛,但他都忍痛去帮助别人。”
周伯年近八旬才学习区氏养生书法,自从参加了高雅公司举办的培训班后,不久,他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颤抖就好了。两年来,他基本上每天都坚持练习区氏养生书法。他和妻子前两天已来过书法展一天,他说还要多来。一是通过观展,加深对书法内涵和老师的教导的理解,其次是与同学多交流,看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和其他人。
我庆幸能参加此次书法展的志愿者工作!每到一天,都有一堂精彩的课!从老师的书法作品中得到很多感悟和启迪;从老同学的身上,我学到了他们勤奋、刻苦奉献、坚定地追随盘古文化等可贵的精神。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知道自己的浅薄,以此为鉴可少走弯路。但践行才知捷径。只有按照老师“平静、宽容、谦恭、勤奋、坚定”的教导去努力才是明智的选择。
2016-7-24 晚 初稿
2016-7-25上午修改
佩仙
-
附:图片
下图就是周伯搀扶阿叔走路的情景
-
图片
-
书法展点滴(四)
昨天,广州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展厅,观众川流不息。上午十时多,远道而来的萧山同学已到达区文伟老师的书法展现场。可能是为了表达广州人的包容、热情好客的诚意,天公作美,午后下了一场大雨,连日来的酷热暑气随即得到缓解,人也神清气爽多了。
昨天,萧山、中山等地同学兴致甚浓,不时围追着黄、冯、黎等几位同学留心分享老师的作品,久久不肯离去。中山同学是租车来的,由于天色已晚,她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展馆。
上午,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他就是盘古文化大家园里耳熟能详的李成坤同学。虽然他看不见任何有型的物体,但他能用心灵去感悟。下面请看对他的采访录音整理记述(因有的听不清楚,可能与原话有出入,诚望大家海涵)。
坤叔说:“今天是第二次来书法展。上周六,太太陪我来,一进门,站在一幅书法展前(2号展厅的左侧),静静地感受一会,当时有个心愿:希望通过今天看老师的作品有所感悟,能给以后的人生带来一点帮助。正想着,忽然有个意念:正心修身、正心修身…莫非这里有一幅‘正心修身’的书法?接着,有一股强烈的能量进入体内。此时,聘同学走过来读给我听:上一幅是《真爱永恒》,接下来是《正心修身 健康快乐》,最下边是‘天地人和’竹简。哦,看来我猜对近三分一了。今天来书法展,第一时间给我的体会可能就是告诉我:‘真爱永恒’是目标,要向着此目标去正心修身,才能健康快乐,最后进入天地人和的境界。这时觉得气场和心境比较平和。”
“但到了一号展馆后,聘同学读:上面是《创造力》,接着是《寿》,长寿的‘寿’,下面是《喜》,旁边是《无限可能》。听完后,我全身发热,觉得气场很大。后来知道这是老师近期的新作品。这是此次书法展的第一次感受。”
“今天,上午也很平和,但下午罗姨读给我听时,身体反应很强烈。在读2号展馆橱窗的第一幅《包容一切的宇宙……》时,就开始感觉困,读到《天地人和》、《平静 宽容 谦恭 勤奋》,越听越困,并觉很累、难受,有会差点摔倒。罗姨问我是否继续读?我说继续读。其实此时内心很抗拒,很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但又觉罗姨读得很好听,声音像童音般的清纯、甜美,不像平时她的声音。见她如此投入,我努力克制住停下来的欲望,叫她继续读。”罗姨接过话茬说:“当时我也摇摇欲坠,飘飘然,在读《颂夏》时,我说:成坤,我支持不住了。”
坤叔说:“这是历次书法展最难受的一次。但过后,整个人很精神。”看,多么认真的两位同学!
一位视障人士尚且能有如此深的体会,作为健全的我们,又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
整理记述:佩仙
2016-7-27
顺便一提:萧山华同学学习盘古文化的事迹很典型,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在此先卖个关子,详情留待日后智勇同学的美文与大家分享)。
-
书法展点滴(五)
真爱在人间——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自本月18日开幕至今已13天,尽管天气持续酷热,但观众依然络绎不绝。
今天,来自香港、中山、广州、佛山等地书法爱好者很早就来到展馆现场。
香港同学有的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才到达现场,一位拄着拐杖的婆婆,进馆后驻足在书法前一幅幅认真地观看。
来自中山的苏姨,与女儿和外孙,也很早出门,坐了两个小时的大巴士及的士才来到展馆。她的外孙,是即将升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外婆对他说今天天气太热,不要来了,但外孙坚持要来。下面是我与小朋友的对话:我问:“为什么要来书法展?”他答:“来吸收能量.。”外婆笑他只知道索取。我问:“怎样吸收能量?”他答:“读区老师的书法就有能量吸收。我喜欢看区老师写的字。”问:“有无学习区老师的书法?”答:“在(高雅公司开办的)启智育儿组时学过。有时也在水写布练习。”问:“有无看区老师的书呢?”答:“有,看那本大的。”问:“是《浅谈文化》吗?”“是的,不过有很多字不会读,只能问婆婆(爸爸,妈妈上班忙)。”
苏姨说,自己学盘古文化已较长时间,过去因为认识不足,走了弯路。自从摔了两次“大跟头”后才懂得珍惜。所以万分感恩盘古区老师。每逢听到老师的新著作或相关作品,她都第一时间请回家。在书展现场,还未看到老师的硬笔书法字帖样板,她就说要买回去练习。她说自己文化低,只读过几年书,但很喜欢看老师的书。虽然有很多字不会读,但看多了就明白其意思。以前晚上睡觉,经常读《人生的道路》给外孙听,很奇怪,有时外孙没看书会知道我读到那一页。外孙还很喜欢参加盘古文化的活动。
今天,书法展现场还来了很多小朋友,一般三岁以上的都会在高雅公司开发的水写布上练习下。有几对奶奶、外婆陪着孙儿孙女外孙,在水写布上兴致勃勃描摹。真是:学习无代沟,一起学习,一起舒畅,他们写得不亦乐乎。
区文伟老师的书法作品,充满着正能量。若能用心去“细细观赏,静静体察”,每个体验者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佛山一个九个月大的晖仔,今天第二次来到现场。“他平时在家很淘气,总要人抱或陪他玩。但每次来书法展现场都很乖巧、欢欣,回家后就生龙活虎,我们读做人宗旨32字时,他反应灵敏,眼定定地望着,高兴地拍掌”他的姑姐说。
但愿有更多有缘人能从区文伟先生的书法中感悟到仁爱的信息和能量,使更多人走上“正心修身,健康快乐”永恒美好的道路。
佩仙
2016-7-30 晚初稿
2016-7-31上午 修改
-
图片
-
书法展感怀
真爱在人间——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在东苑艺博馆2号展馆大厅 ,正中展墙左边有二幅书法,上幅是做人宗旨32字,下幅是“生命是高级的艺术,也是高深的哲理,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完全读懂它,但应努力去认识与把握以仁慈善良,坦率友爱为宗旨,寻觅和造就人生的最大价值与意义。当否,请有缘人深思。 此心还浩宇,方可复纯真(这两句是小字体)。”我曾数次驻足于前,静静地默读着下面这幅。
第一次,我只是浏览式的观看。第二次,我逐字逐句慢慢地读,当我读到“但应该努力去认识与把握以仁慈善良坦率友爱为宗旨”时,身体开始发热,不停打饱嗝。后来几次,一开始读“生命是高级的艺术”两句时,就开始打嗝。由此,我好像感悟到什么。
“生命是先天的,也是后天的”。造物主赋予我们灵与肉和善恶对半的本性,虽然我们身体的生理机能,五脏六腑在不停地工作,我们却不能预知自己何时会生病,即使医生、科学家也无法知晓自己何时生何病。今天好端端的人,值了个晚上班,就永远“睡着”了,还是个著名的主任医师呢!次日晨,待医生发现时,原来整条胰腺都坏死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或许就是生命的奥妙,高深哲理的特征。
我们无法选择先天,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修为去改造后天,创造美好明天——健康长寿、永恒美好的幸福人生。
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先天有限的生命,使其有价值和意义?盘古老师在提示我们:“按照‘以仁慈善良为基本,以坦率友爱为胸怀。言之以理,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行之以果’的要求来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表现,是充分体现人生正面价值和意义的利人利物的需要,是塑造正义、善良、高尚的人格的必由之路。”(摘自《浅谈文化》P112) “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努力做一个正义、正气、善良友爱的正常人。”(见《浅谈文化》P133)
敬爱的区文伟老师,自小喜欢读古书,受中国古文化熏陶,从古文化之精华中领略了古人正心修身,健康长寿的秘诀。并从盘古所揭示的人生和宇宙的真谛里得到启迪,以古人和三皇五帝的高尚品德为榜样正心修身,刻苦磨练:在单位,被诬陷受迫害,仍能坚持一人干三倍于常人的工作,每天下班还要小跑回家为家人做饭等家务活;承包工程,既是老板又是工程师,也是普通的杂工,连饭堂都要管,一人干相当于10人以上的工作,但所得的报酬仅仅是比一个普通工人多30%。他就是这样,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日复一日地积累正义、正气、善良仁爱,通过极其艰辛的四十多年的“痛苦的心灵的痛苦的磨练”来践行曾向盘古的承诺。成就了三十九年没有病的健美体魄。
区文伟老师还说:“创造了成果,是谁分享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奉献的心,付出的心。不要计较付出多少…..重要的是谦恭、勤奋;多些爱,少些恨;少计较利益得失。”(摘自2016年澳门“盘古仁爱文化系列讲座”)
区文伟老师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地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并将其心血凝聚于他的笔端,通过黑墨白萱等一系列著作来向世人昭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做人信仰,并朝着此信仰努力去修养,才能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也不枉来人间走一趟”。随着自己向着高修养的方向不断提升,心怀自然就不断扩宽,像宇宙那样宽阔无垠、无私无恨、无怨无悔,包容一切。若人人都这样,就会“创造一个单纯的美好的永恒的世界”(摘自《人生的道路》P488)。
区文伟老师的书法,每一幅都蕴涵着高深的哲理,是人生方向的指南。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定能获益。
这是俾人的浅见,未知当否,诚望各位赐教!
佩仙
2016-8-2
-
图片
-
书法展闭幕简讯
真爱在人间——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于昨天(8月3日)在广州流花湖公园东苑艺博馆完满闭幕了,在场几十位书法爱好者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昨天,高雅公司原计划上午11:30闭馆,但时至12时多,观众还没有离开的意思。有的抓紧时间欣赏多几幅作品;有的在抓拍多几个镜头;有的在寻觅是否还有心水作品要收藏。闭幕式后,在书法展负责人的多次善意提醒下,拍了张大合照,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展场。
提起这次闭幕,不得不说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原定8月2日下午就撤场,但天公来助兴,派“妮妲”来巡视,说应书法爱好者的请求:因区文伟先生的书法内薀深厚,未够时间感受,要顺延一天(哈哈...)。
据气象台报告,8月3日广州地区尚有大到暴雨。但正如微信朋友圈所言:“妮妲”忘记了登录“密码”,她(台风)跑错方向了。志愿者们将区老师的书法作品从打包装车到卸车这几个小时内,一直有云无雨,还有点阳光,及至把全部展品搬回公司大厅时,不到5分钟即下起大雨。这是多么的奇妙!
大家不禁感叹:“感恩盘古老爹关爱和眷顾,真爱永远在人间!”由此,相信缘近盘古文化的同学,定会感悟到其中的奥妙!“苍天不会设障”(摘自——区文伟书法《天苍苍……》)。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虽然闭幕了,但她留给书法爱好者的美好回忆永印脑海。展场中那一个个、一幕幕的动人故事,无不体现区氏养生书法所蕴含的正能量。那飘逸灵动的线条,牵引着人们的思绪,带着无限的遐想与向往,奔向永恒美好的明天!
特别补充:闭幕当天,还有几位预订了区老师书法作品的同学,为了尽快将老师的宝贝请回家,迫不及待地“追回”公司,其中一位在书法展开幕几天就一口气订了多幅书法的同学,全家总动员开车来迎接。看着他们满脸的喜悦,我要表达的语言已苍白无力。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自己去感悟吧!
佩仙
2016-8-4
2016-8-5 修改
-
谢谢佩仙和姜,辛苦晒,一路及时详尽报道书法展有趣的故事给我们知道,你们是一群非常有爱心的同学,感恩你们!更感恩区老师撒满人间的大爱!
-
感谢liumeimei004的关注和鼓励!感恩区老师!
-
书法展体会
为期十六天的区文伟书法展(第十一回)完满闭幕了。虽然,我参与其中的时间不足一半,但也获益良多。
首先,从老师的书法中,我得到了不少启迪,使我在盘古文化道路上前行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其次,从优秀同学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他们努力践行着老师“平静、宽容、谦恭、勤奋、坚定”的教导,是我学习的榜样!
部分志愿者,连续参与了区文伟老师书法展十一回的志愿者工作。他们默默地耕耘,无声地奉献,默契地配合。处处体现着在盘古文化的熏陶下修养在不断地提高的良好形象。
此次布展,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天,与去年(第九回)不同的是,当天运送展品接着布展,时间紧凑。午餐后,还没有一支烟的功夫,有的同学又继续工作
这次新增作品占了两个区间,在书法展负责人平静、细心的观察、揣摩,耐心的布局、有条不紊的指挥下,大家不厌其烦地将书法作品的位置换了一次又一次,直至下午18时许才大功告成,所有作品已安顿好。
此次书法展,时值仲夏,是广州地区最热的季节,但酷热并未阻挡观众的热情,尤其是盘古文化的同学,很多已数天光临展馆,认真细读老师的书法。每次,看到一大早就守候在展馆门口的公公婆婆,我有说不出的感动。
书法展开幕当天,看着络绎不绝的观众,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脸,在绚丽的阳光照耀下,在巨幅广告牌上区老师慈祥和蔼的笑容映衬下,一个个精神奕奕, 与老师那神采飞扬的照片是那么和谐、交相辉映,使我萌发了要在盘古文化群和论坛报道实况的念头。
但简讯发出后,我纠结了几天:凭我的“斤两”,报道出去发挥作用吗?不要献丑了,仅此一回矣。留待优秀同学的美文去发表吧。
但是,过了两天,当我看到七十几岁的欧阳婆婆,午后顶着烈日来到展馆,专注地在序言前站着抄了近2个小时时,我要写第二篇报道的冲动又油然而生。此时的我,在展馆细读了区老师的某些书法,如:“《大海浪奔心怀阔,蓝天云卷意气毫,他日凌空漫步去,再与苍穹共比高》,仅此书法,此次展出就有七幅之多。近期的(前年之作)一幅,少了“气”和“比”字。从前后的书写中,感悟到老师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辛的磨练后,心怀不断扩阔,博大坦荡的情怀已得到盘古的肯定和赞许,但老师仍能保持着谦恭的态度,继续接受艰苦的磨练(该幅书法,去年书法展上曾得到骆同学的解读与分享)。
敬爱的区文伟老师,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本应是个心怀大志,具有大好时光,美好前程在等待着他的热血青年,但在那黑白不分的年代,突如其来的变故,莫须有的罪名使他蒙冤。那来自阴间和阳间的双重折磨煎逼,是常人无法感悟和理解的。即使这样,老师还是义无反顾地一路前行。为了人类的健康,美好的未来,甚至现在每天还要替他人(病患者)承受痛苦。如此高尚的精神品质,天下已绝无仅有。
黄老师(Mandy),也在默默耕耘,看着她在盘古文化论坛勤奋的身影,真情详尽的“随师万里行”的一篇篇图文并茂的美文游记,每次读着,都随着她的佳笔神游了一回,发着出国游的美梦。很难想像,这把年纪,那么大的盘古山庄,有多少家务琐事要处理啊。出行一次,那么多杂务;归来后,那么多的文字,那流畅的文笔,生动谐趣的描述,美轮美奂的照片,得花费多少时间去构思、整理啊!虽然我不是每次全文细读,但每拜读一次,眼眶总是湿漉漉的。
为了传播盘古文化,为了人类共同美好的事业,两位老师不辞劳苦,经常舟车劳顿,时时处处为我们率先垂范,我还顾忌什么面子呢?我还有何理由不紧跟恩师前行呢?况且,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曾经的承诺,在盘古文化的道路上,我不能再犹豫却步了。
记得老师就论坛发帖曾教导过我们“努力把你在接受盘古文化指引过程中所出现的喜悦与痛苦、清澈或迷惘、实例和希望,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感悟、一丝一毫的体会,都在这里尽情地表达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起进步、一起收获!不必担心会得失人,也不应羞怯于文辞欠佳。”(摘自《浅谈文化》P152)
是以,我鼓起勇气,思绪随拙笔而动。尽管不尽人意,但行动后的轻松愉悦特别坦然。
但由于自己的不学无术,接下来的报道,个别事迹发布考虑欠周详,如第三篇《感人的一幕》,当时看到已八旬高龄的周伯帮人的情景只是觉得很感动,只顾“得意忘形”拍照。在回家的地铁车厢里就动笔,想尽快将稿发出去,完全没有考虑到两位特殊的人(一老一病弱)可能会发生不测而会导致不良的影响。
次日,在同学和相关负责人的提点下,我深深自责反省:区老师的书法展,举办一次不容易,那一幅幅灵动,内薀深厚的书法,部分还飘着墨香,远渡重洋而来。每一笔,每一划,凝聚着恩师多少心血!她们就像心灵的钥匙,前进的指路明灯,曾经开启了多少人封闭的心扉,指明了多少人前进的方向!假若在书法展上发生事故,会直接影响盘古文化的传播。幸亏当天安然无恙。
由此,再次看到自己的浅薄,没有深入理解盘古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和盘古神功的功理。若平静细读,就会认识到,盘古博大的胸怀,他的关爱无处不在,只要按照老师的教导有爱心、信心、恒心去请求盘古帮忙,有形无形的助人方式方法同样有效,有时可能还无形胜有形。
恩师的一次书法展,又为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正心修身课!
感恩盘古区老师的教导!
感恩高雅公司给了我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定当努力前行!
佩仙
2016-8-7晚
-
感谢佩仙的书法展报道,虽然我没能来观看书法展,但你的报道让我如临现场,再次感谢!
-
深深感谢佩仙同学的用心分享,非常受益! [admire] [admire] [admire]
-
十分感谢先东同学、芳草同学的关注和鼓励!
因近期较少上论坛,很抱歉现才回应!
再次谢谢你们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