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文化论坛
区文伟的诵和歌曲 => 首届盘古文化网络短文征集比赛 => 主题发帖人为: 博玄 于 十二月 29, 2010, 02:10:47 下午
-
《我与吟诵》——博玄第三篇
自习吟《诵》,总感师将《晏子使楚》选置篇首,定有深意,但思之不果。
盘古山庄,经师点化,豁然开朗。
此文千古不朽,在其闪耀着人生智慧与人性美好之光华。然近代习、阅者多赞晏子之智慧与学养;多憎楚王之霸道与无理。而师以睿智目光、博大胸怀引导学子全面领悟其精髓并习行之:
学 晏子博学多才、机敏过人,却能平和宽忍;
效 其以平静安和之心境与说理启发人之正心善念;
鉴 楚王不可一世、傲慢无理,却知自省自责。
晏子固可赞,而楚王为己之丑恶感到羞耻,不文过饰非、不自留情面,唯恐改过而不及的坦荡胸怀、崇善美德和勇气,更是难能可贵,同样令人敬佩!然此,对我等学子则更具现实意义。
悠扬如歌之吟诵竟蕴如此深刻之教义,谢师用心良苦!
-
好,讲得好!
“谢师用心良苦!”
-
多謝分享,讓我从中學到非常好的做人的道理。
-
好文,赞一个!理解的相当深刻,学习了。
-
一个大国的最高统治者,当着自己人的面,向另外一个小国的总理当场认错,除了《晏子使楚》里面的楚王,至今好像还没听说过第二个。
认错是改错的第一步,这是老师对《晏子使楚》的最新解说给我的启示。谢谢老师!
-
是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师解说,楚王知错能改,当众人之面,马上向使者道歉,更值得称赞啊!
-
可能以今天的人看来,当时以楚国的强大、以楚王的威名,楚王完全不必向晏子道歉。而我们的古人,即使是不可一世强国之君,当察觉自己人格丑陋的一面时,不惜当着文武群臣的面,向晏子道歉、并自责自嘲。
老师甄选此文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古人“吾日三省吾身”、追求健全人格的境界和从善如流的精神。
-
读了你的感悟文章,我才有点思之而恍然.还记得老师在怎样理解音疗的文章里最后提到;心怀与思想境界到那一种平静宽容层次,表现出来的修养内涵就各有不同了,就产生怎样的行为.首篇便是抑恶扬善的高境界啊.
-
我觉得在古人看来,知错不改,是没脸见人的。
他能成为楚王,能使楚国强大,就须要有这样的胸怀,否则,他就留不住人才,楚国就不会强大了!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这些优秀品质,代之以为了面子可以大打出手。……。
老师说:我以非常换正常……我们正处在非常社会,很多是颠倒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值得我们深思了!
-
说的很好~
我们应以真理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非自己利益的得失、面子的誉毁。
-
是否还有“尊重”的问题呢?如果楚王尊重人的话——何况这个人还是一位使者,就不会想着“吾欲辱之”了。